正确采集标本是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时间:2022-08-25 06:05:24

正确采集标本是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摘要:实验室检验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实验室结果能够帮助患者确诊,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是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是,当前实验室检查过程中标本采集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如:受检者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检验者因素等,在众多的因素中标本的采集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因此,临床上研究积极标本采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采集标本;检验质量;重要保证

实验室检验在医院中占据重要比例,准确的实验室结果能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后续治疗等提供可靠的依据,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预后。但是,部分患者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假阳性率较高,造成误诊或漏诊率较高。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标本受到污染等引起。因此,医院应该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建立统一的标本采集程序。临床上的送检标本必须满需检测结果的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更加客观的反义患者的病情。因此,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查阳性率,标本采集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具体如下。

1 样本采集时应该主要采集的最佳时间

其中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时间以及检测结果阳性率最高的时间,并且样本采集时应该加强对诊断最有价值时间的选择等。如:采用血培养时应该在患者服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并且在24h采集2~3次进行血培养。对于入院前2w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对患者样本连续采集3次,并且每天采集2份。对于间歇性寒颤或者患者体温高峰到来之前的30min以及1h时间内进行血液的采集,或者在患者寒颤或发烧后1h进行[1,2]。对于尿液标本的采集应该尽可能采集晨尿,并且采集完毕后应该立即送检,提高结果的阳性率。

2 患者在采集标本时应该注意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标本

如:对于大便检查应该尽可能取黏液或者血液部分,对于痰液检查患者应该防止唾液混入其中而影响检验结果;对于末梢血采集时应该防止其他组织混入血液中;对于骨髓穿刺、脑脊液穿刺患者应该防止创伤性血液渗入;对于标本采集前输液患者应该在输液完毕后至少1h后才能够采血检测。

3 采集标本时应该注意采集最符合要求的标本

标本采集完毕后要注意使用抗凝剂,防腐剂等,防止采集的标本出现溶血、污染等;同时,采集标本时应该主要采错部位,用错采血管等。

4 对于采集的标本应该做唯一性标识[3]

标本采集完毕后应该在送检标本容器上贴上只能标识制定患者唯一性的标签。医院在检验科可以采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采用条形码对标本进行标识,条形码上应该注意患者的名字、科室、病号、送检标本的名称以及检验项目等多个内容,防治标本采集后出现差错,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5 标本采集时应该注意血管的先后顺序

根据CLSI国际标准H3-A5对静脉采血顺利具体如下:①血培养瓶。血培养瓶是用来培养需氧菌和厌氧菌或真菌等病菌的容器;②无添加剂的试管。该试管和其他试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试管顶部为红色;③凝血管。凝血管主要用于血凝的检测,并且该试管顶部为蓝色;④促凝管。促凝管时用来分离血清,并进行免疫学以及血清学反应,其顶部为橘红色;⑤惰性分离胶促凝管(SST)。惰性分离胶促凝管主要用于生化、免疫学以及血清学,其顶部为金黄色);⑥肝素抗凝管。肝素抗凝管主要用于生化和测血氨,其顶部为深绿色);⑦血浆分离管(PST)。血浆分离管主要用于对试管内肝素锂空凝集以及分离凝胶,并且血浆分离管顶部为浅绿色;⑧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该试剂管主要用于交叉配型,其顶部为紫色;⑨血液试管(顶部为淡黄色)抗凝剂为枸橼酸葡萄糖(ACD,或ACDA,或ACDB),用于HLA组织分型,亲子鉴定,DNA研究;⑩草酸盐/氟化物。该市机关能够保存葡萄糖,并且用来检测患者血糖,该试管顶部是浅灰色[4]。

6 要注意防止采血时溶血

造成溶血风险增加因素有: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超过1min,最好捆扎时间在30s左右,否则易造成血管内溶血及血液成分向周围组织扩散;使用规格过小(23号或以下)或过大的针头容器;按压注射器活塞,用力迫使管内血液注射入采集试管,增加对红细胞的剪切力,导致溶血;从外周静脉(IV)或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抽采血液标本;注入的血液太少,使抗凝血剂和血液的比例大于1:9;重复使用手工添加了不当剂量抗凝剂的试管;摇混采血管过猛;未让皮肤上涂擦的酒精或消毒剂充分挥发、干燥;使用过大的负压真空管,例如,对儿童患者使用过大的采血试管或注射器(10~20)ml[5,6]。

同时,除上述处理外标本采集时还应该加强患者护理工作,正确指导患者做好采集前的准备,实施正确操作,杜绝标本采集缺陷,提高标本的采集质量,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2):124-126.

[2]张正,临床微生物检测血培养标本留取建议[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1

[3]陈波,黄海樱q临床实验室标本条形码化的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50-51.

[4]薛宇红.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245-246.

[5]樊鹏威,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保证检验质量[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5)::650-652.

[6]包益平,刘春荣.静脉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3531.编辑/冯焱

上一篇:荆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因素的回顾性统计分析 下一篇:提高老年人动静脉内瘘直接穿刺成功率行血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