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别样真爱唱响童年诗篇

时间:2022-08-25 06:04:24

感悟别样真爱唱响童年诗篇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讲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童年时的一段经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第一首诗,妈妈赞之“精彩极了”,父亲评价“糟糕透了”,作者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父母当时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爱。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体验。

2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经历,感悟不同的爱的作用。

3 通过本文的学习和课前相关文章的阅读,充分感悟童年成长的美好,激发学生真情表达的欲望。

课前准备

推荐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父爱,在拐弯处》、《永远都要坐前排》等文章。

教学流程

一、直面文本。整体把握情感

1 同学们。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阶段,童年的故事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想一想,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这个童年故事到底要告诉你什么呢?这篇课文给你什么感受?

2 结合课题简单交流。

设计意图 教学伊始,应让学生直面文本,静静地思考,潜心会文。

二、研读“故事”,体验童真之美

(一)细读“精彩极了”,感受母爱激励。

1 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生平第一首诗,母亲给予了怎样的评价?找出课文中的描述。

2 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想象母亲的表情、语调、动作。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交流朗读。师引导学生从表情、语气两方面评价。(如:他的眼睛发亮了吗?是否听出了惊讶、赞叹的语气?)

(4)师示范朗读:“多美的诗啊!”母亲赞扬时眼睛发亮,极度兴奋,她搂着我不住在的赞扬。(师动作示范)

(5)全体女生朗读。

(6)你同意母亲的赞美吗?说说你的想法。师相机点拨:母亲赞美的是写诗行为,她希望儿子坚持写作,走向成功;小巴迪此时“得意洋洋”,内心充满喜悦和骄傲。

设计意图 人情人境地读能更好地加深理解和感悟,“听出语言的声音”,直抵人物的内心,为下面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研读“等待”行为,体验童真心灵。

1 面对赞扬。巴迪有什么表现?画出课文里相关的句子。

2 交流。课件出示相关语句: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A:“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1)有人说,等待的时间是最漫长的,一秒钟也会被放大十倍百倍。你觉得巴迪在誊写诗、画花边的时候时间是过得快还是慢呢?他会觉得时间难熬吗?为什么?

(2)生讨论交流,师相机引导:你有过感觉时光飞逝的经历吗?当时心情怎样?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巴迪的快乐的?(得意洋洋,迫不及待,自豪,满怀信心)

(3)指导朗读:母亲的赞扬让小巴迪的心里装满了自豪,充满了自信。谁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预设B:“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快到八点钟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

(1)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小巴迪快乐兴奋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他开始专心等待。他是怎么等待的呢?课件出示句子。

(2)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巴迪此刻的心情? (迫不及待,坐立不安,度日如年……)

(3)改变句子标点,对比体会“等待”。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用句号更显得时间过得慢,过程很长。)

(4)想象、说话练习:联系你自己的经验,在热切、焦急的等待中。小巴迪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七点。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想: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怎么做)

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想: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怎么做)

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想:___________我 ___________(怎么做)

快到八点钟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我想: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怎么做)

(5)交流,评价。着重引导以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如小巴迪可能会着急地从饭厅到客厅来来回回地走;可能趴在窗户上盯着爸爸回来的路自言自语;可能过几分钟又看一下时间,不停地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父亲终于回来了。可能是欢呼着为他开门,一步不离地跟着爸爸,目光紧随着他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揣摩、体味,对空白处的想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沉潜于字里行间。如此,文本凝聚在言语形式中的生命、情感就会激活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

(三)解读“糟糕透了”,体验别样真爱。

1 等啊等,父亲终于回来了。可他说了什么?他为什么那样说?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2 交流体会,师相机点拨:(1)诗本身质量确实不好,父亲是理性的,实事求是;(2)父亲看到巴迪得意洋洋。可能认为给他一些警告更有助于他健康成长。

3 可小巴迪当时毕竟只有七八岁呀!他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现实。谁来读读描写巴迪反应的句子?注意体会巴迪的心情。

4 大受打击的巴迪在房间里失声痛哭。他不理解父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们,快劝劝巴迪止住伤心的泪水吧!看谁最会安慰人。

5 这就是巴迪童年的故事。快乐、伤心都那么真实。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自己邀几个小伙伴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这个故事,把你体会到的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成长历程谁没有过伤心的时刻!巴迪的泪水激发了学生对“别样真爱”的反思,使学生对“成长”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劝慰巴迪”其实正是对“自我”的发现、检查和提升。

三、品悟“认识”。体验成长之美

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理性思辨。

(1)巴迪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巴德・舒尔伯格。他发表了很多作品,其中有不少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他也被称作“好莱坞王子”。你们知道吗,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原题是《我的绝妙坏诗》。他为什么把自己写的第一首诗说成是“绝妙坏诗”呢?不必急着回答,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

(2)生自由读文,思考。

(3)交流反馈,师相机点拨:“坏诗”是指诗的质量不好:“绝妙”之一是这首诗引发了母亲的赞赏、鼓励,使“我”充满信心坚持写作。没有半途而废; “绝妙”之二是父亲的评判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沉溺于骄傲自满。止步不前。

2 有一回。巴德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英姿勃发的巴德走上领奖台。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他的获奖感言就藏在这几个自然段里。谁能用你的慧眼发现它们吗?

3 师生合作即兴采访。教师扮记者采访发言学生:请问巴德先生。此时此刻站在领奖台上,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设计意图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将人生比作一次单程旅行――一旦结束。没有人能重来一次。但对于一本书来说, “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你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使我们的生命体验一次次得到延展和升华。原文为什么叫《我的绝妙坏诗》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获奖感言”的发言正是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文中再走一个来回,以理性的思辨深化成长的体验。

四、升华体验,唱响童年诗篇

1 师语言创设情境:有一个名字叫童年,有一种情怀叫童真。正如冰心奶奶所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在童年的记忆里,有多少精彩的故事曾浸透伤心的泪水。有多少糟糕的错误变成了美丽的风景!说说你成长的故事。让你心底的故事流淌成童年的诗篇!(配轻柔怀旧的轻音乐)

2 生回忆,酝酿。

3 交流,师适时心理疏导。

4 小结,迁移。同学们,深情的叮咛是爱,严厉的眼神也是爱。走在童年的小路上,一边是鼓励,一边是提醒,成长之路遍洒阳光雨露!拿起你的笔,记下童年心路上的一次感悟、一次体验。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写好后与你的亲人分享。

设计意图 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有多次精神碰撞与沟通,必定产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抒发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感受与积蓄。

(作者单位: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胡本光)

上一篇:好老师让人感恩一生 下一篇: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磨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