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空气质量的微生物学检查

时间:2022-08-25 03:07:43

校园空气质量的微生物学检查

【摘 要】采用平板沉降法对某高校校园内不同区域内空气中细菌、放线菌、霉菌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以空气中微生物评价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得到该校园空气中微生物学含量微机室为污染、食堂和宿舍为轻微污染,其他区域合格。提出关注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已经提高空气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微生物;空气;校园

大气作为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空气中的细菌、霉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散播引发呼吸道疾病,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空气作为媒介传播疾病的情况更为严重。高校校园人口密集区域,开展对其空气中微生物的检验研究对于控制疾病传播、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

1、材料与方法

1.1校园概况 承德市郊内某高校新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区主干道约2000m。

1.2采样点选择及采样方法:根据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的区域,选取教室、操场、食堂、宿舍、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作为采样点,于2011年秋季进行样品采集。在各功能区人员活动最频繁时采样,并设梅花式均匀分布,每个采样点重复采样3次,结果取平均值[2]。

1.3培养基采集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培养霉菌用)用于采集培养微生物。

1.4采集方法:采用平板沉降法[2],将采集所用的三种培养基同时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1.8m,将培养皿盖打开,静置5min,盖好后培养。培养条件为细菌入37℃、24h,放线菌28℃、48h;霉菌28℃、72h。

1.5检测方法 根据培养皿中不同种类的菌落数,计算出平均菌落数,并按奥梅梁斯基公式换算为单位体积空气中的各类微生物菌落数:C=50000N/(At),式中C为空气微生物总数浓度(cfu/m3);A为培养皿面积(cm2);t为皿暴露时间(min);N为平板菌落数(cfu)。

1.6质量评价 中科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3]。

2、结果与分析

注:*表示有轻微污染,**表示污染或中度污染,所有数据均为多点多次平均值,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表1所示结果,该校园空气中微生物总数以微机室最多、食堂次之、宿舍再次,且微机室微生物含量达到空气质量四级为污染,这与廖金宝[4]等人的检测结果相同,普遍认为微机室人员密集,温度较高适宜微生物繁殖,且通风不足所致。食堂和宿舍也有轻微污染,但污染程度较其他研究更甚,这可能与该校园某些不良习惯有关,例如食堂清理工作不足,不能做到人走桌净,而是杯盘堆叠,且该校食堂不提供消毒餐盘,导致学生自有餐具长期摆满餐桌,影响保洁工作。宿舍虽属轻微污染,但数值处于下限,其中霉菌的含量较高,可能与宿舍通风及日照情况不良有关。操场、花园均属户外场所,处于较清洁标准,这与杨静[5]的研究类似,是由于户外通风好,人员密度小,且有植被能够净化空气。教室和图书馆为室内环境,均达到了清洁标准,图书馆人员不如教室密集,且活动特点比较安静,清洁工作到位,空气质量较好;教室总微生物含量是处于较清洁水平范围的上限,这与人员密集、使用时间长、清洁工作不足有关。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实验室,主要由于使用率低,保洁及时彻底又常通风及日照有关。

3、讨论

承德市作为旅游城市,重工业少、山地面积大,能形成天然的绿化地,空气质量一直很好。处于这样一个城市郊区的校园,却仍存在很多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问题,是值得思虑的。在这里,笔者提出几点建议:①做好室内外尤其是教室、微机室这样人员密集活动活跃区域的保洁工作,使微生物的繁殖滋生失去场所;②改善食堂环境,改善学生就餐习惯,配齐必要的就餐设备,提高学生公共卫生意识,且食堂最好能够定期消毒,研究发现使用紫外线和乙醇(或过氧乙酸)协同消毒效果良好,适用于食堂能室内环境[6];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意识的经常通风、晾晒被褥,可以防止霉菌的滋生;④改变久居室内的习惯,经常去户外走动,可以呼吸到更清洁的空气。

随着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与之相关研究的开展,人们逐渐转变了之前过于关注化学因素而忽略了生物因素的观念,尤其是大气中所含的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开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大气中的微生物来源复杂又能随气流漂移,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源。空气污染微生物收人群密度、人们活动方式的影响,密度越高,活动越活跃的区域污染越严重。高校校园容纳数千至数万师生,重视校园空气质量对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飞,张建华,王钦钦等.西安市某大学及周围环境空气微生物含量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6(7):641-642

[2]周园,肖纯凌,王岚等.校园不同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分布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40(5):412-416

[3]王瑞君,包帆.宜春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数量测定及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33(4):118-119

[4]廖金宝,张兴,顾坚磊等.高校校区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监测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18(3):45-46

[5]杨静.校园内不同场所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J].医学信息,第9期:4999-5000

[6]黄钟洲,杨艳君,黄平等.广州城区冬季空气微生物检测和消毒措施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37(6):1168-1170

上一篇:发电厂电网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研究 下一篇:MBR工艺处理低温污水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