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体与词体的区别

时间:2022-08-25 02:45:33

内容摘要:该文从题材、风格、语言这三方面探讨了诗体与词体的主要区别。从题材内容来看,诗言志,词言情;从表现风格来看,诗庄词媚,诗显词隐,诗刚词柔;从语言特色来看,诗偏于自然清新,而词偏于精工华美。

关键词:诗体; 词体; 区别;

现代人总爱把诗词放在一起说,把诗词当成一回事。其实,诗与词之间既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各自有鲜明的特色。

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最初,诗大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反映现实生活,抒发喜、怒、哀、乐情感的歌谣,所以称诗歌。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文化的进步,文人参与等因素的影响,诗的内容和体式也在不断发展。到了唐代,有着严格的行数、字数、平仄限制的格律诗成为诗歌的主流。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故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词。词也有固定的格式,有句数、字数及平仄限制,但没有律诗绝句那么严格。与诗的最明显区别是句式的多变,有时一个字便是一句。另外,词的语言更接近口语,更通俗易懂,且长于表现纤柔缠绵的情感。

格律诗发展到唐代达到顶峰,词则到了宋代才较为兴盛。下面从题材、风格和语言三方面就诗与词的区别作一探讨。

一.题材内容的差异

在题材内容上,词和诗有着明显的不同。“诗言志”,多写家国之事、人生沉浮;“词言情”,多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

1.诗言志。诗要求具有对社会的伦理道德有规范作用,对风俗民情有教化作用。所以诗歌在题材上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内容为主,即便写到男女之情也“发乎情,止乎礼义”。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五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曲折地表现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又用“无为”排除了“儿女情长”,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全诗一改传统送别诗的悲酸之态,表现意境雄阔,风格爽朗,真切地反映了“诗言志”的特点。

2.词言情。词是一种专以描写人的心态和情感为主的文体,浸润着柔丽香艳、婉约馨逸气息的词,是最富有女性纯情之美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词突破了一般诗文所不能直接表现男女爱情的藩篱,而以此为主要题材加以表现。在表现中又把女性作为主要审美对象,极力描摹女性的风韵仪态,使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竭力挣脱诗歌桎梏而集中描写爱情意识的纯情诗。可见,词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而且写得细腻真切,甚至放浪不羁、无所顾忌,这使得词在题材上呈现出女性化、纯情化、香艳化的鲜明特色。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它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笃爱情,吐露了伉俪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作者在这首小词中,创造出完整的感人意境,表达了强烈的苦恋感情,充分体现了“词言情”的特色。

二.表现风格的差异

诗与词由于题材内容不同,而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表现风格,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1.诗庄词媚。古人云:“诗庄词媚”。“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这是说诗、词有着不同的风格。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庄重;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妩媚。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则非庄不可;词,多写闺中韵事,而闺中韵事,则适于媚。但诗、词都各有多种功能,风格自然并非仅为一种。

例如,同样是写男女之情的作品,杜甫的《羌村》诗就明显偏于庄重,柳永的《雨霖铃》词明显带有更多的妩媚色彩。《羌村》里写初见家人、邻里时悲喜交集之状。这里没有任何繁沉的叙述,而简洁地用了三个画面来再现。用了比较直白的语言,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这首诗明显写得就很庄重。而《雨霖铃》中,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此词更多地体现了妩媚色彩。

2.诗显词隐。这是指诗与词情意表露的程度不同,诗的情感表达偏于显豁明朗,词则偏于含蓄蕴藉。

例如,同样是表现思妇之情的作品,王昌龄的《春怨》诗中明显显得明朗,而温庭筠的《望江南》词中要含蓄得多。《春怨》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能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诗中明显显得明朗,直意抒写。《望江南》却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全词的一个特色是情感张弛的运用,词人撷取的只是思妇一日的盼望镜头,但是思妇与丈夫的分别当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岂不是一个更大的张弛过程么?此首词中对的情感表达明显偏于含蓄蕴藉。

3.诗刚词柔。即是说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刚劲明快,词的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

例如,同样是表达爱情的作品,汉乐府的《上邪》诗中情感表达非常明快,而欧阳修的《生查子》词中则要细腻委婉得多。《上邪》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其情感表达直显明快。《生查子》这首词通过今与昔,闹与静,悲与欢的多层对比,揭示了主人公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其情感表达明显要细腻委婉得多。

总之,词的总体风格特征是细腻深婉,词不是以表达群体共同情感为能事,而是以表达个体特殊情感为擅长;词不达意不是向所抒感情的广度上横向推进,而是力求向所抒感情的深度上纵向开掘;词不是向情感的强烈显露方面积极扩张,而是向情感的含蓄蕴藉方面刻意追求;词不是向情感的粗率豪放方面努力攀登,而是向情感的细腻婉曲方面顽强渗透。

三.语言特色的差别

诗的语言偏于自然清新,而词的语言偏于精工华美。

缪钺在《论词》中说:“古人谓五言律诗四十字,譬如士大夫延客,着一屠沽儿不得。词如名媛淑女,非但不能着屠沽儿,即山人处士,间厕其中,犹嫌粗疏”。这一生动的比喻传神地道出了词的语言特色是讲究精美浏览、典雅脱俗、轻灵细巧。诗多硬语而词多软语。如中唐诗坛上的“郊寒岛瘦”,这一说法真切地说明了两人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下面就诗与词的语言特色,择其要者谈两点。

1.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却几乎不见。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则偏爱取资微物,如微风淡月、飞絮残红、流萤寒蝉等。而在美化修饰时,则喜欢浸带上浓重的女性色彩和闺阁气息。如词中写灯,一般不说油灯、明灯,而常用银灯,既给人形象上的晶亮之美,又让人读起来清脆嘹亮。或者写作青灯、孤灯、残灯,带有一种凄冷哀婉的感彩。尤其突出的是韦庄的《菩萨蛮》。

2.词的语言追求色彩鲜美。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色彩不仅显示出客观事物的形象美,而且还可起到烘托气氛、暗示情感、渲染意绪等作用。诗中虽也追求语言的色彩美,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等,但词人对色彩更垂青。他们通过对色彩的细致描绘,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绪体验,甚至比绘画更直观地再现色彩。如宋人范仲淹的词《苏幕遮》,词中的碧云、黄叶、翠波、芳草、夕阳等黄、绿、青为主的类似色,构成一幅美丽的苍凉深秋图,与下阕所抒“黯乡魂,追旅思”的羁旅愁怀,和谐化一,相得益彰,遂成绝唱。

以上仅从题材、风格、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了词体与诗体的不同特色,诗与词作为两种既有一定渊源关系,又各有明显特色的文学样式,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不愧是两颗耀眼的明珠,他们之间各有千秋,我们后人应该细细品味二者的不同之处,方能欣赏到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同的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缪 铽.论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萧涤非.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4]周汝昌.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5]程郁缀.唐诗宋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贺英,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学教师。

上一篇:大学校园标语中礼貌策略的表现及调控 下一篇: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