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

时间:2022-08-25 02:35:57

让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在课堂上,要想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老师必须一方面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力求言谈文雅、举止端庄、和蔼可亲、情绪乐观,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每一位学生,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就是说一定要让学生喜欢上你。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老师要引导孩子重视预习。如果孩子在课下不预习,单凭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效果肯定不好。所以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学习目标非常重要。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这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自我探究的阶段,也是自主学习的开始。

三、注重情境创设,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充分发展。

首先,要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特点去设计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其次,创设的情境应是整体的、连续的、有效的,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再次,充分利用情境,凭借所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提倡多读感悟,进行自主阅读获取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主地进行阅读。

1.注意以情激情

好的朗读导入语犹如表演的“序幕”,应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师动之以情,以情动人,通过语言描述,渲染描摹,引起学生或兴奋、激动,或悲伤、哀愁等情绪。

2.注重情境模拟

教学中,恰当地借助视听媒介,创设场效应,如利用挂图、投影、录像等辅助设备,化抽象的文字符号为生动直观的画面,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解说,模拟当时当地的情境,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尽可能地与作者达到“心情相契合”。

五、组织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

六、重视激励评价,树立坚定学习信心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呢?

1.要真实表达,不夸大其辞。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科学、客观、真实,不能言过其实。对学生的评价,只有三四分好的,不能说成七八分好,更不能说成十全十美,不然被评价者会认为老师是在讽刺他。

2.要真心欣赏,不应付了事。当学生得到老师的欣赏与肯定后,他会充满自信,自我激励,平稳地成长,健康地发展。

3.要真诚宽容,不能急功近利。不苛求孩子完美,能包容学生的不完美,给他们反省自新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看作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以此激起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上好每一堂课,就一定会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课堂拿什么来承载民主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