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

时间:2022-08-25 12:31:57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是教育的追求。“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课堂教学能够和谐的基础和核心。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且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不仅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且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怎样使数学课堂的“教”和“学”更加有效、和谐呢?

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学态度。我教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进行一个师生比赛,你们随便给我出一个数,我马上就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没有约数3,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一听来了精神,纷纷出题。他们非常奇怪:老师口算怎么这么快,准有窍门。于是,我抓住最佳时机,引入新课,学生们怀着对新知的渴望,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了新课的学习。

这也能看出,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引导学生去获取。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概念、结论、法则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让他们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越学越善学。

需要赞美是人的天性。数学教师不应该吝啬赞美的语言,哪怕学生有一点点成绩,都应该及时予以表扬。教师对学生及时、适度的赞扬,会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信念,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和消极的心态。往往数学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就会给学生开辟一片新的学习天地。

我所带的班有一个很胆小、很内向的学生,他平时很少说话,表现欲不强,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对学困生,我一直没有放弃关注,在教“倒数的认识”时,我启发学生,“倒数”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而得到的分数。我从易到难,分别问了、和7的倒数。在与学生对话交流阶段,我有意让别的学生把正确的说法说出来,再请胆小的那个学生重新说一遍,这位学生说对了,我就立刻肯定。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学生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很脆弱,教师应该向他们多投去信任的目光,给他们克服数学困难的勇气。课堂上,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既能勇敢地站起来,又能体面地坐下,以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这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是一种爱,也是一种责任。

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将平等、民主的对话与讨论带进课堂是最为重要的。传统的数学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因此,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要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并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们学会同伴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数学教师还应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解放路小学)

上一篇:布置和批改数学作业有没有最佳方法 下一篇: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有效背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