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精彩导入

时间:2022-10-24 01:42:00

导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心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精彩的情境导入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待解决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一、趣味性是精彩情境导入的基本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导入不仅引人入胜,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记忆里的。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显然,精彩的导入情境应该体现其应有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有一位教师这样导入:

师: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儿有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1-13,同学们可从中任抽一张牌,老师不看也能猜到你们抽的这张牌是什么。

学生抽牌后,老师让学生将扑克牌代表的数先乘2,再加上3,再把所得的和乘5,最后减去25。学生报出计算结果后,教师可利用方程快速求出结果并报出这张牌代表的数字。

待学生十分惊讶时,教师即可进行这样的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猜牌的“法宝”――方程。

这是一个游戏导入案例。案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扑克游戏,有很强的趣味性。通过师生互动的情境,不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快速准确地猜牌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方程”,自然激起了学生对“方程”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为学生轻松愉快和主动地学习“方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目的性是精彩情境导入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许多教师都能创设气氛活跃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然而,目的性不够明确、情境价值不大或有效性不高的情况也不时存在。事实上,精彩的情境导入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活跃,更重要的是所创设的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要为整堂课的教学打开思路。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这样导入:

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对一个小猴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吧?”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个小猴,你准满意了吧!”小猴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听了故事,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在笑声中,教师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在这个案例中,精彩之处不仅是富有童趣的故事情境,而且在于教师不但巧妙地把“商不变的性质”隐含故事中,还以此为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商不变的性质。

根据教学内容尽快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新知识的情境中,让学生对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正是创设情境进行导入的目的所在。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情境与内容脱节,尽管创设的情境很别致、热闹,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自然就谈不上精彩了。

三、联系生活经验是新课程对课堂情境导入的基本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导入情境时,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需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教学中,一位教师上课前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堂导入时,他让学生说说可在哪儿找到百分数(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可以在食品或饮料的包装、衣服的标签、书籍、报刊、网络等处找到百分数),这样的导入自然营造出“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的学习情境,接下来教师进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上述案例的导入情境注重从学生的切身经验、经历出发,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为起点,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百分数,这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很多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体验。教师通过让学生们亲自操作,使他们获得一些直接体验,这有利于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

四、精湛的教学语言是导入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情境导入设计,不少教师多把注意力放在导入时所创设的活动、游戏或故事的具体内容上。事实上,要使情境导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创设的导入情境还应包括教师运用于那些活动、游戏或故事中的教学语言。

例如,在上述“商不变的性质”的导入案例中,教师需要将“猴王分桃”的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娓娓动听。使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的关键是教师精妙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说说,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显然,这一问的创设对提升整个情境导入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如,在“秒的认识”一课的导入中,教师可以运用的情境内容有很多,例如春节新年钟声的倒计时、“神七”飞船发射的倒计时、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节目等。如果教师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在“秒”的世界中畅游,“秒”是那样美!学生在教师美妙语言的感染下感受“秒”的短暂,感受“秒”的价值,感受“秒”的庄重,感受“秒”的份量,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为了使情境导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无论采用哪一种导入方式,所创设的导入情境都应该包括精湛的教学语言。所谓精湛的教学语言,是指确切、精炼、生动,既通俗易懂又实事求是、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的教学语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入情境的创设同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事实上,只要教师遵循趣味性、目的性、启发性、实效性等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恰当的情景创设,就能使导入更精彩,教学更有效。

(作者单位: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华泰小学)

上一篇:操刀“外文菜肴词典”女孩乐赚60万 下一篇:职场智慧:做一个有心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