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时间:2022-08-24 11:33:33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摘 要】《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等各类教育资源。从生活实际中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每个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育纲要时,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游戏、突发事件以及幼儿感兴趣的方面所包含的各种教育价值。要善于抓住机会,发现并正确地引导幼儿,并且要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同需要。要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形成和谐、愉快地师幼互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都是实施各种各样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区域活动中体现的师幼互动,对于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设区域活动环境;促进师幼互动发展

一般来说,师幼互动指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沟通的一种表现。这类沟通一般发生在幼儿园里,并且,它是每天在幼儿园内的各种活动中,幼儿与教师与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行为及过程。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有着非常准确的描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帮助,从而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我们的区域活动就是是在贯彻《纲要》思想的前提下,以每个幼儿的兴趣作为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为每个幼儿创建更为宽松,更加丰富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大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以充分体现出师幼互动的主题

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使得幼儿在与环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发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和发展。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兴趣,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但是,因为幼儿人数因素,又不能过于追求单一性。因此,我们需要设置有特色的环境,利用常见的各种材料,创建一个能让大部分幼儿接受的区域环境。然后,在充分了解个别幼儿的特殊需求后,加以针对性的布置。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条件,必须有教师的用心引导和支持,这样,才能把环境创设和材料搜集的过程结合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可以作为幼儿的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步骤,可以有以下的内容:首先,教师要与幼儿进行讨论,在了解幼儿的需求后,把教室墙面作为装饰面,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生活在自己所认可,并且自己参与制作的环境中。决定了墙面装饰内容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各种准备工作,进行材料的制作。并且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得有关的信息。可以让幼儿通过家长,伙伴、画报、图册,了解自己想要的内容,然后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或者和其它幼儿合作获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并且最终将墙面装饰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充分参与,不仅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其它幼儿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还能让每个幼儿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与发展空间。通过让幼儿自己的一步步探索、巩固他们实践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使每一个墙面装饰的设计充分体现幼儿自己的参与性与教育性,充分体现每个幼儿自身的价值观。

二、重视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促进良好师幼互动的

每个区域活动课程的选择必须幼儿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也应满足幼儿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兴趣和要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曾经指出:“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发现各种游戏和突发事件中所包含的各种教育价值,要学会把握时机,更要积极地去引导幼儿”,“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每个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反应,要具有敏感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并且能以正确的方式应答,才能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应当从幼儿的兴趣的出发,选择适合的资源,从中寻找出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在科学区,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玩水,特别是男孩子,有几个幼儿惊奇的发现:有的东西可以从水面浮起来,而有的东西却会沉下去呢?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了多次尝试,最后得出结论:玻璃球、圆珠笔、铁线、石头、铜钱会沉下去,而木块、纸张、塑料、泡沫会浮起来。有一个幼儿就提出能不能让会沉下去的物品浮起来?于是我就给幼儿提出了新的探索活动的任务:材料只有报纸,让幼儿尝试如何让玻璃球浮在水面上的方法。活动期间,引导幼儿自我解决出现的新状况:玻璃球滚落了可以怎么办?报纸湿了会怎么样?在边实验中边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解决遇到的问题?有的幼儿发现把纸折成容器可以防止玻璃球滑落;还有的幼儿发现把纸折厚可延长报纸进水。在区域环境创设中我们应该要善于思考,要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一些幼儿的兴趣点,从而生成新的区域活动内容,这就对幼儿的想象力发挥、促进自主探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投放合理区域活动材料的促进积极有效师幼互动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教师对于幼儿上次活动的情况有所了解后,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需要、才能、以及活动的进展而随时调整的,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纽带。要使其作用得到发挥,在投放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幼儿的不同需要,体现材料趣味性;材料投放必须结合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性;材料投放必须做到充足,体现材料适宜性;材料投放必须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体现层次性。材料投放必须考虑操作的程序性。

四、让区域活动把握时机、有的放矢地促进师幼互动

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体现在整个活动发展的过程中,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中的观察指导,甚至渗透在活动后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因此,在幼儿探索学习中,教师应把握好合适的时机选用适合的办法达到有效的师幼互动,把握介入指导的有利时机。

在动手区域里,俊辉串圆珠很认真。但是他手上的线有一个头掉了,线怎么也串不进去。我在一旁没有帮忙,只是朝他笑笑。俊辉试了几次,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把线的另一头提起来试,继续串,终于获得成功了!这时我及时表扬了他:“俊辉真会动脑筋!”可是,这根线好像喜欢和他作对,当串了六七颗时,俊辉快乐地把它提起来,想看看有多长,结果圆珠全掉了出来,原来线的底端没打上结。俊辉只能又重新串。这次,俊辉吸取了刚才的教训,终于穿了一大串,有十多颗呢!我蹲下来说:“俊辉,你串了这么多呀!这么漂亮的一条项链。来,S老师帮你把它戴起来。”项链套在俊辉的脖子上,他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多得意了!

当看到幼儿的操作几次失败时,我都没有着急的介入纠正,而是耐心地等待,用微笑、表扬等手段鼓励幼儿自己去大胆地去尝试。最后,幼儿成功了,我把幼儿的成果挂在他自己的脖子上,与幼儿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总之,未来需要儿童去创造,而儿童则需要我们成人去培养。要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我们教师就必须在培养每个幼儿独特的创造能力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教师应有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这一宗旨,大力构建师生互动的教育平台,大胆地支持幼儿积极探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只有激发出幼儿的真情实感,才能让孩子们在自主、快乐的区域活动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马玲亚.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

[3]浅谈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文摘网.

上一篇:诗歌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人教版初中作文序列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