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考足球专项运球绕杆射门易失分环节分析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24 08:32:56

体育高考足球专项运球绕杆射门易失分环节分析及解决策略

运球绕杆射门是体育高考足球专项考生的必考项目,占足球专项分值的比重最大。它由触球起动、运球变向绕杆、绕杆后的射门三个技术环节组成,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包含的过程环节较多。是一项以时间快慢计算成绩的测试项目。在训练和考试中,部分考生因过于追求速度,导致个别环节的处理不当失分过多;或最后射门不进,该项成绩为零,直接影响了考生的专业总分。笔者对近几届所带体育高考足球专项考生的训练与考试中的一些易失分环节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一、运球绕杆射门项目的易失分环节分析

足球专项运球绕杆射门考试项目分为三个环节,即起动运球环节;运球变向绕杆环节;绕杆后的射门环节。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所带足球专项考生的训练与考试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1.运球起动阶段分析

(1)摆放球位置选择不合理

由图1可知,三条切入线路A、B、C, 从A点出发时距离第一、二两杆中点的距离是3.75m, 此时路程最短,但要绕过第一杆,即增加了一次绕杆,故时间延长, 心理上也较为紧张, 容易碰杆增加失误率。选择从B、C两点出发时, 能直接进入第一、二两根杆的中点,且B点距离第一、二两杆中点的距离为3.82m,C点距离第一、二两杆中点的距离为4.04m,分别仅仅比最短距离长了0.07m和0.29m,距离上虽稍长,但不影响过杆速度, 而且在切入后,在全程过杆中的侧移距离能较好地控制。据观察,学生只要在稳定的心态下进行练习, 都能顺利过完全程并取得较好成绩。因此,起动位置最理想的选择为B、C两点之间的位置,足球能紧贴第一杆,并顺利通过第一、二两杆中点。

(2)踢球力量、方向控制欠佳

起点位置踢出球的方向和力量至关重要,部分考生在练习和考试中,第一脚触球方向就偏出,碰到第一杆使球反弹,或球的运行轨迹不经过第一、二两杆中点,破坏了运球节奏,球不在控制范围内。部分考生踢球力量控制不好,力量过大,还没追上球,球就越过了第二杆;力量过小,人跑在球前面,进行第二、三次调整,影响运球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考生的心理负担过重, 思想压力太大或怯场, 造成动作僵硬、不协调或脚触球部位不准确,不是脚弓推球而是脚的其他部位踢球,造成球速过快、力量过大, 从而使球失控。用脚弓推球时一定要控制好力量,防止球速过快或过慢。

2.变向绕杆阶段分析

起动进入绕杆区域,合理的过杆节奏是过杆的关键。通过观察, 发现考生经常会出现运球节奏不好,球碰杆、漏杆、失控,造成运球次数过多,个别地方触球三次甚至以上,造成运球时间浪费。从出发点至绕过第三杆时, 大部分考生经过四次触球, 而第二次触球主要起调整球的方向的作用, 过每一杆超过两次以上触球影响运球速度。从训练观察和统计成绩看, 成绩较好的考生过杆节奏控制的较好, 触球次数也少。相反拖泥带水, 过杆节奏紊乱, 多次碰杆甚至漏杆的考生, 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如下:一是脚触球部位不准;二是上体后仰, 球失控;三是步幅太大, 破坏运球节奏;四是身体重心与球的运行不能有机结合, 造成球失控;五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3.射门阶段分析

运球绕过最后一杆射门是运球绕杆射门考试项目的关键环节,它对总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许多考生在顺利绕过最后一杆射门,球踢偏、踢高,踢出的球不能进球门,该项成绩为零;部分考生踢成地滚球,球速过慢,影响得分。因此,第一,考生在出最后一根杆时,一定要控制好球的速度,身体重心要快速跟上球的移动,尽可能使射门的角度大。如果最后出杆时运球过快,身体跟不上球,球就会滚远,射门的角度会越来越小,稳定性降低,在追赶球上浪费时间。第二,由于踢的是运动中的球,即球正向斜前方滚动,因此射门时支撑脚的位置一定要有提前量。第三、踢球时一定要踢准部位,不能踢球的后下部,要踢球的后中部,切忌身体后仰,否则球很容易踢高。第四、射门时尽量用脚内侧射门,脚内侧踢球时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踢出去的球稳定性高,失误小,球速相对较慢;也可以采用脚背内侧或脚背正面射门,球速相对较快,但是稳定性稍差。

二、易失分环节的解决策略

1.多进行球性练习

在平时或专项训练的准备部分加强对学生的足球球性练习,多进行对球的推、拉、拨、扣、挑、颠等的练习, 熟悉球性, 建立球感,提高学生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2.提高脚内侧踢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运球起动采用脚内侧推球,主要是因为脚内侧推球给球的受力面积大,方向比较准确。能直接将球传到第二杆的切入点,减少对球的调整。起动前将球放在起点线的外端(图1:B、C之间的位置,以右脚射门为例) , 上体稍前倾, 重心移至左脚, 左脚脚尖指向第一、二杆中点。左脚站起点线前, 右脚稍抬起, 用脚内侧触球中后部, 推球运行, 身体重心跟上球的运行, 第一次触球一定要控制在球到达第一、二两杆中点位置,人也能正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到达此位置,并能顺利的控制球为宜,要达到这种要求,需要反复练习以下内容:(1)多练习左右脚内侧推拨球练习;(2)两人一组4~5m之间的脚内侧传接球练习,以达到脚内侧踢球固定脚型的目的;(3)反复练习第一、二杆之间脚内侧推球跟进练习,提高对球的力量和方向的控制。

3.选择合理的过杆技术,减少触球次数

要合理的选择运球过杆技术,减少各杆间的触球次数,提高运球变向的动作质量和过杆后的动作衔接。运球的技术方法有多种,但在绕杆射门中,一般选择脚内侧推拨运球,这种方法触球面积大,可控性强,出球稳,动作简单,身体重心易控制,而且运球是左右替运球,对于考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是运球绕杆首选的运球变向方法。脚内侧运球时注意重心的跟进,身体稍侧转, 动作自然协调, 上体前倾, 运球脚提起外转, 膝微屈外转提踵, 脚尖外转, 使脚内侧正对运球方向, 在所绕杆的侧前方,用脚内侧推拨球,节奏感很重要,可采用稳定进杆后逐渐加速将杆绕过。切忌进第一杆时速度过快、过猛失误。运球时也可采用脚外侧交替运球或单脚一拨一扣式运球过杆方法,但这两种运球方法,对重心的控制要求很高,不易掌握,稳定性也差一些。

用脚内侧运球时,辅助练习方法:(1)两脚内侧拨球前进、后退练习;(2)原地左、右脚脚内侧的圆形拨球练习;(3)左、右脚的脚背左右侧无球的插肩垫步练习,要求身体尽量贴杆,熟悉路线和脚步动作;(4)有球慢速绕杆练习,在每个标杆的平行处30~50cm处推拨球。

4.提高绕杆后的射门成功率

射门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各的优点,脚内侧踢球射门时脚接触球的面积大,方向容易控制,但力量相对较小;脚背内侧、脚背外侧和脚背正面踢球射门时力量相对较大,尤其是脚背正面射门力量最大,但是这三种射门方法对于考生来说较难掌握,射出去的球,方向较难控制。因此脚内侧射门技术是运球绕杆射门的首选技术。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做以下练习:(1)两人一组一人用前脚掌踩住球另一人上步击球练习,主要练习击球时支撑脚的站位、击球的部位和小腿摆动;(2)两人一球,相距15m左右, 用脚内侧踢空中球练习或脚内侧踢半高球的对墙练习;(3)两人一组一人脚内侧传球,一人快速跟进的脚内侧射门练习;(4)倒数第二标杆处接传球快速跟进射门练习。

5.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决定着考试中技术水平的发挥,在考试中考生容易因心理紧张而造成发挥失常,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训练,定期进行队内测验和模拟考试,让考生熟悉考试气氛和考试过程,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方案及评分标准[S].江苏:2011,4

[2]潘卫成.体育高考生足球专项训练的实验探析[J].湖北体育科学,2008.(6).

[3]孙永,周学荣.江苏省体育术科高考足球专项考试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

上一篇:依托网络先学后教一“三步上篮”教法小议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