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批评狂欢化背景下的学院批评重建

时间:2022-08-24 06:12:42

个人批评狂欢化背景下的学院批评重建

[摘要]新媒体时代,文学和影视批评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性,主要表现在批评主体和受众关系的转换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批评狂欢化滥觞,媒体批评功利化以及学院批评的壁垒化。在此背景下学院批评在社会的影响力日益缩小,对整个文学和影视批评的良性发展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这些与学院批评本身的小众性、学术体制束缚分不开。学院批评突破壁垒化需要回归到人文主义本位的同时,也应对体制化的学术环境进行反思和修正,建立合理而富有灵活性的学术评价体系。

[关键词]个人批评;媒体批评;学院批评;狂欢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传播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重建”(项目编号:27R111109B0)。

新媒体时代,面对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原来作为单方受众的读者和观赏者,借由网络平台发出自己对文学和电影作品的评价,而且随着各大网站批评栏目的增加,出现个人批评声势渐长,媒体批评功利性摇摆,而学院派批评的声势渐微的趋势,这一现象无疑成为整个文学和电影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独立而严肃的批评将如何制衡和引导个人批评的狂欢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指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还包括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言说方式的改变。折射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领域中,主要表现在批评主体和受众关系的转换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批评狂欢化滥觞,媒体批评功利化以及学院批评的壁垒化。在此背景下,媒体批评的功利性同样指向商品的最大利益化,与个人评论不谋而合,而学院批评日益回缩到学术圈之内,其在社会的影响力和声音日渐缩小,这无疑对整个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的良性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突破这一困境,需要重建学院批评的社会影响力,以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严肃的艺术美学标准制衡并引导个人批评和媒体批评,来发挥学院批评本该具有的影响力。本文力图以电影批评为讨论焦点,通过对电影批评面临困境的探讨,寻找应对之路,或许可为文学批评提供相近的思路。

在《六说文学批评》中,法国批评家蒂博代将批评分为三种:“职业的批评”即“专业工作者的批评是由专家来完成的……从这些书中总结出某种共同的理论,使所有的书,不分何时何地,建立起某种联系”;“大师的批评即艺术家的批评是由作家自己进行的批评……在车间里研究他们的作品”;而所谓“自发的批评……是由公众中那一部分有修养的人和公众的直接代言人来实施的”[1]。蒂博代所提出的这种划分为纷杂的批评主体提供一种研究界限。这里需要进一步厘清的是,大众传媒时代的“自发的批评”往往已经扩展到依凭网络媒介为主的各种传播媒介能够发声的所有受众,不再仅仅局限在有教养的公众和其代言人。而职业批评,在大众传媒时代可以指称媒体批评,媒体借助自己独有的传播优势发挥其影响力,影响批评话语。而大师批评,这里不仅仅指作家,还可以指能够深入分析研究作品的专家学者。在这里可以与学院批评相挂钩。这三种主要的批评主体群在大众传媒时代,尤其以网络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却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个人批评开始呈现狂欢化特征。这种个人依凭新媒介而发声的狂欢化批评一方面归功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影视公司所开放的或者鼓励的观赏评价平台。在以往媒介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能够发表评论的平台非常狭小和严格,往往只能通过观众来信的方式出现在纸媒上。而且让人不能回避的是,这种观众来信实际上能否真正代表大众的观赏感受是值得商榷的。一方面,这种纸媒的刊登需要经过层层编辑审查,另一方面,因为版面的限制,只能将其中的部分刊出,不能体现读者多样化的批评。但是依凭新媒介技术而发展壮大的个人批评,能够在各个论坛博客上自由抒发个人观赏感受,只要言之有理就会引起网民的围观,并形成声势浩大的影响力。据曾军在其论文《大众影评的崛起及其问题》中的数据显示:“2007年度,《士兵突击》的网上红火成为大众影评异军突起的标志。……从2007年6月3日起,一名名叫‘盛放’的网友开始在‘士兵突击贴吧’展开‘我看《士兵突击》之逐集评论’,近一个月时间,达到12万字,同样引起‘兵毒’‘突迷’们的热烈追捧。”[2]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士兵突击》中,还有其他各个影视剧。管窥一豹,个人批评开始逐渐发展成不容忽视的批评力量,并且渐渐有不可控之局势。

与此同时,媒体则呈现批评功利化倾向。媒体借由其本身拥有的传媒优势,借助纸媒和网媒等等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开始全方位地介入批评领域,对文学和影视创作和接受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媒体在宣传文学及影视作品时,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媒体的本质属性决定;另一个是资本运营趋向,这则是由中国媒体的市场化需求决定。这二者共同决定了当前的媒体批评在批评操作中,实行的是受谁钱财,为谁唱歌的原则。同时媒体批评借助其本身的传播权威优势,以无可匹敌的量来扩大其影响力。而媒体批评借此成为批评领域不可轻视的力量。然而,需要理性认识的是,媒体批评的功利化使其批评缺少基本的客观化和中立化,当然首先要肯定的是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客观化和中立化批评,但是基本的审美层次和人文层次的判断却是不可置疑的。媒体批评依托大众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特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追求经济效益,强调娱乐至上,票房至上,并为此强调其行文的感性和冲击力,忽视人文内涵。在这种媒体批评的功利化倾向中,大众接受这样的批评必然会出现被误导的可能性。因此如何能够牵制媒体批评的功利化也成为当今批评界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而本该出现在个人批评和媒体批评中间,起着牵制和引导作用的学院批评,却出现壁垒化现象,日益萎缩到高校或者专门研究领域,同外界丰富多彩的狂欢情景割裂开,有自说自话的倾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院批评都是批评的主体,依托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开阔的历史视野,凭借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学院批评者们控制着批评的主流话语。然而,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个人批评的崭露头角,媒体批评日益壮大,学院批评依然在自己的专业学术批评中自说自话,使用普通受众难以理解的学术概念和晦涩的学术语言来进行学术交流,无法获得大众的认可,因此也遭到了大众的讥讽,甚至有人这样批评:“批评家尤其喜欢借用不同学术领域的理论来解释小说,甚至简单的叙述性的话都能解释的东西,偏偏用非常抽象的术语或者套话,挟学院所谓的权威优势来宰割作品。”[3]甚至学院批评者自身也在自我反省中提出:“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化的产生和僵化,进而导致批评的学术活力和思想力量的真正丧失。”[4]由此不难看出,学院批评逐渐丧失了对影视创作和影视鉴赏日益色彩纷呈现象的直接书写和批评能力,并对大众的活跃参与有了不知所措的惊愕。如何应对和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学院批评走出壁垒化的关键所在。

在新媒体时代,学院批评固守于自己的学术领域,渐渐失去话语表现力,一方面是学院批评本身的小众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整个学术体制的枷锁阻碍了他们面向社会的机会有关。在批评狂欢化背景下,学院批评应该凭借其深厚的学术素养,重塑批评的公信力,并树立审美和人文的标尺,担负起把关人的责任,提高大众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品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壁垒化,走向社会,面向鲜活生动的时代前沿,牵制媒介批评的功利化,引导个人批评的狂欢化。

学院批评固守其独立批评精神,一方面彰显了作为知识者所具有的批判独立精神,但是另一方面往往可能滑向保守自闭。其重要的表现就在于运用一些生僻晦涩的概念或者理念诠释影视作品,企图挖掘不被大众发现的影视作品背后的独特精神文化价值。这当然是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学术内涵的学者应当具备的,也是高于普通个人批评和媒体批评的独特学院批评价值所在。然而,从另一层面上也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置于大众接受之外,有颐指气使之嫌。学院批评所应用的话语,只是在其学术圈子内通行,也仅仅是学术圈子内的人可以理解应用。这就给自己面向大众设置了壁垒。

另一方面,学院批评的体制化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壁垒。学院批评渐渐被一系列体制性规定圈住,例如学位的攻读、职称的评定、课题的申请、学术奖项的争夺、研究基金的评审等,这些都是学院体制化的重要表现。对此,学院批评者们争相为此奔波。有人讥笑这些体制化的诉求,然而,不可否定的是这些体制化的产物同样包含了薪金和社会地位,也包含了最终批评文章的发表和发生以及个人劳动的价值获得。这种量化的考核使批评者们经营于是否能够展现学术修养和学术成果,因此不自觉就进一步脱离大众语言进入学术话语圈,甚至更进一步,更多的引进西方新鲜的学术概念和理念,全然不顾是否会在受众上被大众接受。因此,学院批评在不断提高学术成果的阶梯上,离其批评本原和目的越来越远。而学院批评的体制化最终造成的是如下局面批评者离开文学特有的指向当下的鲜活性,退入学术圈或者学院里做教授。

当然,学院批评中还有一部分批评者走向大众,走向媒体,然而在功利性和独立性中步步为营,走得也极为辛苦。如何能够既顾及学术修养也能够面向大众,成为走向大众的学院批评者面对的难题。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学院批评不仅仅要固守其学术领地,也应该走出去,面向大众,利用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知识积累积极参与当下批评实践,对整个社会文化审美建设起到应有的建设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学院批评应该回归批评的本原和目的,回归到人文主义本位。一方面高举独立批评精神,另一方面真正用平实语言接近大众,引导大众。同时,也应该对体制化的学术环境进行反思和修正,建立合理而富有灵活性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再只是局限于学术圈本身的学术程度,而是更应该演化成社会文化精神。“他们在直面现实的基础上,对批评的定位、批评的功能、批评的出路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希望能在喧嚣声中建立起自己的批评园地。他们已不再简单地将批评的变化归结为批评家的责任感的丧失,也并不消极地面对批评的边缘化,而是在承认市场经济带来了批评多元化的前提下,寻求有效摆脱困境的方式以期确立自己的位置。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思考仍可能无法担当起传统批评整饬文化和艺术的重任,但其不懈的努力却让我们看到了批评的健康前景。其中,王一川以‘批评的理论化’为当前的学理批评找到了一种定位方式。他认为,置身在与鉴赏型、媒体型和日常型批评相互共存的多元格局中的学理批评应当在学院氛围中理直气壮地走自身的理论化道路。”[5]

[参考文献]

[1][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2:46.

[2]曾军.大众影评的崛起及其问题[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3).

[3]张大春.小说稗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4]张学昕.话语生活中的真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1-2.

[5]周兴华.批评的批评:世纪之交的反思与期待[J].哈尔滨:文艺评论,2005(04).

[作者简介]毛思敏(1980—),女,山东莱州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审美文化专业2012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审美文化。

上一篇:中国民族电影美学内核初探 下一篇:境外投资外汇年检数据质量控制与优化措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