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互动 全力助推城镇化进程

时间:2022-08-24 11:05:52

“两化”互动 全力助推城镇化进程

摘要: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是加快建设“中部壮腰”工程的重大举措,是恩施州在武陵山实验区建设中晋位次的新机遇,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恩施州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恩施州;农村城镇化;两化互动;协调发展

现阶段,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加快完成工业化任务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需要,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率的高低。恩施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两化”协调互动、城乡一体发展为目标,着力在时间上同步演进、产业上三产融合,加快构建与中部壮腰、经济强州相匹配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和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两化” 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推动恩施州发展新跨越,努力走在武陵山实验区、全省前列。

一、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当前,恩施州正处于建设经济强州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武陵山实验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和承接国内外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重大历史契机。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两化”互动战略,全州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顶层设计、全域规划,工业主导、产业兴市,‘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系统改革、制度创新,以人为本、群众主体”的理念,把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战略任务,以产业园区和城镇发展为重点,努力保持“两化”互动,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势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和美好新宜居的恩施。

二、恩施州工业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一)恩施州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为使恩施州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政府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打造绿色恩施繁荣发展”的思路;通过调整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力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助推城镇化进程,让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特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开发力度,让资源型新型工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打造特色品牌,从而加快产业集群建设的步伐。州委州政府加大投入,预计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围绕“六大工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一是做强工业支柱产业绿色食品工业,力争全州绿色食品工业总产值到2015年达到100亿元以上;二是预计到2015年,全州能源工业实现总产值60亿元以上,让“华中地区重要洁净能源基地” 变成现实;三是全州烟草配套产业和工业总产值力争2015年达到100亿元以上;四是2015年全州矿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五是全州建材工业总产值2015年达到50亿元以上;六是2015年力争全州药化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着力延长产业链,推进20个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州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以上。

(二)恩施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首先,恩施州区域竞争压力较大,在武陵山试验区的所有地区中,其他地区发展势头强劲,恩施州排名落后。其次,恩施州受发展环境条件限制,目前处于打基础、调产业、强后劲、谋长远的攻坚阶段,同全国、全省经济的发展差距还在逐步拉大,同时,恩施州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程度不高,仅相当于全国的一半左右。再次,从自身发展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速度不快,受条件的限制,旅游产业起步较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程度不高,加之工业基础又非常薄弱。因此,恩施州面临着经济结构发展方式调整的繁重任务。据统计,恩施州城镇化率每年以0.8%的速度增长,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外开放力度总体不高,城乡居民收入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生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困难重重。恩施州地处西部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任务很重,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维稳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绿色、宜居、宜业恩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加大。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双重结果,究其原因还是发展不够,加快发展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实现“两化“互动的路径选择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推进“两化”互动、城乡一体发展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恩施州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进资源精深加工、提升就地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2.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按照产城一体规划,让园区变成城市的一个功能区,通过“两化”互动发展,真正做到产城融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收入,助推城镇化进程。城市新区的布局取决于产业园区的建设,而服务产业园区的发展程度则取决于城市新区建设,因此,加大配套服务功能及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使之变成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城镇拓展的着力点。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发挥资源、区位、政策、生态等组合优势,把握外资西进、内资西移趋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加强与国内“500 强”企业的联系对接,加大力度引进行业和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两化”互动、城乡一体发展

1.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坚持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发展方向,着力发挥城镇规模效应、集聚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按照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的原则,统筹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重点沿交通轴线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支撑、重点小城镇为骨干、新农村综合体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2.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构建以州城为中心,按照“扩展新区、疏解旧城、功能分区、组团发展、梯次推进”的思路,推进组团发展,突出恩施州城龙头地位,让州城成为武陵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中国西部大力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中心村及新型社区建设。根据产业聚集区和人口居住区的需要,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弥补现有城区功能缺陷和空间发展局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文化品位。

3.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优先、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适度扩大县城用地规模,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环境容量和人口吸纳能力,把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中小城市。加快推进县城产业园区建设,让园区建设助推城镇建设,让产业集聚高地成为城镇化进程的推手,让县城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度假休闲旅游型产业重镇、经济强镇,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切实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4.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坚持“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有机统一,整合功能合理分布,逐步完善城镇的生产、消费、就业和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推动资本、信息和人力资源的大规模流动,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强化特色理念,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地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风情,塑造符合本地特色的城镇个性,形成城镇的独有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强化城镇品位。

(三)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城乡一体发展

1.强化规划衔接。树立统筹观念、系统意识,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为核心,强化城镇规划与园区、产业、交通、环保、新农村和物流等规划的有机衔接。注重总规、详规以及配套性专项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尤其要推进交通、产业和城镇规划深度融合,做到多规统一、协调运行,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加快构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以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健康发展。

2.推进设施共享。坚持服务生产与服务生活并重、产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并进,强化城镇与园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功能衔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园区辐射延伸,促进区域内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降低城镇、园区建设成本。注重发挥城镇整体功能,依托城镇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聚集人气、培育商气,推进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

3.注重产城统筹。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产城融合、“两化”互动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和重要结合点在于产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建设,以产业园区、产业兴城、产业聚集三个层面为依托,通过布局城市新区、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而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必须依托城市新区建设。探索园区与城镇捆绑发展模式,对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和城镇实施成片规划、成片供地、成片建设,提高园区和城镇发展的起点和档次,实现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

(四)推进“两化”互动、城乡一体发展的保障措施

1.完善政策支持机制。认真梳理国家为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武陵山实验区、推进“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战略中制定的优惠政策,整合使用财税金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中小企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科技人才等各类支持政策和专项资金,把支持政策转化为推动“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

2.创新城镇建设管理机制。继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创新县以下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重点镇、新型社区、中心村实行街道办事处行政体制,稳妥推进撤乡建镇。

3.强化生态环保支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经济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绿色州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态绿色工业园区,制定“以奖代补”政策,积极鼓励开展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两化”互动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2]贺坤.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M].石河子大学出版社,2010.

[3]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

[4]尹继东,张文.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演进[J].南昌大学学报,2007(01).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建始县委党校)

上一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中国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