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8-24 09:57:58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49-01

1.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要求

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开展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应作为新课改中所必须把握的教学要求。

中学数学知识结构涵盖了辩证思想的理念,反映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各知识点所代表的实体同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学实体内部各单元之间相互渗透和维系的关系,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便形成相对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确立后.便超越了具体的数学概念和内容,只以抽象的形式而存在,控制及调整具体结论的建立、联系和组织,并以其为指引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一切适合的范畴中去解决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且会对个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生深刻影响,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擞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

2.鼓励学生质疑、自主探究与互助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传统数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习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严重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通过岛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主动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的教学表现为教师不是把知识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习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3.注重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联想思维是创造思维的翅膀,牛顿看到苹果掉地,创造出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想像与光速赛跑,发现广义相对论。这类运用联想思维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星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不相干的概念相互联系的能力。"它是联想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发散思维迁移的具体表现。联想思维。

4.渗透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创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感和动机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能力属于智力因素,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可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传授知识.更要育人.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其学习内都动机从好奇心逐步升华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观的实现,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比如:《赵爽弦图》作为2002年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据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上太空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麓育的良好索材。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积极的科学探究也使学生深受感染.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5.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5.1制订目标,克服盲目性。教师应钻研大纲,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意识地将其作为教学对象,确定出哪一章节应突出何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制订目标,订出计划,并纳入教学目标。

5.2渗透与讲解,方法多样化。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蕴含在各种知识之内,体现于概念的引入,公式、结论的推导,规律反映的形式和问题的分析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挖掘出有关数学知识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的目的。为此,应注意以下两点:

(1)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时要注意与教材结合起来,不要脱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去任意拔高要求,也不要离开教学内容,抽象的讲解什么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概念课、命题证明课、习题课、复习课等课型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创设问题的情境,确定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内容,设计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法与学法。

(2)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时不宜操之过急,要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循序渐进。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归纳,引导学生应用和总结,从而逐步领悟,掌握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下一篇:鼓励多样化思维,体验不同方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