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426例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24 09:55:00

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426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鼻-鼻窦炎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从而深化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自2007年4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若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实施鼻中隔以及下鼻甲整形手术。结果 在手术后按时随访1个月,上述患者中389例为有效,其有效率为总例数的91.9%;37例无效,无效率为总例数的8.1%。结论 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全面治疗,手术后鼻腔清洁与鼻窦内窥镜下药物更换,手术期间的微创操作可以从根本提升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疗效。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我们常说的慢性鼻-鼻窦炎指的就是鼻腔鼻窦粘膜炎症超过(80±4)d,其相应的症状体现在鼻塞、粘脓性前鼻漏以及后鼻漏、头痛以及嗅觉不灵敏等。为现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利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综合性治疗。文章将随机抽取自2007年4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若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实施鼻中隔以及下鼻甲整形手术,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自2007年4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根据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分类指标予以,其中Ⅰ为230例;Ⅱ为116 例;Ⅲ为80 例,上述病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41 例,而女性患者为185例,平均年龄为(48.1±1.3)岁。首次手术患者为409 例,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为17例。

1.2方法 上述患者若出现鼻中隔偏曲以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时实施鼻中隔以及下鼻甲整形手术。

在患者进入医院后的(72±6)h,予以阿莫西林(2.6±0.2)g,静脉滴注;早晨空腹服用(0.8±0.3)mg强的松,(72±6)h为一循环;同时要进行鼻喷雷若考特。患者手术后的(72±6)h内,使用抗生素与止血药物进行治疗,手术后的(48±4)h将患者鼻腔填塞物取出,术后7 d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彻底的处理,然后出院。在此之后每天都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理,同时予以鼻喷激素。

2结果

上述426例患者,其中59例行中鼻甲整形术,43 例进行鼻中隔成形术, 9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14例为鼻窦炎,20例为鼻窦炎合并鼻窦囊肿。这里面,大多为颌窦窦口扩大与筛窦开放,有408 例行筛窦开放手术,420 例患者行上颌窦窦口扩大手术, 16例行额隐窝扩大手术。其中29 例行蝶窦开口扩大手术。通过上述病例显示出现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窦口膜闭与鼻腔黏连,见表1。

3讨论

上述病例,其中手术不成功的为33例,占总比的7.8%,手术成功与否与临床分型有很大关系,且病变面积越大,其手术成功率就越低。

我们按照上述临床治疗的比较及观察,手术前予以患者相应的抗炎治疗对手术的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主要体现为:在术前如果合理的使用抗炎治疗,那么患者鼻腔粘膜炎症以及肿胀的情况就会得到显著的缓解,而且术中的出血量会降低;部分位置麻药物可以更好的进入到鼻腔以及鼻窦深处,这会让麻醉效果发挥到最大化,这会让患者在术中很好的配合治疗,而且医护人员的心态不会受到患者麻醉效果不佳的影响,能够全身心的处理鼻腔鼻窦病变,从而获得最佳手术效果。其实很多患者可以通过长时间使用小剂量的鼻喷激素与粘液促排剂,避免手术,而手术则很可能造成鼻腔粘连以及窦口阻塞等并发症,从而促使病情加重与病程延长。

手术后粘液促排剂、鼻喷激素以及抗过敏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畏怯鼻腔的清理能够加快鼻腔中血痂与相关分泌物的排除,从而降低换药的频率,减少慢性鼻-鼻窦炎的治愈时间。

通过上述病例显示,慢性鼻- 鼻窦炎自身存在着变应性鼻炎的一系列因素,而变应性因素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变程度与范围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变应性鼻炎会造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次发作。上述1例患者2年内先后进行了3 次手术,在换药的时候我们发现各骨性窦口开口都非常良好,不过患者就是反复流脓,经深入的检查我们还发现患者除了粘膜纤毛系统功能损伤外,还存在变应性鼻炎造成鼻腔鼻窦粘膜炎症充血的情况,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其鼻腔的通畅性。这时针对此病理机制我予以其鼻用糖皮质激素、及粘液促排剂以及抗组胺等相关药物,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此患者的相应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所以我们要注意将变应性鼻炎列为是在慢性鼻- 鼻窦炎以及鼻息肉中的发病与复发因素。

通过对上述426例患者鼻内镜鼻窦手术,我遇到了下述一些典型的合并症,其中包括:上颌窦窦口狭窄以及完全闭锁、鼻腔粘连、鼻窦炎复发,眼眶肿痛。通过实践性分析我们得知造成鼻腔粘连的根本因素包括: 鼻中隔偏曲没有得到及时的校正; 中鼻甲肥大以及畸形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以及处理方式欠佳,在填塞过程中造成中鼻甲外飘导致窦口鼻道复合置狭窄以及闭塞; 手术过程鼻腔粘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而造成鼻窦口狭窄以及闭塞的根本原因包括:钩突,尤其是没有完全的切除;上颌窦窦口后囟开放不足;Haller气房没有得到相应的识别,没有进行处理以及缺乏开放等;而造成眼眶肿痛的主要因素为眶纸板被破坏以及受到间接性的损坏:比如填塞物压迫程度过强。

手术过程要对鼻道窦口区健康的粘膜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不要大力的撕拉以及牵扯,尽可能使用咬切钳实施锐性咬切,还可以通过切割器把游离的病变粘膜完全切除,防止骨质暴露造成术后患者出现骨质增生的情况。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鼻窦球囊扩张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这种方式与一般的手术方式相对比,其有着出血减小,患者术后鼻部没有严重的不适感,患者恢复实践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不过这种手术方式适应症比较窄,要选则恰当的病例使用此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要深化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那么医护人员不但要在手术过程达到完全清除病变的原则,而且还要尽可能留存鼻腔以及鼻窦的相应功能,同时还要让患者的鼻腔通畅,还要在术中保持微创性,在这些环节中要注意变应性因素与细菌生物膜对慢性鼻- 鼻窦炎手术效果的作用,注意围手术过程的全面治疗,而且要深化医患之间的交流,要让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可以避免对医生的不解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德民,周兵,刘华超,等.1000例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7(06):672-673.

[2]杨秀海,李源.成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细菌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2,11(14):897-899.

[3]张治军,张,袁波,等.中药鼻腔冲洗对术后鼻窦炎康复的促进作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13(05):477-482.

[4]刘丽庭,李莉,仇沂洲.鼻内镜在鼻窦真菌球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二)[C].2012,13(09):815-816.

[5]陈崇喜,曹隆和.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转归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19(06):586-589.

[6]赵荣祥.耳鸣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编辑/肖慧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 下一篇: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