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刍议

时间:2022-03-02 01:06:13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刍议

摘 要:我国已经逐渐完善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让学校课程管理变革成为重要实践课题。本文浅析了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的特点,并对管理方法措施的革新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校教育 人文社科 教育课程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08-01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管理对于传统课程管理方法造成极大挑战与冲击,在这项系统化的研究中拓宽了传统方法所没有涉及到的思路视野。在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型教育课程管理逐渐走入人们视野,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相应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十分丰富,本文所探讨的,也只是笔者的一些工作经验而已。

1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的特点

1.1 过程复杂

高校课程实施同教师及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同管理者自身的教育观念息息相关。教师与学生不同的习惯、价值观甚至某些偏见都可能影响到课程实施。而且在课程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准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高校的课程管理实践过程中,大多数人太过依赖刻板的规章制度,常常表现出以偏概全的行为错误,或者用较为熟知意见指导行为,这是不科学的。对于复杂程度很高的课程管理,需要有关人员随时做好计划变更的准备。

1.2 情境多变

课程在管理情境上的变易性与课程实施细节有关。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课程本身所处条件。各个时期所碰到的问题,会因为情境表现不同而体现出极大差别。因而高校管理者需要切实认清当前情况,把握住课程管理主要矛盾,制定出周密可行的计划。可以说,具体的实施过程存在着步骤与策略方面的显著差别,在课程管理计划制定时万不可贪图省事,希望制订出什么永世不变的标准规范。

1.3 方法生成

因为具有过程复杂和情境多变两个特点,我们便难以将某项课程管理方法始终贯彻,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无效,而是所有的方法都无法具体环境而存在。课程管理对于教育实践所起的作用异常重要,其所包括的各类现实问题,正是在具体的方法实施过程中才得以阐释的,因此,要在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角度寻求管理方法的革新,这就是课程管理的生成特点。

1.4 主体多元

高校人文社科课程的开发、管理及评价属于系统化专业课程,如果始终坚持从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则对于民主进程的发展不利。现今很多管理组织体系已经向复杂化方向发展,简单的线型结构的管理被动局面正在发生改观。再者,高校的课程计划不管设计得如何科学完美,其最终都要交给一线教师进行实施,这个过程里,教师的专业水平所起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将来成为课程管理主体是必然的。

2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的应对办法

现在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较强的高等学校,在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融合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比如美国教育界人文社科课程管理的先进经验,尽早推进人文同科学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教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确定高校人文社科课程的管理思想,加强人文社科课程的全面与动态化管理。要综合研究将来可能发生的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实现终生教育思想的实践功能,其次是加强人文与社科课程中的总体设计实施管理,确保选取课程内容时照顾到社会发展现状。

(2)构建合适的课程决策与课程监督体制。前面提到,要正确发挥教师的课程管理功能,可是课程的设置、实施及管理只靠教师也是不行的,要力争早日形成高校管理层集体决策程式方案,达到各方协调配合的动作机制,形成课程管理的制度化方法,防止出现随意安排的现象。

(3)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联系。这点应对方法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与终生学习有利。人文及社科类课程所涉及专业非常广泛,可以以其广泛性为基础,并参照社会及学生自身需求,开设整合型课程,比如伦理工程学、城建环境学等,这种课程设置方法能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使人文社科同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体现出二者的辩证统一。

(4)充分挖掘高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的内在优势,除了加强课程本身的管理之外,更要有组织地使学生展开自主性课外活动,像群体教育、社会实践、集体学习活动等,在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学习计划、价值取向、态度规范等方面满足学科管理的外在需求。

3 结语

旧有的教育课程管理方法没有必要全盘否定,而应用型管理方法必须加以实施,从人文社科知识与人文社科课程设置对比的角度进行管理方法优劣的分析,可以发现后者更具有科学性与操作性,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必然会让此方法更加适应高校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 郑重.高职院校人文科学教育的理论内涵阐释[J].教育与职业,2009(21):162-163.

[2] 姜霞.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6):87-88.

[3] 曹俊军.论高职课程中科学、技术、人文的融合[J].大学教育科学,2008(2):65-67.

[4] 李立国.石邦宏.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59-64.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定位及实践 下一篇: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