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父少年》《渡河少年》比较阅读

时间:2022-08-24 09:29:50

《偷父少年》《渡河少年》比较阅读

【阅读导引】

少年,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少年,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少年的心弦。少年,是永不凋谢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

少年,还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坚定的信念写作,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用执著的追求出版!

【甲文】

“偷父” 少年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又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又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我要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2005年12月25日《文学故事报》,有删改)

【乙文】

渡河少年

戎林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影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锉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湖水从我心头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老汉楞楞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孩子好象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都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了,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老人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选自《小小说选刊》)

【比较阅读】

1.主题比较。甲乙两文写了两个各具特性的少年,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甲文表现的主题是:爱,是融化人情的冰雪,滋润感情的沙漠,拯救邪恶的灵魂。让爱永远长存于人间,让爱在你我的心间流动。乙文的主题是:机遇可以创造人,人也可以创造机遇。一个善于把握机会,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发扬特长,抓准机遇的人,就一定会变困境为顺境,从而达到理想的彼岸。

2.表现手法的比较。甲乙两文的作者借助各种描段,把不同人物描写得栩栩有神,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甲文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都很出色。例如,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此句生动地描写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还如,“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此句形象地描绘出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态,传神地表现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

乙文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也很有特色。先说对渡河少年的描写,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对少年的神态作了形象的描写,其中有几个词用得很有特色。一个“溜”字形象地写出了“圆”的程度,“不停地”写出少年牙帮锉动的频率之快,“紧紧地”写出少年眉毛皱得程度。这些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渡河少年当时极度气愤的神情。次说对撑船老人的神态描写,其中“楞楞”一词写出了老人被渡河少年所表现出的倔强行为惊呆的程度,“忽然”一词写出了老人回过神后焦急的心情,一个忠实善良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再说形象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是通过形象的类比来完成的。“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这句对少年动作的描写,通过类比,刻画出渡河少年旺盛、充沛的青春活力。

3.人物形象的比较。甲文“偷父”少年辍学流浪,靠结伙偷窃为生,但仍深深地怀念因矿难而死的父亲,以为看到的那张油画是他父亲的画像,竟因此冒险入室偷盗。可见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

乙文“渡河少年”有旺盛、充沛的青春活力,倔强的性格,顽强的毅力。

【思考训练】

1.甲文中的“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文的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开头简短的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说乙文“我”在文章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两篇文章后您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人真怪!我进他家偷东西被抓住了,他不报警把我送进派出所,反倒问我饿不饿?他到底想干什么?

2. 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殷切地期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表达了“我”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

3. 为下文描写人物起到铺垫作用。

4. 起到了线索作用,使故事显得更真实,令人可信。

5.略

河北省平山县城圣府怡苑5号楼3单元102号(050400)

上一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下一篇:最喜欢冬天最讨厌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