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有效措施

时间:2022-08-24 06:45:10

浅谈新时期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有效措施

摘要: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从全国来看,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近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存在问题 有效措施 一、当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车流量大、车速快,发生交通事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导致的受伤人数和死亡率远远高于普通公路。 二恶劣天气条件下重特大事故频发。每年第四季度是雾情高发的季节,大雾对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由于高速公路的车速快,在大雾来临之际非常容易发生连环追尾事故,造成群死群伤。 三运载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伤亡惨重。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后,后方车辆不能有效撤离,所载有毒气体一旦泄漏或引发爆炸,带给四周车辆和居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客运车辆人员多,一旦发生事故便是群死群伤。 四利益驱使造成安全隐患。超载、超速、超员,一直是高速交管执法的重中之重。三因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唯利益驱使。比如超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但仍有车主货主挺而走险,知法犯法。随之而来的就是超速问题,安全隐患显然。超员现象按现行的管理规定已到了逐车登记检查的程度,但还是有车主采取让乘客蹲在车里、临时下车等方法逃避检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五私家车成为高速公路管理的难点。一是新手上路。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些刚刚领取驾驶证的新手,其本身驾驶经验欠缺,对一些路面上经常会遇到的诸如车辆、十字路口信号、标志标线等最起码的常识,缺乏准确判断和超前预见性,因此,开起车来不管不顾,令许多老驾驶员头疼不已。二是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的现象。一般来讲,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大多是客运车辆所为,是车主为了谋取私利,违法停车上下乘客。再就是车辆发生故障后,在公路路肩处设置故障车标志。 六是紧急停靠带(应急车道)成为制约高速公路交通畅通的难点。由于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不高,交通标志缺乏,再加之交通管理执法处罚取证难以到位,处罚力度不大,紧急停靠带往往被司机当做正常车道进行使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处置救援车辆无法通过应急车道及时到达现场,严重影响伤员救治和现场疏通效率。 七是清障能力不能满足保畅通的需求。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后,需要及时清理,以防止交通拥堵。可是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 八是科技管理不到位。高效便捷的高速交通网络,必须有配套科学的勤务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各地高速公路的经验看,要达到“安全、畅通”的目标,必须不断提高道路管理的科技应用水平。高速公路现代化交通管理和科技手段运用的基础很差,底子很薄,主要表现在:一是路面的安全设施不全。如:电子显示屏及警告警示标志、报警求助电话牌等。二是缺少监控测速设备。 二、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高速公路交管部门信息化建设。 在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基层组织在信息化建设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需求的提供者,就是说一切先进的信息化科技最终都要在基层组织和基层管理人员手中得以体现,所以基层组织和基层管理人员作为信息化科技的使用者和需求者对于需要怎样的技术硬件及软件有着最直观准确的发言权,是指引信息化建设朝着贴近实战发展的指向牌。交管人员在执勤执法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现有的执勤执法模式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存在的不足,这些不足和需要改进强化的地方也就是信息化科技产生的需求基础,基层交管人员关于改进这些不足的想法,就是一项新的科技硬件或软件诞生的雏形。 (二) 加强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 一是制定完善的恶劣气候勤务应急预案。为提高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预防高速公路事故的能力,必须制定出详细完善、快速高效的恶劣气候高速公路交通管制预案。建立与气象部门、与收费站、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和路政部门以及与交通电台、其它相邻路段公路管理部门的信息反馈和联动网络,遇情况加强相互协作。 二是加强值班备勤,确保信息畅通。高速公路交管部门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请示报告制度,科学安排,强化值班备勤力量,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职责,保证每天24小时备战备勤。同时,要做好信息调度工作,严格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做到及时传递,准确报送,确保政令畅通。 三是完善联动机制,形成管控合力。加强路政部门、交警及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与相邻交管部门及地方交管部门之间搞好联动,要服从统一调度指挥,密切配合,减少恶劣天气路段的压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 四是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应急处置。高速公路运营部门、交警、路政需建立联合应急处置机构。加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专题教育,提高民众应急意识和能力。 五是加强科技应用,完善标志标线,规范施救管理。加强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在重点路段、重要收费站口安装LED显示屏,根据路面交通状况,及时交通气象、路况、道路施工、交通管制、出行提示等交通诱导服务信息。 全面完善交通标志标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需加快整改与道路交通安全法不相适应、不利于引导群众出行、限速不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牌,特别是要强化应急车道严禁占用的提醒,确保应急车道在交通事故及突发性事件救援中的应急作用。三是规范施救管理。开展施救专项整治,提高施救企业准入门槛,整合施救力量,装备大吨位专用拖吊车,切实提高施救保畅能力。 (三)不断创新机制,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执法理念的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交通管理工作直接面对群众,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坚决执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既要在实体与程序上严格准确适用法律,还要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科技手段的创新。解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新难点、新盲点,商请科研开发单位抓紧解决夜间测速难的问题,早日开发出性价比较高的测速设备。 三是高速公路勤务模式的创新。围绕防范事故和交管效能,把人防、设施防、科技防实现全方位、多层面的协调,以科技助推科学防范事故;把实现力量整合、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创新完善高速公路勤务模式,牢牢筑起高速公路交通平安高地。 (四)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一是高速公路交管部门要对所辖路段的应急救援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特别是对事故多发等特殊路段进行了重点考察,对历年来高速公路发生各类事故的基本情况和事故处理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现有救援人员、救援设备和机械进行了全面统计,掌握相关信息资料。 二是成立应急救援系统核心机构,负责指挥和调动交警、路政、养护、救援、医疗急救等各部门力量,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结合各路段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及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和原则等内容进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相互配合协调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是加强协管联合,在所辖路段建立协管联合指挥中心,并组建抢险救援大队,确保突发事故的快速处理,有效降低高速公路突发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上一篇: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满足情况研究 下一篇:额头湾立交桥匝道结构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