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的理论及实践分析

时间:2022-08-24 04:31:13

有关文化的理论及实践分析

一、文化的理论解读

在中国这条古老的航道上,参照前辈留下的航海资料,扬起风帆,开辟新的航线,到达光明彼岸的学者络绎不绝,使“文化”成为当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极高却难以给出准确定义的一个词,以至于众多学者对文化的概念争论不休。有的学者甚至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也没有弄清楚究竟什么是“文化”。由此可见,人们对“文化”的不同认识是造成众多不同“文化”定义的主要原因,同样,也说明“文化”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对“文化”定义的苦心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诸多学者也都谈及到了文化的双重属性,即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这条定义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直到现在还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马林诺夫斯基主张:“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美国学者奥格本称,“文化是人类社会产品的积累,包括物质对象的使用、社会制度和行为方式。”

第二,“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整体,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克罗伯、克拉克洪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们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被传授。”汤姆森认为“文化”象征符号与模式的总和;而“一个社会中的成员借助象征等为中介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思想的信念。”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社会规范、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是“风俗、习惯舆论”;教育学家认为,文化是对人类进行智力、美学、道德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它任何民族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民族社会学家则认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技能的总体。”胡凡认为,文化是人类在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全部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是受这些知识体系所指导而形成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在人类行为中的体现;是在这些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基础上所形成的征服自然的生产工具体系和管理人类社会的制度工具体系。

第三,“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台湾学者钱穆认为:“文化只是‘人生’,只是人类生活……文化是指集体的、大众的人类生活。”日本学者岩崎允胤说:“文化是人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将自己对象化于客体,从而将现实作为我的东西来占有的这种活动,同时也是活动的成果;而且,包含着这种活动成果的过程。”人类学博物家认为,文化就是那些人造的工具、武器、瓷器、建筑作品;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灵所能释放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蔡元培认为,文化包括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内容,“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梁漱溟认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笔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淀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合,不仅包括文明和非文明,高级的、精神上的东西,还有野蛮的、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文化”更多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是民族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是人们认识自然、反思自我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精神的载体。如果要了解“文化”首先需要弄清楚“文”和“化”这两个字的具体含义。“文”是指一切文明的事物,这种“文”不是你行我素的“文”,而是被社会所认知,并且约定俗成的事物,即一段时期内的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种范式或价值观等。而“化”是指在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形成、改变或加工了的事物,即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那么“文化”两字联系起来,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们所共同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文化的实践解读

对文化的理论进行深刻地解读之后,我们还必须将这些理论灵活地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到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即实践文化是什么?当今的社会,由于处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背景之下,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被打上“利益”的烙印,这使得“文化”一词在实际生活中呈现千姿百态,由此,“文化”在实践中的内涵也丰富多彩,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错综复杂的“文化”定义让你目不暇接,众说纷纭的“文化”解说让你扑朔迷离。看到这些,我们能不规范社会实践生活中对“文化”一词的曲解与不严格吗?我们必须对文化进行深刻的认识,从各方各面去领悟“文化”的社会实践性。其实,社会实践中的“文化”主要是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认识来理解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文化”不仅与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还能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跃动。

首先,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交流过程之中。一方面,“自然”用作名词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文化,因为世界是由人组成的,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例如,老北京的东城、崇文合并为新的东城区,西城、宣武合并为新的西城区。这原本只是建筑物的简单合并或建筑物的更名。但由于这几座拥有500年独特历史底蕴和文化气质的古城住着太多的人,这些人长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思维或行为方式溶入了这座古城,才使它被称为“古城”。这座经历百年沧桑的历史地各在新的市政规划和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也许建筑物的替换和城区的拆合并不代表文化的沉没,但当一种沉睡了很久的巨大文明要重新说话的时候,就会唤起人类对有悠久历史自然的眷恋。

另一方面,“自然”也用作形容词指天然的,非人为的或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例如:龙应台认为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其实,这些自然的动作也可以看出文化,文化就是一个看似无迹可寻,实则有形可观的精神载体,它流露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气质。这种气质是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其透露着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这就是文化,一种不离不弃的行为方式,一种无法编造的情感和一种无法替代的思维。同时,文化也让人明白,只有尊重自然,永不掠夺自然,你才有可能赢得永续的智能。

其次,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之中,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文化”不是我们流连往返于几个古人的身边,认为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灵魂之所在;文化也不是我们穿梭于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记住那些古代宫庭史官和现代说书艺人的谋生需要。文化体现的更是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人与人的相处的方式和态度。例如,一个盲人和你并肩,绿灯亮了,你会搀扶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怎样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这其间就潜伏着文化。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只有善待他人,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品德。正因为人与人的相处,整个社会才形成了诸多离奇古怪的文化,才有机会使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众多的变化。以“宿舍文化”为例,“宿舍文化”不是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和衣着打扮等。这种对“宿舍文化”的理解充其量只是一种表面的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我们所了解的文化。真正的“宿舍文化”是指依附于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的总和。它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的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这就是文化,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在一个特定共同体的生活中,文化的每个因素都起到了一定作用,扮演了一定角色,具有特定的功能,只有探究文化现象相联系的规律,才能把握住研究对象。最后,文化还存在于人与社会的交往之中。社会凭借不同形式的教育和舆论力量来促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习惯与思维,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文化,我们赋予它神奇的魅力。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之中需要以德为重,德的第一要素便是不能霸道,因为不霸道才有道德;而很多的中国人在对待文化时,正像余秋雨教授所谈到的中国文化人,把极端当做深刻,把嫉妒当做正义,把诽谤当做评论,把挑唆当做舆论,致使文化的毁损机制远远超过了文化的创造机制。另外,人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人类自我认同、自觉遵守的文化。

总之,“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的结合体。“人化”即人将一切与人无关的事物加上人的影子,打上人的烙印;“化人”,就是塑造人、培养人、熏陶人的过程,它将一切非人性的事物化作有人性的事物,即达到以人为本。同样,人的发展也是不断地习得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所以,人类在整个文化领域中起着主导作用。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解读文化,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认识文化,文化在我们社会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与文化共生存、同发展,把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不断继承,并发扬光大。

上一篇:西方文化理论的难题与出路 下一篇:浅议民事的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