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导学法

时间:2022-08-24 04:06:38

【前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导学法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称为“导学”,就是把教师上课习惯用的以讲为主,把学生上课习惯的以听为主变成以自己学习为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导学法

摘 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呢?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如何教会学生学语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两者的中心在于“学”。学生是主体,关键是让学生懂得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一个会教的教师如何让学生也会学,重点在于“导”字上下工夫。

关键词:单元;教学模式;学法指导;点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33-01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更有英雄用武之地。然而,语文教学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过去一贯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已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便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呢?笔者认为,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这里我就单元导学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浅谈如下:

一、必须转移两个重心

(一)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称为“导学”,就是把教师上课习惯用的以讲为主,把学生上课习惯的以听为主变成以自己学习为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前,教师整节课讲个不停,学生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听众”,笔记也记得不少,这样学生听多、记多,却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教师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学生只是纯粹被迫性地将知识点暂时塞进头脑,并没有很好消化,这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得不到增长和提高。因此重心应转移到作为课堂主体作用的学生上。使他们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高阅读和理解语文的能力。

(二)把以学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重心,“双基”与“能力”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不但要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使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把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普通生能掌握基础知识,优等生又能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单元导学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

(一)导学教学

1、导学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对教材进行自学的过程。绝对以学生为主,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读、去写、去练、支背、去查,学生自己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便给同学们讲如何有效地学好语文这一课题。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扫除所学单元的所有生字词障碍,做到字字都懂,然后通过朗读熟悉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并且增强语感。

2、导学课的教学步骤:一是创设情境导入。教师指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学生自学过程应配备好工具书。使学生在学习前有一个思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二是做好导学提纲。教师课前准备一块小黑板,预先设计好本单元的导学提纲,并把重难点知识用几个启发性问题体现出来,让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总体轮廓,把握住整单元的轮廓及带着问题自学,使整个自学过程井然有序。

三是讨论提纲。教师允许学生对所设提纲进行讨论,对提纲中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是课堂小结。教师对每堂课学习情况给予适当评价,指出学习中应掌握的重点及易错易混之处,使学生对一堂课中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有一番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以后考试复习提供方便。

(二)启发提问。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启发课是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启发提问的过程,引导学生把导学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强化、深化和系统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讨论――启发提问――练习――总结的程序来进行。

教师课前设计好启发思考题,突出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自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同学围绕这些启发思考题进行思考,并强调学生课后就启发思考题进一步讨论,互相交流。讨论时应紧扣问题进行,教师应适时给予点拨、指导,使问题得到解决。

启发过程时重在为学生创造“看、想、议、问”的机会,诱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要求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索,教师要在学生疑难处适时给予点拨,指导,才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训练教学。训练课是在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的基础上,以编好的训练题为基点,进行由单一到综合训练过程,使学生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除要求学生完成配套的训练手册以外,教师应精心编写单元训练题,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单元知识为重点,做到从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避免训练的盲目性。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做训练题所需的知识技能,掌握规律,并检查学生完成训练题的情况,讨论重点疑难,并进行课堂小结。

(四)总结。总结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系统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进行考试验收的过程,使学生达到完成掌握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学生对一阶段来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包括习题、方法,使本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概括化、系统化。可用表格或提纲的形式引路,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小结,做小结笔记。使他们明确自己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以便课后能及时掌握。教师根据学生看书总结的情况,进一步给予肯定和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最后,出一份本单元综合训练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许看教材或笔记,不许讨论抄袭。考试后,教师进行评卷讲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综合化,所形成的技能技巧进一步熟练化。这样坚持不懈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增长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