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06 05:04:32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做为小学语文中的基础教学环节,阅读教学承载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词汇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上好小学阅读课就成为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加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34-01

一、小学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其实普遍来看虽然小学阅读课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但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通常容易接受更直观的信息,比如图片、电视、动画片、游戏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信息传达方式吸引着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而相比之下阅读的文字信息则缺乏直观性,相对枯燥无味。另外阅读课常常被老师挪作他用,学生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

(二)阅读目的不明确。目前各种各样的儿童读物充斥着图书市场,故事集、作文集、童话集等等,但细看其内容大多老套、重复,真正顺应时代、具有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优秀读物相对较少;而家长成龙心切,在购买课外书的时候也都选一些习题集、作文选,很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三)不会读书。读书绝不仅仅是将书中的文字一个个读书出来,读书是一个感受文字信息的情感、思想、价值、内涵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来拓展知识,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只追求情节,流于文字的表面,对于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情感则体会不到,因此就达不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二、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就是对文本准确的理解。老师要从自身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普通读者欣赏这三个方面潜心研究文本,从而总结文本的语言特点,品味其中的人文内涵,再将其融入到情感教育中,传达给学生。要教会学生阅读,老师自己要先学会阅读:面对灵动鲜活的文字,沉下心来细细体会,提炼出作品更深层次的主题。接下来就要将情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更深层面的沟通,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中的情感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上文中也说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时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适时、适当的提问。例如《珍贵的三斤水》一课中,在读到课文的最后,老牛让小牛来喝水的片断,老师就可以适时的提出问题:“这时的老牛仅仅是一头牛吗?”从而引导学生从一个角度延伸到另外一个角度加以理解:这时老牛的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二)加强阅读重要性的理解。阅读教学应该是简约、实在而又大气的,它既是老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相长”的平台,也是文本、老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感情碰撞,因此阅读课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学与学的空间。

1、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中介。老师将学习的权力和时间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作用。老师只是加以引导,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思考,思考中感悟,感悟中品味,品味中再阅读。老师与学生就通过这个阅读的过程进行交流。进行语境的创设,给学生一个可以与文本进行对话的环境,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感悟、再次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思想的理解。

2、阅读是文与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尽量客观、适时、适度,通过阅读课堂,建构文本与师生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学生与老师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交流,“以学促教”、“以教引学”,师生之间相辅相成。而过渡过语和小结语在课堂教学中承上启下,因此如果老师将评价语融入过渡或者小结中,将二者不着痕迹的结合,相得益彰,不仅使课堂节奏更加流畅,而且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适时采用变式教学

1、举一反三。这种方法对于阅读文本的要求是特定的,即文本的每个主要段落结构大概相同。这类结构的文本教学,老师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段落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先掌握其阅读技巧,然后再将这种技巧运用到其它段落中,进行自主阅读训练。其实小学阅读课堂中这样的课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自学能力。

2、直入重点。这种方法不是跟着传统的文章思路走,而是直接讲出重点段落,比较适合与其它方法综合应用,比如上述的举一反三法。某些课文老师仅对其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即可,其余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非阅读课文,课堂中老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越多越好。

3、置换比较。置换比较严格来说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多,很多老师经常用它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只要对其运用得当,一样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换句辨意、换词推敲,甚至置换情节改变文本内容、置换内容改变主题以及置换结构改变表达等,这种置换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立体思考,启发其发散性思维。

当然,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决不仅限于上述这几点,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的探究、思考、创新,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贻波.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2]顾桂荣.活用教材,精心预设,促进生成――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名师视点,2009(18)

[3]韩晓梅.浅谈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J].读与写杂志,2010(5)

上一篇:初中生写作中常见问题思考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导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