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时间:2022-08-24 02:11:18

浅谈高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关键词】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及处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69-01

1 概 述

静脉穿刺是临床工作者常用的操作方法,特别以护理工作者最为常用。静脉穿刺广泛用于静脉注射、静脉输液、输血、抽血等,以之达到诊治疾病的目的。由于静脉穿刺具有广泛的临床运用,也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经常操作的一门技术,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掌握,努力提高,力求达到精益求精,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之有效而满意地达到治疗目的。

2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2.1 来自于患者方面的原因

2.1.1 病情严重、休克、昏迷的病人:如外伤失血性休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由于失血过多,使血管塌陷,微循环障碍,血管痉挛。感染性休克、腹泻、中毒、中暑等严重休克腹泻、中毒、中暑等严重休克性疾病,由于血管脆性增加,血管痉挛,皮肤苍白等原因,容易导致穿刺时针尖难以刺进静脉血管,或者针尖刺之过度使血管破裂;或者血管在皮下滑动,而针尖不易穿进血管等造成穿刺失败。

2.1.2 肥胖型病人。由于皮下脂肪厚,静脉血管往往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凭着血管走向及分布,试探着进行穿刺,这种“摸不着石头过河”的办法,难免在皮下来回挫针。造成静脉穿刺失败。

2.1.3 高原地区有些全身性皮肤浮中的病人,如:急性肾炎、肺心病、高心病、晚期癌症病人等。由于全身浮肿,皮下组织液过多,使血管被埋不易看清,再加上血管的弹性差,容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

2.1.4 荨麻疹患者,如:过敏性药疹、皮疹、湿疹等,由于皮肤潮红,不易看清血管,加之微循环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皮肤出现水肿,且血管脆性增强,使之难以穿刺成功。

2.1.5 小儿患者血管细,本身也不合作,加之家长疼爱,不断唠叨,给穿刺者的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容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

2.1.6 大面积烧烫伤的患者:由于皮肤红斑、水泡、焦痂形成,难以准确的找到静脉血管,容易使穿刺失败。

2.1.7 老年性患者:静脉血管细,弹性差,硬脆,触之易滑动,不易准确的刺进血管,即使刺进去也容易破裂。

2.2 来自于操作者方面的原因

2.2.1 有的操作者专业理论知识浅薄,临床操作的经验不足,技术不过硬,不能正确的识别血管的深浅、部位及走向,在穿刺时不能准确的刺进血管而致失败。

2.2.2 有的操作者对针尖是否穿刺在血管内的估计不准确,由于不见回血,就急于拔出针头,是已经成功的穿刺失败。

2.2.3 有的操作者在选择针头时不仔细,把有钩的针头,不通畅的针头,顿挫的针头拿来做静脉穿刺,这样,很容易使穿刺失败。

2.2.4 进针时针尖刺入过深,穿透时对侧血管壁,而致穿刺失败,有时穿刺太深,药物注入深部,在皮肤看不见肿块,有时针尖斜面一半在血管外面,有回血但皮下肿胀。

3 静脉穿刺的注意点及失败的处理

3.1 病情严重、休克、失血的病人应尽量采用大血管,用压脉带结扎血管的前端,先热敷后轻轻拍打局部,待血管充盈后再进行穿刺;属微循环障碍而致血管痉挛、皮肤苍白、肢端逆冷等,应热敷后再穿刺;感染、中毒、中暑等严重休克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脆性增加,最好还是先选择大静脉血管穿刺,进针时要慢,若自己手感觉针尖已进入血管,而没有见回血时,应多观察几秒钟,不要急于拔针,以免前功尽弃。

3.2 肥胖型病人的血管虽然不易看见,但是我们熟悉解剖部位,而且肥胖病人的脂肪多,血管被埋于其中不易滑动,比较固定,因此只要沿着血管的分布,走向,由浅入深的慢慢进针,成功率很高。

3.3 对于全身浮肿的病人,由于渗出液漏到组织间隙,组织间液压力大,压迫血管,使血液回流受阻,因此不需结扎压脉带,只需用拇指按静脉血管走向压迫局部十几秒钟,静脉血管便暴露出来,这时看准血管,快速进针,针头进入血管的药液才不容易渗漏到组织间去。

3.4 过敏性皮疹及荨麻疹等患者,应尽量穿刺大血管。如: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必要时穿刺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踝静脉等。

3.5 给小儿做静脉穿刺,在穿刺前半小时应给予镇静剂,如冬眠灵、非那根等针剂,按规定剂量给药,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术者仔细寻找血管,增强自信心,熟练掌握小儿血管深浅,分步走向,由浅渐深的穿刺,自己觉得针尖已进入血管有那种“落空”感时,如无回血,可用空针抽一点液体套上针头往前推,如无阻力,针尖前无包块,或往回慢慢抽血,见有回血时表示穿刺成功。

3.6 烧伤、烫伤患者血管不易找到,应穿刺大静脉,或穿刺没有损伤的血管,严重的病人应静脉切开穿刺。

3.7 年老体弱的患者,皮下脂肪少,穿刺的深度尽量浅一些,先将易滑的血管上端压住,再缓慢的由浅及深的进针,这样可避免进针过深使血管破裂,进针快使滑动的血管随针尖滑动,同时还容易刺破血管。若血管较硬者,一般不采用,因为,穿刺往往成功后,液体不流,使治疗目的难以达到。

3.8 久病、重病的患者,在穿刺静脉时,应注意穿刺没有穿刺过的血管,实在需要多次穿刺的血管应加以保护,先从远端穿刺,但有脉管炎及硬血管者应不用。

3.9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解剖、生理等,掌握操作技能,练好一套过硬的穿刺技术。操作时思想高度集中,认真细致,不敷衍,不马虎,不急不躁,热爱本职工作,视病人如亲人,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到一针见血,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3.10 操作者在穿刺前应注意针尖是否锋利,有无倒钩,针头是否通畅,接头处是否渗漏破损等,以免穿刺成功后,才发觉而拔针,导致再次穿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4 体 会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的经常性工作,广泛的接触病人,与医疗质量、单位的信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千万马虎不得。必须要有静心、细心、耐心、虚心的工作态度。静心是指头脑要冷静,有坚强的自信心;细心是指在选择针头、实施进针时不能粗枝大叶,必须严格操作规程;耐心是指在穿刺失败时,小儿啼哭时,患者时不能急躁;虚心是指要尽量接受病人及同行的意见,不断地取长补短.要经常的总结经验,找出教训,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练成一套较为过硬的穿刺技术的好本领。

上一篇:分层次管理法在180例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下一篇: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配合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