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采伐技术优化及效益分析

时间:2022-08-24 01:59:42

森林采伐技术优化及效益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木材采伐作业在林业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探讨了木材采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伐区鉴定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森林 采伐技术 效益

中图分类号:DF4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林术采伐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立木组成。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林木质量。促进林术生长,缩短工艺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效力;加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效应。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其有双重意义。实践中应重视培育森林,不能片面为取得木材而强调采伐。林木采伐又称林木间伐,怒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墙育措施。它具有抚育保留木,利用采伐木的双重功效。在实施抚育采伐时,采伐木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因为只有正确的决定采伐木才能保证到达预期的抚育间伐的目的。所谓抚育间伐方法实际上就是林木淘汰方法,沿用很久的定性间伐。就是建立在抚育间伐方法和林木分级基础之上。至于定量间伐,虽然是根据预先璇定的砍伐零数量进行砍伐,但是在选择采伐木时,仍应按林木分级和其他有关标准预先选木。

二、木材采伐作业在林业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

木材采伐是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森林经营活动。木材采伐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基础。特别是在林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森林和采伐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木材采伐前有必要根据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途径与技术体系建立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平衡表和资源流动的时空动态模型,来研究和评价木材采伐作业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将木材采伐限制在森林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之内,据此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利用模式,包括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术模式。例如:寻求最小的道路、楞场、集材道面积和最佳的修建时间,以减少土壤期及水土流失;限制采伐机械设备、集材车辆的最大重量,采用最佳的设备重量组合,以保证对森林土壤的干扰及压实为最小可承受水平。尽可能采用已被证明是可取的轻型悬空索道用于疏伐和主伐作业;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指导思想,根据林业分类经营原则,对不同类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木材采伐技术模式;在森林采伐作业设计时,事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预留供野生动物栖息、迁移的森林廊道;考虑木材采伐后下一代森林的设计的相关问题等等。第二,按照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环境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作业水平上的木材采伐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水平,建立伐后环境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制定环境评价程序。第三,建立计算机模拟模型。对森林的伐前、伐中、伐后进行计算机模拟,以伐后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指导、修正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术模式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利用模式,以达到合理规划,降低木材采伐作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

三、木材采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过量采伐以及采伐技术与环境的不和谐使得地球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过度消耗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全球生态恶化、酸雨、污染、沙漠化、臭氧层空洞等。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到追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上来,并且更加注意生存大环境的改善,即对全球或区域性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世纪,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开始转向对良好的生活环境的需求,注重生活空间及大环境空间(空气、水气候等生态环境)的品质。从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发展战略目标看,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森林的三大效益,

四、木材采伐与当地民众利益的关系

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利益密切相关。采伐作业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森林经营活动,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全球化的今天。显然,木材采伐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影响。如:方便了交通、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研究木材采伐作业,不单要研究采伐作业技术本身,而且更要研究采伐作业对当地民众利益的影响,木材采伐收入的产生和分配模式,木材采伐活动的得益方与受损方。力求使木材采伐作业与当地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已从林业界走向社会,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木材采伐是森林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森林可持续经营涉及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森林生产力与可再生能力。局部森林的采伐,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局部功能消失,系统可再生能力(林木更新能力)的强弱将影响森林的可持续性。合理的木材采伐技术将使得木材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森林采伐研究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集材工序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相继研究出对环境破坏较小的新型集材设备。倒如,在湿地使用加宽轮胎和履带式拖拉机,减轻对土壤的压实使用捆木索和抓钩集材,减少压实面积;使用索道集材和其它空中集材,将与林地接触面积减小到最低程度,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保证,促进了林业的经济发展

五、伐区鉴定的技术方法

1、面积鉴定

采伐面积鉴定有罗盘仪实测和1/100000地形图实地勾绘两种方法:对面积少以及图面地形难以控制的伐区采用罗盘仪闭合导线法实测,导线闭合差应在1/200以内;图面地形明显,容易控制的伐区用1/100000地形图进行面积调绘,面积误差不超过5%。

2、蓄积鉴定

采伐林木蓄积鉴定分3个步骤进行:一是确定实测面积:伐区面积小于0.67hm2的,伐区内的伐根全部实测;伐区面积大于或等于0.67hm2的,在伐区内按随机起点机械布设数个半径10m的样圆或布设有代表性的样带实测伐根地径。二是分别树种(组)实测伐根地径:伐区内伐根丢失的,以丢失伐根周围5个伐根的平均地径作为其地径;伐根丢失超过20%的,以优势树种的平均地径进行推算。三是求算材积,选择与伐区相似的林分(树种、起源、年龄、郁闭度相同,立地条件相近的林分)分树种选测,30株以上不同径阶立木的地径、胸径及树高,通过建立地径与胸径、材积与胸径模型,导算出材积—地径相关模型,利用伐区内样地的地径测量数据推算采伐蓄积。)实行占用征用林地动态分析报告制度。

3、调动森林公安和林业站对林地管理的积极性

林地保护管理是乡(镇)林业站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应充分调动乡(镇)林业站对林地管理的积极性,县(市)林业局应关心和指导林业站的工作,尽力协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培养和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要抓好森林公安队伍的建设,保证办案车辆和经费,加大林地管理执法力度。

4、抓紧林地林权界定工作的落实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林地林权纠纷久拖不决,既影响林地保护和管理,也不利于安定团结。对林权有纠纷的地方,地方行政领导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共同及时协调解决,妥善处理,避免发生过激行为,对在一些地方新造林地林权证没有及时发放的应及时办理;同时,抓紧做好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的工作。

结论

正确的采伐技术方法,既要考虑道利用木材,还要考虑到发展资源,更要考虑保护生态。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编限,要找准最适宜的切入点,最佳的平衡点,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生态林就会变成区位越来越重要、树种越来超好、单位蓄积量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 国家林业局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3] 国务院 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

上一篇:美国中央公园赏析 下一篇:浅析工程项目分包结算超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