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学如何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

时间:2022-08-23 10:46:43

物流教学如何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

摘要:物流人才是企业的紧缺人才,但是目前高校的物流人才与企业难以形成对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不一致。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现代化物流人才的需要,高校应该着重在优化师资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实施调整,以此来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 教育 企业

据有关调查表明,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尤其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人才匮乏的缺口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的物流人才占全国服务业人数的5%左右,也就是说全国将近有1500万个物流人才岗位。截止到2007年初,全国能够提供物流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有200多所,在校接受物流教育大约有50万人。即便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在校接受物流教育的学生规模日渐扩大,但是这样的人才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伴随着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现持续性增长。有专家预测,2007年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仍会保持求大于供的态势。[1]

但是高等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如何能很好的为企业所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从目前北京各高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中了解到,很多高等院校的物流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高层次和多样性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屡屡受挫。一方面是人才需求的大缺口,另一方面是不甚理想的就业现状。在求职过程中造成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不一致。

目前一些高校的培养模式过于陈旧,固守多年的教学习惯,不舍得丢弃,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需求。教学过程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注重知识、忽视应用等,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在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后,不缺知识,而欠缺企业最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企业最看中的物流人才的素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了。[2] 因此,能否培养与企业需求挂钩的人才,成为衡量高等院校培养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多数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的竞争中最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尤其在大学四年,或者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物流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如何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紧跟形势所需,也对目前的高校物流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现有的高校物流专业培养模式,有很多教学环节需要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

提高物流人才在是市场中的竞争力,首先要优化师资结构。传统意义上的师资指的是高校的教师,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本专业的教学需求下,可以合理的引进企业人才,以充实和丰富学科教育。物流专业教学即可进行这样的尝试和操作。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掌握了物流发展的最新动向,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的补充理论知识之外的专业性常识和能力,能让学生透过课堂窥探企业和市场的真实状况。这样的师资搭配一方面能让学生受益,另一方面也是高校了解学生需求、企业需求的一种途径。因此,培养现代化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加上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这样才能适应物流教学的要求。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实践性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来,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目前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在课堂中完成,缺少教学方法的创新。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因此仅仅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可大胆的进行实验室模拟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企业实训,把课堂延展到企业中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线,企业、社会为实践平台的新型教学体系,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高校应注重提高自身物流专业的教学水平,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保持本专业在学科领域中的先进性。[3]

总之,高校的物流教学应该紧跟市场发展,适时总结经验和调整思路,按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才能减少脱离市场、盲目培养学生的风险,才能显现高校物流教育的专业性和学科理论的先导性。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波.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EB/OL ].省略/ShowArticle.asp?ArticleID=633&channelid=26,2006-10-12.

[2]王恩涛,邵清东.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DB/OL ].

.,2007-1-4.

[3]物流.中国物流业缺少什么样的人才[EB/OL ].

.,2006-12-27.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中最佳客户服务水平的研究 下一篇:制造业物流人才与第三方物流人才的关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