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时间:2022-08-23 08:12:25

多媒体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理念转变,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它以强大的功能、大量的信息及生动直观的影像、快捷的连接方式和超越时空的变幻,已经越来越受教师的欢迎,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几何教学方法,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

1 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欲

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使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几何教学中,教师的说教和书本很难体现出情境创设中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性,不可能产生强烈的效果和视觉反差,不能给学生留下难忘印象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的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声音,可以使创设的情境生动逼真,接近生活,使原本抽象的几何概念,更接近实际,更能体现几何概念的实用性,有利于解决问题。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等特性,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刺激。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古建筑图片等,一一展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1 开展个性化教学

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发展智力和才能。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做决定的能力。这样人机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书本枯燥的练习,转变为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学习能力。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一题多解问题,在传统课堂上只能给一种或几种答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示所有的答案,造成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然而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不但可以把所有的答案展示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开放型的题目做成动态题目,使学生各尽所能,真正变“选马”为“赛马”,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竞争,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构建知识体系

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师生界面,以多层菜单树的形式,既可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又能明确表达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间的层次与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3 展示几何模型

多媒体技术可以尽量多的展示利用几何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的模型,例如,用对称的原理解决台球的打球问题,运动中跑道的弯道测量等。

2.4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多媒体可以尽量多的创设发现问题情景,例如如何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等,都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自己归纳,自主建构概念体系。还

可以以运动的角度理解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追溯定理产生的全过程及难题的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探讨一题多解,等等。

2.5 开拓网络学习途径

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知识概念,按照知识的形成过程,制作成知识网(本身网页的制作就是按照数学的树图结构的原理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的对象、内容和难度。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学习“大众的数学”,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目标。

2.6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对称问题时,引入了台球问题。一般不太爱玩的学生不知道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不理解题意,而对比较爱玩的学生,很清楚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但不明白几何中的对称图形。笔者把不太爱玩的学生与爱玩的学生分在一组,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不仅能各尽其能,而且还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3 利用多媒体 化静为动 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例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可以动态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相离时,R

相切时,R=d。

相交时,d

只要一提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的脑海里就想到旋转着的图像。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观察和分析,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发现这个知识的过程是相通的。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无限地提供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相对宽裕的学习时间。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川国藏认为数学教育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笔者认为几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教学中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良好。

多媒体教学可以给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现中掌握知识。还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进行超级连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几何。

5 利用多媒体课件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机器无情人有情”,且不说多媒体技术的鲜明

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多种特技,单从多媒体的课件设计的趣味性,就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例如,教师在设计考核和测验题时,往往在答题过程后,设计画面和声音都是:“你真棒,答对了!”,“太可惜了,再来一次!”等激励的画面。这都使学生在鼓励中体会成功,真正的进行赏识教育,它可以无数次的原谅学生的失败,真正做到了成功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还真正教会了学生怎样面对挫折,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教师对画面图形的操作,利用线段和角的闪烁、平移、旋转、对称等,对学生进行解题的暗示,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题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清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围绕实验通知单提高实验开出率 下一篇:电子白板助力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