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基质压缩块栽培双孢菇

时间:2022-08-23 02:46:05

玉米秸秆基质压缩块栽培双孢菇

玉米秸秆基质压缩栽培双孢菇模式是一种将玉米秸秆发酵料高度压缩的基质块地栽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为:(1)克服了秸秆质地疏松、容积率小、占用菇棚面积大、成本高的缺陷。玉米秸秆基质压缩块体积约为铺床栽培模式玉米秸秆的2/3 左右,也就是说可将菇棚利用率提高至原来的1.5 倍左右。(2)秸秆基质压缩块采用畦下栽培的模式,可以发挥地栽的优势,如可降低菌料温度、保持菌料湿度,从而达到减少喷水次数和通风次数、降低劳动力的目的。(3)利用秸秆压缩块地栽的降温作用,还可在普通菇棚中进行双孢菇的反季节栽培。夏季高温季节属蘑菇淡季,市场售价高,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下面介绍玉米秸秆基质压缩块栽培双孢菇的技术要点。

一、培养料配方

玉米秸秆75%,牛粪(干质量)18%,石灰2.5%,过磷酸钙1%,玉米粉1%,复合肥0.5%,石膏2%。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背风水泥地作为堆料场,同时还要有必需的挡风避雨设施。将晒至半干的玉米秸秆揉丝后直接堆料。4月中旬(播种前1个月左右)建堆料堆要求宽1.3~1.5米,高1.2~1.6米,长度根据种植量决定。堆料时先在底部铺一层2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以利料堆通风透气),然后再均匀铺一层干牛粪(粪层厚约5厘米),依次一层秸秆、一层牛粪地堆积起来,最后以牛粪盖顶。堆好后浇水浸透,以堆底刚刚渗出水为宜。在铺料时每隔80厘米插一根直径8~10厘米、长度比料堆高的棍子,堆料浇水完毕抽出木棍,形成通气孔。建堆时还要注意料堆的四周边缘要直,减少料堆上下部宽度的差距,使料堆内的温度保持良好。料堆建成后,要用塑料布覆盖增温,并防止雨淋。

料堆内的温度升至65℃~70℃时,3~4天后进行第1次翻堆。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培养料扒开、抖松,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到外边,并适当喷水,调节湿度,添加过磷酸钙、石灰、复合肥、玉米粉、石膏,调整料堆内的pH为8。温度再次升到65℃~70℃时,2~3天后进行第2次翻堆。一般要翻堆3~4次,达到料黄褐至棕褐色,松软有弹性,手拉即断,无臭、无氨味,含水量65%(手用力握料,指缝间有水珠浸出,但不能滴下)、pH为8的发酵标准为止。

三、播种

菇棚经消毒处理后将培养料移入,上下抖拌混匀,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准备铺料播种。操作流程:挖长10米、宽1.5米、深20厘米的栽培畦,底部均匀撒一层石灰,利用梯形模具(下边长50厘米、上边长45厘米、高25厘米)于栽培畦内铺料播种,首先底部铺一层厚约3厘米的发酵料,然后均匀撒一层菌种,依次一层发酵料一层菌种,最后用发酵料盖顶,并用重物压实(使脱去梯形模具后栽培块紧实挺立)各栽培块间距10厘米,用直径为1厘米的木棒在栽培块上打5个孔,增加透气性,同时用经过高锰酸钾消毒的聚乙烯薄膜覆盖栽培畦。

在播种后2~3天,要密闭整个菇棚,使菇棚温度控制在28℃以下,湿度保持在65%~80%之间,温度超过28℃时,要适当通风降温;3天后,要适当增加通风量,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当菇房干燥或温度升高时,可向菇棚的墙壁、走道以及空中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温度。播后密闭菇棚,保湿为主,促菌种萌发;1周后菌丝开始吃料时,可逐渐增大通风量,保持料温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

四、覆土

取肥沃的菜园土,经太阳曝晒12小时后敲碎过筛,在过筛后的菜园土中加入2%的复合肥、2%的石灰,喷水均匀搅拌配成营养土(喷水量要使营养土手握成团、松开即散)。待菌丝基本发满时,将配好的营养土平铺于栽培块上,厚度3~5厘米,并用营养土将栽培块间隙填满。

五、出菇管理及收获

当覆土层内菌丝充分生长并有少量菌丝在土粒边扭结时,及时喷洒结菇水,每天2~3次,要勤喷轻喷。此时控制菇棚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同时加大通风,促使土层中的菌丝扭结,经过3~4天即可有大量原基形成,当双孢菇子实体菌盖直径达到1.5~6厘米,将显现菌膜时即可采收。每批菇采收后,应及时将菇脚、死菇清理干净,并用营养土将采后留下的空穴填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 石建森 邮编:030006)

上一篇:孩子腹泻要注意 下一篇:西兰花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