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关爱教育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8-23 01:04:20

加强小学生关爱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 要] 加强小学生关爱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小学生身体力行,体验到关爱之乐;使小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形成乐学习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风,使他们在学校中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和幸福;热爱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好伙伴。

[关键词] 小学生; 关爱教育; 意义

一、关爱教育的内涵

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以“爱”这一教育的情感因素为办学理念的人本教育。“关爱”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即“关”的内涵和“爱”的内涵。“关”的内涵有关怀、关心、关注、关照、关切,即关怀学生身心和谐,关心学生学业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关照学生人生困惑,关切开展“五生”德育(生本德育、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存德育、生态德育);“爱”的内涵有:慈爱、博爱、抚爱、护爱、怜爱,即指教师对每个学生倾注父母般而自然的慈爱,对全体学生公正而无偏私的博爱,对学生学习、生活体贴而悉心的抚爱,对学生成长中不足包容而尊严的护爱,对学生身心发育真挚而尊重的怜爱。简言之,关爱就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对客体的关照和喜爱或关心和爱护,即主体对客体的存在和价值的认可、尊重、欣赏、赞美以及主体为维护客体的价值和存在而作的种种努力。

二、加强小学生关爱教育的重要意义

1.让学生身体力行,真正体验到关爱之乐

在关爱教育中,学校的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以德践行,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照学生的人生困惑,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懂得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愉快地学习。老师还通过自己的行动,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去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同时,学校开展关爱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真正体验关爱之乐。

2.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励、表扬和鼓舞,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思维激活,敢于想象、联想、幻想,敢于表达自己,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和他同学重视,感受到自己思想火花的喷发,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开始对知识进行思考,并且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无形中体验到收获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样能体验到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支持、关注和期待,一种美好的情愫注入学生的心灵,交流和沟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活跃起来,知识也灵动起来,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此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是平等交流关系,老师尊重学生主体,不再以灌输的方式被迫学生接受知识,而将知识作为交流的话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知识、运用知识,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关爱教育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校风

领导关爱教师,视教师为教育之本,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尤其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支持和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在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走向共同的目标――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教师能够始终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以大爱、博爱来关心爱护学生,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和塑造孩子们灵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消除了隔膜和代沟,建立了互信和友谊,学生爱戴老师,老师喜欢学生,师生之间在学习、生活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学生逐渐形成了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好风尚;学生之间也形成了互相友爱、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懂得合作,懂得彼此分享快乐和幸福,在老师的教导下,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在和谐的伙伴关系中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4.关爱教育使小学生懂得热爱社会、热爱自然

在学校里,小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自己是校园中主人的快乐和幸福,他们逐渐养成了小主人的责任感和意识,学会了怎样关爱别人,热爱学习、热爱学校,在被关爱中体验关爱的乐趣。校园里他们尊敬老师、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的辛勤劳动。他们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他们爱护班级、爱护学校,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活动,勇于表现自己,喜欢和同学团结合作,为班级争取荣誉,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在家庭里,他们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帮父母做家务。他们开始理解父母,和父母交流,跟父母说自己心里话,他们开始学会与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有了家庭中主人的意识。能够向亲戚中的长辈表示礼貌,为他们端茶递水等。无论在学校还是社区,孩子们懂得讲文明、讲礼貌、讲公德、讲秩序,懂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开始有意识地关爱身边的一切。

关爱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德育发展和自我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使小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和他人交往、合作,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和自然,使他们在和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作者简介:王平(1970―),男,回族,宁夏固原市实验小学教师。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下一篇:教育应注重“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