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治疗中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23 01:03:16

早期食管癌治疗中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通过对我院早期食管癌治疗中,多环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多环黏膜切除组手术时间明显比黏膜下剥离组少;两组治愈性切除率无明显差异;多环黏膜切除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4.29%,黏膜下剥离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1.54%;多环黏膜切除组复发率为7.14%;黏膜下剥离组复发率为7.69%。结论 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时间较短且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多环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现目前临床治疗早期食管癌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且已经成为了当前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这种两种治疗方法的推广,国内外关于这种两种手术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1]。现结合我院在临床中通过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所接诊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中选取54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给予其多环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其中28例行多环黏膜切除术,其中女13例,男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6±8.3)岁;另26例行黏膜下剥离术,其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4.6±7.1)岁,对两组患者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测,患者均表现为正常,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采用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发现患者出现可疑病变,并采用色素内镜染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病变性质;通过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经诊断确诊为早期食管癌;运用超声内镜对病变浸润深度进行检查评估,病变局限于黏膜层以及黏膜下层上1/3以内的患者,运用多环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患者均了解手术情况,并在术前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多环黏膜切除术,在完成进镜后,首先对患者试管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运用碘溶液从下至上对食管中出现的可疑病进行喷洒,确保病变部位的轮廓能够显示出来,再以APC在病变边缘0.5cm处对切除范围进行标记。将多环黏膜套扎器安装在内镜上,根据病变标记的部位,将套扎器放置在标记部位边缘处,通过吸引的方式将病变部位吸引到透明的帽内,释放套扎器中形成假肉,再采用圈套器对假肉下方进行轻柔的抖动,尽可能地将黏膜层和肌层分离开来,再通过圈套器放置在套扎环下方,将其起初。将切除后的标本取出并送检,再次将内镜送入,对多环黏膜切除术的创伤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是否有穿孔、出血等情况。再对其进行染色处理,观察病变切除情况,若还有少量残留,那么需要再次通过手术将残留部位切除,对创面进行APC治疗,避免出现迟发型出血。而黏膜下剥离术则在全身麻醉后,给予患者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要求其禁食24h,24h后可给予其1d的流质饮食,次日后即可给予其半流质饮食。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持续时间等进行观察对比。

1.5组织学评价标准 多环黏膜切除组用针头根据切除顺序将标本固定,黏膜下剥离组则运用针头对标本标远进行固定。运用质量分数为4%的甲醛对其进行固定,在完成固定后,每隔2mm垂直切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显示,标本侧切缘有瘤细胞浸润则为测切缘阳性,标本基底切缘有瘤细胞浸润为垂直切缘阳性。治愈性切除可将其定义为垂直切缘和侧切缘均为阴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愈性切除率以及手术时间对比 根据表1统计结果显示,多环黏膜切除组手术时间明显比黏膜下剥离组少(P0.05)。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多环黏膜切除组28例患者中,4例出现术后食管狭窄,无穿孔和延迟出血,并发症发病率为14.29%;黏膜下剥离组26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食管狭窄,1例出现穿孔,无术后延迟出血现象,并发症发病率为11.54%;两组患者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

2.3随访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6~24个月的跟踪随访,其中多环黏膜切除组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为7.14%;而黏膜下剥离组中出现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69%;两组患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χ2=0.412,P=0.607>0.05。

3 讨论

早期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随着近几年来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内镜下根治性切除治疗恶性肿瘤也成为了可能。而在早期食管癌的治疗中,传统的外科手术需要将趋于淋巴结和大部分食管切除,这使得患者需要承担较大的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创伤,而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多环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逐渐推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2]。

在早期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治疗中较常采用内镜治疗的方法包括氩离子血浆凝固术、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以及射频消融术,而镜下采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与射频消融术无法获取患者的组织标本,并且患者的复发率非常高,故近几年来其临床运用也随之减少[3]。若病变的直径超过了2cm,黏膜切除术操作起来就相对较为困难,并且在术中还需要进行反复的黏膜下注射,则只会导致误吸风险大大增加。为此,有研究者经过有效的改革,多环黏膜切除术随之出现,而其病变切除完整、创伤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也使其获得了广泛认可。在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中,需要进行多次的分块切除,为了避免残留癌变组织,可通过经由病变口侧向胃侧推进式切除,并能够使透明帽边缘与已切除组织切缘保留2~3cm的距离,再对其进行吸引套扎,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多环黏膜切除术中不能够进行黏膜下注射治疗,但可以运用套扎器对其进行病变组织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的有效分离,同时还利用圈套器前后推移动作以及管腔内充分注气,这能够有效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根据结果来看,两种手术方法除治疗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其在复发率、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上均无明显差异,而相对来说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时间更短。由此可知,多环黏膜切除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早期食管癌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柳,单宝珍,王强,等.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性及实用性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5):305-306.

[2]周瑞雪,李素华,唐平,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联合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J].中国肿瘤,2009,18(9):752-755.

[3]李学良,沙杰,施瑞华,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J].中国内经杂志,2011,17(2):116-120.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