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时间:2022-08-23 09:06:08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摘 要】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任务,还必须做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因为初中生恰好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切实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体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1)能有效调节学生心理。心理调节的方法很多,体育运动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科学安排体育运动,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适当地放松,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可以得到锻炼,意志也可以得到磨砺。特别是通过开展一些体育精神活动,同伴之间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能够增进了解和友谊,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排泄消极情绪。

(3)体育运动通过活动肢体和筋骨,能够使身体关节能加灵活与协调,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信心

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运动、兴趣、性格等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分门别类地有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因材施教。一是分类分层训练。可以将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该组学生,安排的体育运动应是比较简易的,如短跑、跳绳、踢毽子等;将急躁、紧张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此组学生,应该以可以调动情绪的运动项目,像排球赛、篮球赛等;将体育素质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组学生可以安排难度较大、技巧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跨栏、铅球等运动项目。通过这样分层分组,能够全面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并避免性格局限。二是注重正面激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评价为主,要多表扬少批评,多宽容,少苛求。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捕捉和扩大学生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扬鼓励,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的自信心。

2.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志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此增强学生抗击挫折、经受逆境的意志,从而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一是强化动作技能训练。为了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学生可能需要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强化巩固训练。在达标训练中,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难免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不足,汲取教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将心情调整到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来。二是适当磨砺学生意志。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要巧妙应用恶劣天气等外在环境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在下雪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打雪仗的游戏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抵抗严寒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坚强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适应逆境的能力,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在关键节点磨砺意志。在体育运动中,往往会出现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如短跑冲向终点的最后一刻,篮球运动中抢夺篮板时刻,拔河比赛中转败为胜的关键时刻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节点,锻炼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开展比赛,让学生学会竞争

当前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社会所抛弃。因此,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阶段,也是身体和心理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具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搭建平台。一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竞赛活动往往是非常激烈的,也是非常刺激的。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成功,往往会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例如以200米跑为例,在你追我赶的比赛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拼劲,他们的竞争意识也能够得到大大增强。通过比赛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而增强学生奋起直追的拼搏进取精神。二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激烈的体验竞赛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必须克服一系列困难,还需要突破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在无数次的跌倒中爬起来,在面临众多竞争对手时,必须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也就需要克服懦弱怯场的不良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的抗压心理素质。三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乐观心理。当前社会竞争激烈,而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这就需要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而需要从小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乐观心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乐观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面对竞赛失败,尽可能地减少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易有偏见的学生,要主动与他们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学生学有信心,赶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他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这样,学生能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总之,初中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切实有效地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从而促使学生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J].体育世界.2010.02

[2]代峰.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学园.2013年08期

上一篇:不要让“质量”决定“惯性”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