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马尔可夫链模型在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趋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23 05:53:37

吸收马尔可夫链模型在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趋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大规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总是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随的。文章在既有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农业转移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特点,利用吸收马尔可夫链理论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评估的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了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趋势中就业群体在不同产业中转换迁移的概率进行趋势预测及评估的可能性。

关键词:吸收马尔可夫链 山西省 农业转移人口 就业趋势 预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154-03

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每个人转移的经济总动机总是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转移。我国农村人多地少,把多余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合理的运用,既节约了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资源得充分发挥,而且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1}在当前及今后相一个时期内,随着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耕地面积的越来越少,农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会进一步增加。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造成耕地上所需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我国土地、资本等资源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现状决定了农业中有很多剩余劳动力,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主要途径就是转移就业。

大规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总是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随的,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带来产业的升级换代及收入的提高,最终推动现代部门发展。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5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趋势,即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依托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调节,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及新兴产业流动,同步发生身份转换、职业流动和居所迁移,成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动力性质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仍然保留着土地,保留着农民身份,是一种“离乡不离土”的兼业式流动。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主要集中于制造加工、建筑、商业服务业,这是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劳动力转移与就业表现为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入。

本文在既有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农业转移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特点,利用吸收马尔可夫链理论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评估的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了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趋势中就业群体在不同产业中转换迁移的概率进行趋势预测及评估的可能性,以作为提高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评估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一、农业转移人力资源群体评估

对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进行评估,是将农业转移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过程,可分为对杰出个体和对有组织群体的评估两类。农业转移杰出个体对于社会价值的创造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其流动状况也显示出独特的性状。而对于有组织农业转移群体而言,群体内部个体共同作用,共同创造价值,并且整个群体在转移过程中的流动状况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可以计量的,这就为针对整体的价值评估提供了一个基础。而对于杰出的个别的农业转移个体,这种方式由于不具有特殊性,其使用受到限制。

二、马尔柯夫链基本原理

马尔柯夫过程是研究一个系统的状态和转移的理论。它通过对不同状态的初始概率以及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的研究,来确定状态的变化趋势,从而达到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的目的。马尔柯夫链是状态和时间参数都离散的马尔柯夫过程,其定义如下:

设X={Xn(e),n=0,1,2,…}是定义在概率空间(Ω,F,P)上,取值在非负整数集I=N∪{0}的随机序列。如果∨非负整数i1,i2 ,…,in-1,i,j及一切n≥0均有

P(Xn+1=jXn=i,Xk=ik,k=1,2,....,n-1)=P(Xn+1=jXn=i)=pij(n)(2.1)

并且要求P(Xn=i,Xk=ik,k=1,2,.....,n-1)>0,则称过程X是一个离散时间的马尔柯夫链。

所谓吸收状态就是状态独自形成一个闭集。一个状态j是吸收状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一步返回概率是1,即Pjj=1,(j∈E)。具有吸收状态的马尔柯夫链称为吸收马尔柯夫链。

三、马尔可夫链就业迁移模型的建立

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在《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一文中提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该模式用刘易斯模式把不发达国家经济部门的划分为基础,把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他们把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类似于刘易斯模型。第二阶段工业部门吸收那些边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农业部门平均产量的劳动力。第三阶段是经济完成了对二元经济的改造,农业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3}农业和工业工资都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农业与工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完全取决于边际生产力的变动。上述三个阶段中劳动力转移和再配置的数量与时间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工业资本储备的增长率。这一增长率为工业利润增长率和农业盈余增长率所限定。二是工业技术进步的性质和倾向。三是人口增长率。{4}

为便于研究,一般把连续变化的时间离散化,按年划分成一连串的时间作为时间参数,把状态也划分为若干等级,与状态空间对应,这样就可以用时间参数与状态空间都离散的马尔可夫链研究经济问题了。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一般群体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趋势呈现出递进性的特点,包括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等)、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服务业等)三类,各类就业人员相互转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农业转移人口在各个产业类别的就业状态呈随机分布,这一过程具有无后效性。例如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与当前的类别有关,而与过去的类别无关,这就满足了无后效性的要求。而当社会劳动力供求状况基本稳定的时期,在有限的时间内,状态转(下转第231页)

上一篇:基于DEA的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率分析 下一篇:基于系统论的休闲体育绿色营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