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良好学习习惯

时间:2022-08-23 05:44:37

初中英语良好学习习惯

讲究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获得熟练的英语学习技能,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英语学习能力,这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研究的课题。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能够充分调动大脑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潜能,英语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最佳的英语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一、学法先导,培养习惯

英语课不仅是知识课,而且是技能课,学习英语,一靠大量输入,二靠勤于实践,三靠学用结合。定期举办英语学法讲座,讲授不同的方法,如:记忆单词的方法,运用语法的方法,学习课文的方法,提高听力的技巧,阅读技巧,听课技巧,记笔记技巧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尽快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起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课前预习,确保高效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对文本知识的预习能够产生一定的疑惑,进而思考,以解疑惑,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具体要求是:熟记单词,朗读、背诵对话、课文,发现问题,找出重点,准备操练等,以确保上课后尽快进行新教学内容的操练,实践与表演,达到当堂读熟、背熟,当堂掌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听读结合,培养语感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对话、课文录音。在听录音的基础上模仿,读熟,并进一步达到背诵,做到发音正确,语调规范,声情并茂,进入角色。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样不但能定型音调,提高听力,锻炼口语,积累词句,加强记忆,熟练技能,而且为课堂上的综合实践,培养语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组织课外英语兴趣小组,参加校外“外语角”活动,鼓励学生课下尽可能用英语或英汉混合对话交流,坚持经常组织学生表演对话、课本剧及演唱英语歌曲,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四、英语授课,创造氛围

课堂上教师坚持用通俗易懂的英语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并辅以手势、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鼓励学生模仿教师,大胆使用英语相互交流,提问、回答,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沉浸在英语语境之中,促进语感的形成,并学会用英语来进行思维。为确保课堂教学高效,便于学生高效实践,也可采用“模拟现场”形式,走出教室进行实地情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集中识词,分散巩固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来自词汇,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学习英语词汇较好的方法是:采用集中识记生词,分散巩固掌握,反复循环。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英语词汇的规律性,有了规律,就有助于发挥大脑的认知能力,避免机械记忆的过量使用。同时,要求学生勤查字典,全面了解词义、用法、搭配等,达到滚雪球似地扩大词汇量。

六、课外阅读,拓展训练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通过听与读两个渠道向学生大量输入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如《新概念》、《英语听力入门》、《英语阅读文选》、简易中外名著、中英文对照读物等,以供学生课外或节假日选读,及系统听力训练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使课内外相结合,频繁地刺激大脑中的语言潜能,为创造性地输出,即说、写提供条件。有了大量、有效的英语输入,有了足够的听、读实践经历,学生就能获得听力与阅读能力,这就为说与写打好了基础。

七、因材施教,学用结合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课上采取复式教学。具体做法是:把班上的学生按照水平分成快、中、慢三级进行同堂或分课复式教学;对不同的教学组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不强求一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做到“退一步,进二步”即有计划地补习以往未学习好的内容,打好基础,争取更快地进步,赶上其它同学。

初中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主动做到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活动,大胆踊跃参与,课后及时复习,在家坚持听录音,反复模仿朗读,坚持背诵,科学记忆,积极实践,乐于阅读,勤于动笔,英语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学生越学越爱学,教师越教越顺利,整个英语教学将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教师逐步掌握正确的英语教学环节、方法和技巧,英语教学法素养迅速提高,越教越感到轻松自如,这也彻底摆脱应试备考的繁重负担,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1]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马承、兰素珍. 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浅谈情景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的艺术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