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23 03:24:36

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己经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学科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更是高职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的一些理论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对一些实践操作环节也不甚积极。鉴于此,该文对活动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8-1955-02

按照高职教育所倡导的“必需、够用”原则,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熟悉一些网络应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熟悉局域网技术,熟知网络互联技术和网络应用等等。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有:课堂理论结合课下上机操作,多媒体课堂演示、学生观看;再有就是实习加实训,不管哪种方法都存在教学过程的教师主体化,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点,缺乏积极性。而且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家庭背景、学习兴趣、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规划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职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活动教学的开展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摸索新的教学方法。而活动教学作为一种彰显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所谓活动教学正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发货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活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个性等因素,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的学校效率和效果,当然“活动教学”只是众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不能以偏概全,必须多种教学方法一起搭配使用,才能取到预想中的效果。下面以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局域网技术教学为例,对活动教学的开展进行探讨。

2 活动教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2.1 确定活动目标

本门课立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技术,按照高职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将学生学习目标划分为:

1)知识目标,主要让学生知晓局域网技术与其原理,了解交换机产品的种类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懂得局域网的组建方法。

2)情感目标:在活动教学中,通过学生互相讨论写作,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个性体验,感受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乐趣。

3)活动环境的准备。活动的地点选在要在多媒体机网络机房里进行,教师在上课之前把学生需要的资料整理好,多媒体机网络机房要配有必要的设置:电脑、网络联接、交流工具、教学工具、网络学习平台等。

4)活动规则的制定。本次教学以小组合作、活动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在每个学习小组中由分配小组长、网络设计师、采购员与施工员等角色。小组长统筹整个方案的设计过程并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小组成员根据角色定位和安排,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查阅资料、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并撰写自己角色的调查报告。

2.2 活动教学实施中的情境创设与小组合作

活动一:创设情境:教师首先问学生“大家都有去网吧上网的经历吧,那么大家想过没有网吧中网络是如何设置的,网络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大家知道传统的传统共享式局域网有哪些问题吗?交换式以太网有哪些优点呢?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活动二: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详细说明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学生听讲并使用教师提供学习资料,自主学习并探索新的知识:活动三: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快速将一个共享以太网改装成一个交换式以太网?我们是如何组建交换式局域网的呢?教师讲述:

1)交换机是如何与其他部件相连接

2)交换机的各个参数是如何配置

3)如何组建交换式局域网。学生:听讲并使用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利用因特网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整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演绎出新的认识,形成知识迁移;学生代表汇报成果,写出小型交换式局域网吧的组网方案。

2.3 活动教学后的汇报总结

活动教学后,学生上交设计方案,展开教师讲评自评、学生间互评等多种评价的方法,对各个小组的组网设计方案进行评论,并对各自不足进行改进。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挑选出质量高、方案严密、优秀的局域网设计方案,将其挂于学校网站,让更多的同学可以学习交流讨论,也可以借此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表示鼓励和激励。最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之后的活动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活动教学适合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该方法通过合理安排设计任务,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笔者发现,明显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路莹,赵子祥,黄文明.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贾震斌,周良英.计算机网络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 李琳,姜春雨.局域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5] 李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基于TOPSIS法的非真实感绘制效果评价 下一篇:无纸化考试系统中SQL Server 2000全文检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