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赛事场馆中通信系统建设和维护模式实践

时间:2022-09-17 02:45:33

大型赛事场馆中通信系统建设和维护模式实践

摘要:对于大型赛事场馆而言,共建共享的模式并不适合各运营商所有业务相关的基础设施,选择一家运营商来承担场馆区域固定通信接入网络的建设,提供固定语音、宽带业务,并由其承担各运营商、各无线系统在场馆区域全覆盖的集约化建设,对于各方都将带来较大的利益。

关键词:集约化;建设;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1993-02

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开始全业务运营,多运营商互相竞争确实为国内的通信市场带来了活力、为通信用户带来了实惠,但同时也造成了通信工程重复投资建设、基础资源浪费等诸多弊端。为了调和这个矛盾,在上海,由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大力倡导的,遵循“统一规划、联合共建、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原则的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模式已被各运营商、地块开发商所接受,并在各类建设项目中进行实际运用,成效显著。

然而大型赛事场馆与普通住宅区、商业区等有所不同,赛事期间的人流量与非赛事期间的人流量将会形成鲜明对比,用户的需求也有很大区别。通过话务量监测和历次相关通信保障的经验总结,无论是场馆的建设方还是通信运营商,都意识到沿袭传统的集约化通信系统建设和保障模式并非最佳选择。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是上海在建的位于浦东新区的一个综合性体育场馆,将在此举行2011 年7月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笔者以东方体育中心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东方体育中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总体上仍以集约化建设为指导思想,但是由于东方体育中心内的通信用户群体有其特殊性,所以其建设模式也与普通的居民住宅区、商业办公区有着较大的区别。

1 东方体育中心用户群体需求分析

东方体育中心内的用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观众,赛事期间东方体育中心内将集中数以万计的观众,这些观众对通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公众无线通信上,对无线通信的需求量不但巨大,而且无线制式也囊括了目前国内所有运营商的无线制式。二是体育中心的管理者、赛事组织者、媒体记者和参赛团队,这个群体对固网通信的要求特别高,高速率的带宽、畅通安全的语音通讯、快速的应急保障是他们的基本需求,在无线网络上他们不单单要求畅通的公共通信网,还要求有集群专网、无线宽带等网络覆盖以满足其办公管理的需要。从第二类用户需求上我们不难得出类似东方体育中心这样的大型赛事、会议举办场所,其对通信特别是固网通信的要求,不同于普通住宅区或商业办公区的通信用户那样需要能自由选择通信运营商,而是把安全、畅通和应急保障放在首位。相对而言,多运营商的介入反而会造成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并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管理和协调的工作量。

2 东方体育中心集约化通信系统建设模式

考虑到上述这些因素,东方体育中心内的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原则是:确定一家运营商牵头建设,并由此牵头单位负责独立建设固网通信网络和代建所有三家运营商的集约化无线公众通信网络,赛事期间也由该牵头单位作为主要通信应急保障单位。

在固网方面,该牵头单位将以FTTO/FTTB+PON 的方式为东方体育中心管理方、参赛者和记者提供高带宽的数据上网业务和安全的语音通信;在无线网络方面,将由该牵头单位建设室外宏基站和场馆内部的室内覆盖系统,并为其他运营商提供宏站天线平台和室内覆盖合路端口。

采用这种由一家运营商牵头建设、固网独营、无线集约化的建设模式也是为了应对目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一个建筑物建成投入使用前,必需满足电力、煤气、给水、排水和通信等主要配套设施,而通信配套设施在这些需求里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土建方最后落实的才是通信机房、桥架、基站。通信配套设施经常面临着用房面积不足、室内桥架资源紧张、规划室外宏基站不允许落地的窘境。而集约化共建通信配套设施虽然减少了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为用户提供了多项选择,但是多运营商共建必然会造成安装设备增多,对通信机房的面积、电源等需求会大大增加。住宅社区和商务办公楼有较多共建配套用房、地下空间可以使用,但是对于类似东方体育中心这样的建筑形态复杂、功能用房本身已非常紧张的建筑,面积较大的通信用房很难落实。所以在建设初期就确定提供固网通信服务的运营商既可大大减少机房使用面积,又可避免多运营商的重复投资。

从大型赛事场馆管理和维护的便利性分析,场馆的建设方与今后的管理方大都同属一家单位,由建设方选择的通信运营商大多会得到今后管理方的认可,不容易引发后续矛盾。而且此方式也便于今后的运行维护,特别是便于大型赛事的通信保障。由于承建运营商对自己建设的通信配套设施、通信网络十分了解,一旦发生故障也可以更快速的查明原因、及时维修。

对于无线网络,则必需采用集约化建设,且牵头建设单位也是固网承建运营商。采用此方法既可充分满足广大游客、观众的多种无线通信需求,由同一家运营商建设也便于施工管理。

集约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可以实现资源、空间的高效利用,但其能否在实际运行中充分满足用户通信需求,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保障,是与集约化信息基础设施的后期运营管理分不开的,特别是在诸如东方体育中心这样的大型公共活动场所,集约化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保障更是重中之重。

3 方体育中心通信运营保障

与普通的通信网络运营保障不同,东方体育中心内的通信网络运营保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进行调整。

1)赛事期间,无论是固网通信话务量还是无线通信突发话务量将以几十倍速增加,特别是对通信畅通和安全上有很大要求。网络保障等级提升,应急保障机制启动,通信运营商的维护和指挥人员将现场值守,重要网络设备的备品备件将在现场存放,应急通信车、油机等设备将在现场待命。

2)非赛事期间,这期间由于场馆内只有常驻管理人员,各类通信业务量锐减,无线通信话务量将减少到赛事期间的1%,设在场馆内的室外宏站和室内覆盖系统已足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固网通信量也会有一定比例的减少,安全保障等级也大大降低。可以由设置在东方体育中心内的无人值守通信机房提供通信能力。

按照东方体育中心的集约化建设模式,在赛事期间,网络结构与线路更为复杂的固网通信由单一承建运营商维护,可切实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强化通信保障。而通过集约化建设的室内外无线通信网络,由于站点和机房数量大为减少,则相对降低了各家通信运营商的实时保障压力。在非赛事期间,采用无人值守机房方式又可大大降低通信运营企业的运维成本。

可见,科学合理的后期运维方式,是集约化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重要保障。

4 结束语

东方体育中心这样的大型赛事场馆,通信业务量的时间分布不均衡性非常突出,用户行为特征非常明显,且建筑物的形态特殊,功能用房资源紧张,共建共享的模式并不适合各运营商所有业务相关的基础设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及行业相关部门与各运营商的沟通协调和方案论证,由建设和使用单位选择一家运营商来承担场馆区域固定通信接入网络的建设,提供固定语音、宽带业务,并由其承担各运营商、各无线系统在场馆区域全覆盖的集约化建设。此种模式的实践,将带来参与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1) 场馆建设和使用单位:在满足所有通信需求的前提下,节约了配套资源的提供,如功能设施用房、电力供应等。

2) 固定通信业务提供商:承担赛事期间通信保障的重任,同时也带来了持续的固定语音、专线和宽带等业务收入。

3) 移动通信业务提供商:参加集约化建设,主要吸收赛事期间的脉冲话务量,服务质量和业务收入均能获得保证。

4) 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它既为广大通信用户带来了实惠,又使得通信运营商能够有序建设、相对节省基础设施。因此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适用集约化建设模式,必须根据项目的特征、用户的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大胆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YD 5183-2010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体系[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 YD/T 2057-2009通信机房安全管理总体要求[Z].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关于开放源码支持下的微机集群存储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TOPSIS法的非真实感绘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