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微生物》实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8-23 02:07:19

高职《食品微生物》实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核心内容,通过调查方式讨论了《食品微生物》课程实训教学现状及学生关注的问题,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提高该课程实训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食品微生物;实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0)16-0248-02

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是实践型、技能型、应用型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切实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应采取有力举措推进实训教学改革,逐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大都开设《食品微生物》课程,其中实训教学的内容成为该门课程的重点和课改的目标。为了满足行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化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一支真正满足行业需要的食品专业人才,很多院校都针对自身特点,建设一个满足市场需要的实训课程体系。本文对《食品微生物》实训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一、高职《食品微生物》课程实训教学调查

1.调查方式及内容。以问卷为主要方式进行调查,无记名回答,调查时间较为集中(2010年3月9日至2010年3月15日),其中主要内容为对已参与过课程的评价及对该门课程的建议和看法。

2.调查人员选择原则。选择在校的食品类专业并且上过《食品微生物》实训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微生物》实训课程的真实现状,并为进一步提高和改革提供依据。

3.调查人数。我院在校食品专业学生共计170人,调查人数170人,收回意见有效反馈149份。

二、高职《食品微生物》课程实训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有效选票的结果统计,大部分同学问卷焦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训方式。对于实训方式内容的调查题目,40%学生认为应该增大学生自主操作的实训内容,教师在讲解操作要点之后可以采用启发的方式进行教学;2-3%的同学认为应适当增加完全自主实训,即提供项目,有学生小组进行自主实训;18%的同学倾向于传统的课堂实训模式;大部分学生对实训课时量安排表示满意。

2.实训教师。从学生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关于教师授课团队的调查内容表明,18%学生选择理论课任课教师担任实训课教学,25%学生选择专门负责实训的实验员教师担任实训课程教学,46%学生认为企业一线的教师担任实训课程教学更有说服力,另外11%学生认为无关紧要。

3.实训课程模式。调查内容中针对课程教学模式的内容提出问题,给出选项分别为实训室操练,模拟企业流程操练、企业现场实训。选择实训室操练的同学占调查人数的8%,选择模拟操练的同学占23%,其余69%均选择第三项,企业现场实训。

4.实训习惯养成。大部分同学对自我实训习惯是否良好一题给予肯定回答,极少数同学对自己和他人提出了要求。其中8%的调查结果指出,在实训过程中希望能够有良好的环境保证,尽量不要受到其他同学打扰,希望能够安静的进行实训练习;4%的学生提及了关于实训台面卫生的问题,呼吁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实训习惯,实训结束后及时进行卫生清洁,保证实训环境清洁。2%的学生认为卫生清洁工作应该是教师的事情,教师应为学生实训做好服务工作。

三、提高高职《食品微生物》课程实训教学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实训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的学生对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问题回答漠然,认为保证实训室卫生不是实训内容;11%学生认为实训授课教师无所谓何人,事不关己;以上的这些说明学生厌烦实训教学吗?可是这些学生却对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建议听似稚嫩,但却不能不说明,这部分学生喜欢实训的教学模式,但却缺乏正确的职业观。

从大部分调查反馈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父母的决定、专业名称的吸引等原因报考专业,庆幸的是学习后觉得比较喜欢,可以适应学习生活,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认为大学毕业生可以找到高薪、无忧的工作,而对过程性学习不屑一顾,结果出现毕业后眼高手低的现象。为了避免类似现象出现,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强化过程性训练,认真履行职业标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根本上提高实训效果。

2.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开发多种实训方式,大力实施“理论一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效果。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是动手能力强,但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结合调查结果,应注重开发多种实训J方式,吸引学生。《食品微生物》是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训课时比重大,在设定实训项目时,可以尝试采用多种实训方式,例如:项目实训、模拟实训、综合项目操练以及现场教学等。

传统的项目实训一般是在理论内容讲授之后进行实训项目操作,现阶段可以尝试将理论溶于实践,二者同时进行。例如《食品微生物》实训教学中显微镜的使用项目,大可尝试先请学生自主将显微镜进行拆卸、安装,在拆卸安装的过程中讲述显微镜的构造、渗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势必记忆深刻,兴致勃勃。

模拟实训则是将校内实训室模拟企业一线环境建设,实训内容、人物角色扮演完全模拟企业,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适应企业的要求,提前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及方法。本课程中的样品采集、预处理部分可按此方法操作。

综合项目实训可按照小组分配实训项目,请学生自组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书,小组配合进行经费核算、项目策划、实训操作、项目结题等工作。本课程单元项目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分组,给出题目进行综合实训操作。学生在综合实训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将本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独立实践。

现场教学在具体课程中实施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设计将本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放到企业中进行,面对实际的操作规范向学生讲解。

《食品微生物》课程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多种实训方式,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实训效果达到最好。

3.培养一支精英双师型实训教学队伍,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打下基础。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教师大多数属于“校门到校门”状态,缺乏企业一线经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多数在吃老本,以自己读书时的所学教授学生。本次调查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46%的学生认为企业一线教师担任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因此,提高高职《食品微生物》实训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否则,实训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建议通过以下方法实施双师型教学:(1)聘请企业人员兼任实训指导教师;(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3)重视对新到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实践知识的补充。

4.建立完整、全新的实训考核体系,重视过程操作,从过程中逐步验证实训效果。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能力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训课程。首先,注重实训过程,加强过程监控,强调过程性评价。比如,我们在每一项实训操作过程中记录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操作表现、实训成果、实训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训记录,每人一本实训记录本,完全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定期检查实训记录本。其次,考核的标准不仅是技能操作结果,还包括学生对待实训的态度,学生在实训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管理、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实训成绩的依据。再次,综合项目的考核包括项目策划分数、团队合作分数、项目成果分数、项目汇报分数等,培养学生团队配合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

综合各项过程指标,以公平为原则给出实训课程分数,正确的将期末考核的压力平分到过程操作中,使参与实训的学生逐步提升自身技能,培养具有良好执业能力的食品专业人才,这才是实训课程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简彩云.高职《市场营销》实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2]周启怀.职高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9,(15).

[3]肖 健.高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及启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杨 钢.李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5]赵 鸿.卫生职业学校病理学科学生学习特点及对策调查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9).

上一篇: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