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五官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2 07:27:07

案例教学在五官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五官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随机编班的11级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班的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五官教学;案例教学;应用

五官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教学任务多、内容多、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记忆,难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而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强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与传统教学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同,案例教学法关注临床病案的复杂性,强调学生大临床逻辑推理思维的培养,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五官科学作为临床学科,尤其适合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运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验组为本校本校2011级临床医学大专班1班,118人;对照组为本校2011级临床医学大专2班,116人。两组均为三年制大专,入学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周亮等主编的教材《五官科学》。教学时数均为36学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其主要过程由案例教学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组成。

1.2.1 案例教学准备阶段

首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确定哪些内容适合案例教学。一般选择学生理解困难、抽象、联系实际较紧密的内容作为案例教学,如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虹睫炎、中耳炎等章节;其次要求学生研读案例,寻找新问题,到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做好疾病病因病理学方面的准备。

1.2.2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

首先,对本章节相关疾病做简要介绍,并确定讨论思考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案例,避免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出现;接着让学生以自愿组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最后根据讨论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病理药理等基础学科方向解决临床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进行启发提问、激励提问、引导提问,切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如果讨论已经偏离方向或者只是重复,也应及时控制,以便讨论有序进行。[2]

1.2.3 案例教学总结阶段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将学生讨论的情况归纳总结。在总结中要注意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其中优点和不足,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予以表扬,对有争议的问题给予澄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才能豁然开朗、持续成长。

1.2.4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以期末考试理论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两组的《五官科学》期末试卷均来自题库随机抽题,采用闭卷考试。分3个等级:优秀:80~100分;良好:60~7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2 结果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实验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n(%)]

3讨论

3.1 案例教学的益处

3.1.1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要对复杂有迷惑性的病例做出判断和决策,无形中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通过在病例讨论中对某些症状的不断分析,从微生物、免疫、病理、病理生理各个角度寻找其可能诊断,让学生对之前所学又重新复习了一遍,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使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提取运用,同时在大脑中留下了更深的痕迹,有助于记忆。

3.1.3 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当学生们拿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案例,在短时间内要把它研究明白并提出成熟的治疗方案,需要学生们集思广益,兼容并蓄,分工协作。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观点,也要正确评价自己的表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树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识,心平气和地与人合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3.2 案例教学法的缺陷

3.2.1 花费时间较长

案例教学既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案例资料、设计课堂教学, 又需要在课堂上留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分析、讨论和总结案例,如果安排不合理,缺乏时间规划,很容易影响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因此需要教师严格控制时间,做好计划。

3.2.2 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

由于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在课堂积极讨论交流,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积极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更适合运用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习自觉性的学生。

4 体会

4.1 精选案例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教师的水平,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将内容抽象、鉴别困难又与临床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设计为案例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选材不当,容易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4.2 课时适当

案例教学耗时较多,且无系统性,同样的课程不同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可以有很大差异。而大专生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应以“授课为主、案例辅助”的原则进行教学,案例教学的课时应在10%~15%,最多不超过20%[4], 以课前引导、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穿插其中。

4.3 总结点睛(下转第259页)

(上接第230页)即使案例再经典,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病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是全部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认识,另外基础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领悟力也不同。因此,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将讨论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强化,突出重点难点,同时指出讨论中思路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补救案例教学中的不足,确保传授知识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樊新霞,姚鸣.案例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43-644.

[2]吴湘玲.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0,17(12):148-149.

[3]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56-57.

[4]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39-41.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企业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