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实践,互帮互助

时间:2022-08-22 06:28:49

小组实践,互帮互助

摘 要 教研课,经常让教师倍感压力。因为教研课不仅仅是有组内甚至园内、园外的教师来观摩,同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展示自己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的平台。今年我们阅读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了教研活动。根据自己所教的年龄段,2-3人为一组,大家通过选课、听课、研课等一系列的环节,把一节活动研得更透彻、更成熟。打破了以往一个人上课,一个人选课,一个人想课的单一形式。本文以笔者的教研课《蜗牛与苹果》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关键词 小组实践 教研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选材范围更集中了

以往上教研课老师们比较头大的是选材的问题。因为一节好的活动离不开适合的题材,而到底怎样的题材才是适合中班幼儿开展集体活动的呢?因为绘本比较多,可选用的教材也很多,因此教师往往在选择合适的绘本上也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今年在阅读组组长陈惠以及各年龄段核心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讨论下,为我们每个年龄段选出了3-5本较为适合的绘本供大家参考,这样一来,就节省了我们很多原本用于挑选绘本所用掉的时间。而中班组最后定了三本适合的绘本,分别是:《小船悠悠》、《蜗牛和苹果》、《三个机器兵》。

2朋友多了,思路宽了

三本绘本都不错,但当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正值刚刚进入秋天,笔者觉得《蜗牛与苹果》这本绘本更适合这次的集体活动。

2.1活动后的小组研讨

(1)第二环节在集体阅读绘本时,笔者的提问“小蜗牛现在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而孩子就是单纯地根据画面上小蜗牛的动作(和苹果手拉手)以及表情(笑嘻嘻)两点进行讲述。活动中的孩子情绪并没有高涨,虽然回答了正确答案,但似乎还缺些什么。

(2)“苹果生病了,小蜗牛会怎么做?仅仅是立足在绘本上,这样让幼儿讲述似乎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远,很难让孩子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并解决,提问题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这样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共鸣。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感受到蜗牛生病就好像是自己的朋友生病一样,这样才能调动出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无论是情感上或是方式方法上让孩子有话可说。

2.2活动后的小组建议

(1)在“小蜗牛现在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问题之后可以再增加一个问题:“你们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会怎么做?”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说说、做做来体会有朋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这个小环节变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环节,让孩子动一动,这也更加符合中班第一学期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了整个活动幼儿都坐着不动容易走神的弊端。

(2)“苹果生病了,小蜗牛会怎么做?”改成“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这样从绘本联系到自身,更容易诱发孩子的已有经验,使得孩子变得有话可说。

针对第一次的研讨后,笔者又快速地做了调整,并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

第二次试教后,同事们都觉得这样的提问和师幼间的互动更适合中班第一学期的孩子,因为他们可以从游戏中直接感受、体会有朋友的快乐。情绪也被老师的问题以及大家的肢体语言充分地调动了出来,大家都玩的很开心。比如:你们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会怎么表示?有的孩子说“抱一抱”、有的孩子说“亲一亲、有的孩子说“握握手”、还有的说“请她吃好吃的食物”等等。活动中,通过师幼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一方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情绪上变得更开心了,另一方面也是为活动后半部分,苹果生病了,蜗牛那种难过的心情做铺垫。只有活动前半部分充分感受到有朋友的开心心情,才能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将要失去朋友的那种痛苦心情,如果前面的部分没有做足、做透,那么后半部分心情的转变也就没有可比性了。

两次的试教,虽然忙碌但却使笔者获得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伙伴们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帮忙听课、磨课,使活动线索更清晰了;另一方面两次的试教也使活动的内容包括活动前的思考更全面更透彻了。

3一课多研,活动更成熟了

《蜗牛与苹果》笔者是第一研的教师,当笔者上好了教研课后,其他教师都对本次活动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和建议,而针对这些好、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建议,笔者又将继续调整教案,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及时的反思并修改,争取把活动设计的更好,更适合孩子,同时也更能突出绘本传递给孩子的意义。而以往每个人独立选课、上课是不会有这样的效果的,因为无论课上的好与不好,都只有研讨后的反思,而没有跟进的过程。即使修改或调整也是一个人的想法,没有集合大家的智慧与力量,这种改变是渺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管自己选课,无论别人的课是否有再研的价值也不再继续了。而一课多研的形式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把一节活动磨的更成熟、更有价值,同时这也是为自己积累教学上的财富。这种财富对所有人而言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都会为我们未来的教学之路奠定一定的基础。

上一篇:高校同位素水文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