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新架构

时间:2022-08-22 06:19:22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新架构

【摘 要】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角,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进行新的架构,提出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只有对现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反思和重构,才能更好地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满足学生对课外篮球活动的需求。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高职院校 篮球教学 课外篮球活动 架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66-02

篮球运动是高职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其在课外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脱节。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篮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同时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何将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视角,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进行新的架构。

一、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目标与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

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个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的一种心理活动。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享受快乐、增强健康和提高技术水平。然而,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因受本科院校、体育院校以及竞技体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过分强调篮球技战术的学习,而忽视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的培养。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指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高职篮球教学目标在重视对学生技战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绪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到阳光下、走到篮球场,进行课外篮球活动。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不断减少,短时间内学生很难熟练掌握篮球技战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鼓励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增强体质健康。因此,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以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时数等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在制定篮球教学目标时应与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相结合,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应突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去加强对技能目标的培养,这样才能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相吻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学生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

二、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内容与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方式

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方式由于受场地、器材、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主要以半场四人制篮球为主,半场三人制篮球和全场五人制篮球以及个人单独练习的方式相对较少。学生在四人制比赛中以个人单打为主,配合主要以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等基础配合为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要有144学时,但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直接进入企业岗位实习。这使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增加专业课课时而减少体育课课时,有一些高职院校体育课时甚至只有72学时,课时的减少也影响了篮球教学内容的安排。目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技术为主,战术主要以基础配合战术为主,理论教学、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运动损伤等方面的教学相对比较少,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篮球教学内容不应过分强调学生运动技能的规范程度,应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内容中可以以基本技术、基础配合和半场四人制篮球教学比赛为主,应突出娱乐性和健身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另外,应重视篮球理论教学,从阳光体育需求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篮球锻炼价值的认识,增加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运动损伤等方面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现在很多学生关注NBA、CBA,在教学内容里适当加入篮球比赛欣赏、评价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方法与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组织形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篮球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出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表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受场地、课时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教师的个人原因,篮球教学还是以讲解示范法为主,尽管教师讲解示范得很正确,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据调查,学生在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主要以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为主。学生与朋友、同学一起参加课外篮球活动时,一般根据人数、场地等情况,采用几个朋友、同学分组比赛或者与其他队进行比赛的形式进行锻炼。

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方案指出:应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目前篮球教学以讲解示范法为主,这样虽然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在参加课外篮球活动时实际上往往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通过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体验篮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结合阳光体育的开展和学生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可以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相适应,使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更好地增进同学、朋友之间的情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四、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评价与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技战术考试为主,一般以技术为主,理论学习不列为考试内容,这样虽然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但不能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据调查,学生参加完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感受是自己出汗了、身体得到了锻炼,感到快乐,学生对技术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并不特别在意。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更好培养学生“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健康理念,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与同学、朋友一起,以四人制篮球比赛为主要形式,一起享受篮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进行课外篮球活动时,学生会遇到犯规、受伤等情况,如果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将有利于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

因此,传统的篮球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只是单一地把篮球技术作为考评标准,而应把理论考试和技术考试相结合,同时也重视过程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另外,可以把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运动损伤等知识作为考试的一部分,促使学生掌握一定比赛规则和自护自救能力,使其更好地参加篮球课外活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五、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的新架构

通过以上方面的分析,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角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篮球教学目标应突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弱化运动技能目标,这样也符合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动机,使学生在享受快乐、增进健康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水平;篮球教学内容应以基本技术、基础战术为主,多进行半场四人制篮球教学比赛,突出娱乐性和健身性,使其与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方式相适应。增加理论学习、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运动损伤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篮球活动;教学方法以分组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团队意识,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使篮球教学更好地为课外篮球活动服务。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课外篮球活动开展进行新的架构(见图1)。

总之,高职篮球教学只有对现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反思和重构,才能更好地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满足学生对课外篮球活动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投入,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外篮球活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陈有民.试论“阳光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5)

[2]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11)

[3]黄向平,李新科,朱波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子课题(2012JGB365)

【作者简介】武松朋(1982- ),男,河南襄城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词汇学习探析 下一篇: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何满足多专业综合实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