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动产登记

时间:2022-08-22 09:55:26

金庸武侠小说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大侠甲不服大侠乙,跟大侠乙比武,大侠乙答应了,约定用房子当赌注――假如大侠乙得胜,大侠甲就得把他在南京城里新买的一所大house送给大侠乙。

协议达成,比武开始。大侠乙武术出众,艺压群雄,三招两式就把大侠甲打得一败涂地。大侠甲没办法,认赌服输,把南京那处房产的房契乖乖地交给了大侠乙,自己灰溜溜地搬走了。

阔人豪赌,拿房子当赌注,这事儿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输掉房子以后,大侠甲并没有跟大侠乙过户,直接交了房契就完事儿了。房契是什么东西?无非就是一张购房合同,合同上写的还是原业主大侠甲的名字,怎么能当成大侠乙这个新业主的产权证明呢?如果大侠乙比较懂行,应该很理性地让大侠甲陪他去趟房管局,把房本儿过户到自己名下才对嘛!

但是古代中国并没有房管局,也没有房本儿,古人买卖二手房,其产权证明主要就是那张房契,如果要过户,只能让房契过户:买卖双方重新签一张房契,然后去衙门缴纳契税,让县太爷在房契上盖一个红戳儿,再撕下房契的存根部分,留在县衙里作为备案就行了。

想让房契过户,必须得缴契税,这个规矩从北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其中契税税率一直在变,最低2%(宋仁宗即位时),最高9%(康熙平三藩的时候),再加上各种各样附加税,最多能占购房款的16%。也就是说,你花100万买了一套房,光过户可能就得花掉16万元!

为了省下这笔钱,古人买房往往并不过户。打个比方说,小明今年把房子卖给了小强,20年后小强又把这套房子卖给了小红,小红又在30年后将房子倒卖给小芳,如此这般过了半个世纪,你再看房契上的业主姓名,竟然还是早已作古的小明!

房产交易不过户,遇到购房纠纷会非常麻烦,假如小明的子孙强行霸道,找小芳要房子,小芳连个证据都拿不出来。所以从北宋到清末,历代政府都在劝说购房者过户,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纠纷,二是还能增加政府的契税收入。

问题是过了户也不一定安全。古代政府没有电脑,档案管理异常混乱,县官每隔两三年就能换一个,假如新上任的县太爷是个糊涂蛋,是极有可能把购房者留作备案的房契存根(清朝称之为“契尾”)弄丢的。存根丢了,新业主的不肖子孙再把房契弄丢了,从此无凭无据,你说房子是谁的?谁拳头硬就是谁的!翻翻《名公书判清明集》,再翻翻《三言》、《二拍》,房产纠纷俯拾皆是,史不绝书,把父母官搞得头大如斗,其中关键原因就是交易混乱、产权不明、档案管理太落后等缘故。

进入民国,孙中山先生为了厘清产权,减少纠纷,呼吁进行不动产登记。各地市政府先后响应孙先生的号召,纷纷在地方法院下面设立“登记处”或者“登记局”,让当地业主都主动去法院申报房屋位置、房屋面积、房屋质量和房屋现值,登记处或者登记局先审查,再公告,确信没有产权纠纷了,再登记备案,最后发给业主一张《不动产登记证》。

1925年4月,北京地方审判厅登记处在全城张贴不动产登记布告,是用白话文写的,容我抄录如下:

“本厅自民国十一年九月一日创办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印发过十几万张传单,对大家说明了。北京的土地房屋自庚子变乱后,关系很复杂,有补签的,有失契的,有盗典、盗卖、盗押的,打官司的实在不少,一经登记处登记,权利就算是永远确定了,什么盗卖伪造的事情均敢保其没有,即万一遇到兵灾水火,契据丢失,不须登报声明,不须找铺保补契,就可以对抗第三人。从本年4月1日起,土地房屋每价值千元,只收一元登记费。”

这份布告向广大市民重申了不动产登记的好处,也公布了不动产登记的收费标准:土地房屋每价值一千块大洋,登记费只收一块大洋,千分之一的收费率。怎样来确定“土地房屋价值”呢?那时候的做法特别简单,法院不去估价,完全靠老百姓自己申报,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那位说了,既然报多少就是多少,那我为了少缴费,就使劲往少里报,我的房子价值100万,我只报100块好了。您可千万别这样,因为孙中山先生给民国每一部《土地法》都定下一个基调:只要业主申报的房价明显低于市价,政府就有权力按照他申报的价格强行征收……

这份布告张贴出去,实际效果如何呢?答案是几乎没有效果。当时北京市区将近四十万户常住居民,其中三十万户有房,前去登记的业主只有区区几千户,登记处的工作人员闲得无聊,半天上班,半天逛琉璃厂,年终盘账,收上来的登记费还不够购买办公用品。

北京是座老城,在整个民国时代,它都暮气沉沉,发展缓慢。它在商业上比天津落后,在工业上比汉口落后,在市政上比青岛落后,在教育上比广州落后,在各方面都比上海落后。它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物价便宜,房价便宜,适合穷人活着。像这样一座城市,乡俗观念浓厚,法律意识淡薄,大多数人根本不懂什么叫产权,只要不遇上房产纠纷,根本体会不到登记的重要性。所以观念落后是北京不动产登记难以推行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说“原因之一”,是因为还有其他原因。什么原因?政府不守信用。

民国时期的不动产登记是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孙中山给这项大工程定了三个基调:第一,照价登记,不管是业主去登记处申报,还是登记处派人测量,都要登记不动产价格,该价格跟实际价格不能相差太多,假如登记的价格过于便宜,政府有权按照登记价格进行收购;第二,照价补偿,政府征收某处不动产,一定要按照该处不动产的登记价格进行补偿,不能比登记价格过低,也不能比登记价格过高;第三,持续进行,每年至少登记一次,至少换发一回登记证,这样才能把权属变更和房价升降及时记录在案。

后来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南北中国,颁行《土地法》和《土地征收法》,把孙中山所定的照价登记、照价补偿和持续进行等三项原则变成了法律条文。例如“照价补偿”这一项,在1928年《土地征收法》里体现为第三十条:“土地所有人已依不动产登记程序呈报现期地价时,兴办事业人得照所呈地价给予补偿。”只要业主做过登记,就得按照登记证上的价格发放土地征收补偿款和房屋拆迁补偿款。这里容我补充一句,民国只有《土地法》,没有《物权法》,只有《土地征收法》,没有《房屋拆迁补偿条例》,这是因为国民政府从法理上将房屋看作是土地的一部分,不管是土地征收还是房屋拆迁,都一律视为是土地征收。

可惜民国不是法治时代,法律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变成一纸空文。1928年南京市政府拆迁中山路两旁建筑,1933年北平市政府拆迁大栅栏一带民居,1938年重庆市政府拆迁都邮街两旁商铺,以及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谓“黄金时期”修筑川滇铁路、粤汉铁路、成渝铁路,铁道部工程局对铁道所占民田进行补偿的时候,都没有按照登记价格,也没有参照合理估价,而是统一选择比市价低得多的标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节省费用”。

不登记,征收拆迁的补偿很低;登记了,征收拆迁的补偿还是很低。既然这样,不如不登记。

更让业主们生气的是,只要你登记在册,你就跑不掉了,政府会把各种苛捐杂税捆绑在你的不动产上,想不交都不行。以上海为例,凡是1928年领到《土地登记证》(后来改名叫《土地执业证》)的业主,每年都少不了缴纳地价税、市政经费、教育经费、建设特捐、卫生特捐……刚开始甜言蜜语骗人家登记,登记完了就开始狠宰,这叫“笑脸迎客、关门打狗”,政府公信力就是这样失去的。

上一篇:怎样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 下一篇:幸运商城: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