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太极文化 服务社会发展

时间:2022-08-22 09:20:57

弘扬太极文化 服务社会发展

2007年5月2日,纪念李经梧诞辰95周年,逝世10周年暨一代太极大家李经梧武学研讨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原中国武术院院长徐才,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李经梧武学思想对太极拳、太极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武术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要大家大力弘扬太极文化,服务社会健康发展。

徐才兴致勃勃地说各位武林界的同仁及太极拳界的朋友们,今天,我能出席这次纪念盛会,见到这么多的武林新老朋友,非常高兴,也很有感触。在此,借用庄子的一个词――“全人”,来诠释李经梧先生的武学造诣及其武德,是再合适不过了。李先生应该是个太极全人。我想,应该提倡修炼太极拳的同仁,大家都来争做太极全人。这里,我向大家传递两条信息。

第一,大力弘扬太极文化。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良好。换句话说,就是硬实力发展很快。那么,我们的软实力――文化,又是个什么状况呢?对此,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多少有一点失落。当然,一些外来文化随着交流源源而来,我们接受一些优秀的东西是十分应该的。而我们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弃之脑后而失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在,有关部门,包括社会上,都在强调把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起来,改变“文化入超”状况,使我们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光有经济的硬实力不够,还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我们的经济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济状况发展良好,但还不是最大的经济强国,人均GDP还排在世界的七八十位。还有科学技术,我们虽然有诸多长项,如原子、卫星等高科技,但总体上讲,我国的科技实力还不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在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口尖端技术时常常受阻。说到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曾为世界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得不够。最近,很多方面,包括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都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成立了一个构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项目,这是非常及时的。在这个文化纽带工程中,武术文化也成为一个选项,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今天,我们这个会从这方面切入进行武学研讨,我认为非常好。

现在讲构建和谐社会,而弘扬太极文化可为构建和谐社会张力。太极学说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前些天,我接待了一位七十多岁练芭蕾舞的新加坡朋友。他是先学的芭蕾舞,后练的太极拳。谈到太极文化,她很自然地谈到太极拳对芭蕾舞的促进作用。她用太极文化元素渗进芭蕾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接触过一些外国朋友,他们说,练太极拳,如果不懂易经,就不能到位,难以得到发展和提升。有众多的外国朋友,在习练武术之余,潜心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练太极拳为例,他们认为,若只是会打拳,能健身,可自卫,这远远不够,还要能把太极拳丰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来,才算上乘之拳。所以,我想,如果每个练拳的人对太极文化都有所了解,并使之普及传播于全世界,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软实力――文化实力。

第二,打造太极之城,或者说打造太极之市,之县,之乡。这是从近两年所亲历的事情引发的思索。去年,由华南师范大学武术系与加拿大武术界朋友联手,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城市――桑达贝,举办了一个太极论坛。加拿大朋友把全市十几万人都触动了,从市政府到三所大学,还有一些中学,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等都动员起来了。由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他们也同样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桑达贝市打造成一个太极之城。最近,他们正在筹建一个太极公园。我对他们讲,建个太极园是个好主意,还要使人人学太极,以拳健身,以拳益智,这就得让太极拳进学校。我说,在这方面,要向日本学习。日本的武道教育,就是从小学开始普及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军队在与日本兵展开肉搏战时,常常是打不赢人家。因为,人家都会柔道之类的武道。但我们之中有会武术的,一下便可将敌制服。可见,武术的威力。武术、太极拳要真正普及,只有进学校。不进学校,永远普及不了。前两年,中央发出文件要加快武术进学校的步伐,这非常好,但愿落实下来。去年,我参加了中国武术协会与邯郸市政府组织的简化太极拳推广五十周年大会。在会上,邯郸市领导提出,要把邯郸市打造为一个太极之城。这个构想非常好,但不知进度如何。最近,我参加了香港武术联会举办的一个国际太极赛,真是盛况空前。据了解,香港现在有30万人练太极拳,若更进一步,让太极拳走进学校,把香港打造成一个太极之城的话,那将对全国、全世界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太极拳只有进了学校,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普及,才能打造一个太极之城,太极之县,太极之乡。

上一篇:马永贞与马素贞 下一篇:传统武术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