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范文

时间:2023-10-12 08:17:10

弘扬中华美德篇1

学校是青少年的聚集地,是青少年学习成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近年来,我校为了贯彻、落实《两纲》精神,认真学习,积极动员,在课内课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运用艺术教育手段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特色教学的尝试。学校由校长牵头组成了以政教主任、班主任和艺术教师为主体的德育领导小组,开展了以民族艺术为主的多项宣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比如:陶艺、书法、剪纸、京剧锣鼓、京剧表演、民乐演奏等技能学习活动。在几年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虽然在各种相关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感觉这种教育活动“学”的成份多于“育”的成份,深深体会到仅仅抓传统艺术技能教学,仅仅偏重于一部分学生,难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不能形成大众化,对于全体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自觉形成尚觉欠缺,更难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校领导在认真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我们感到必须重新审视传统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当前形势,承担责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在校园内(包括课堂内)开展全方位地开展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以此突破,使传统艺术教育在技能、艺术、文化、精神等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结合《两纲》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的办学理念,怎样把这一理念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多方论证,确立了“以美辅德、籍艺促教”的活动理念,并积极申报了区级美育课题,开展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展现民族神韵精神”的课题研究。

一、在艺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要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和教材,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当属艺术教师。我校有多名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的艺术教师,他们都是课题组成员。一年来,他们认真学习《两纲》文件,领会精神实质。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通过分析、筛选,根据教材中已有的内容整合出一套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校本教材,并将其中的内容分阶段地安排在学期教学计划中。为了使课堂教学能起到预定的效果,他们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音乐教师在课堂中精心选择教材中与育有关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欣赏,在教学中精心设教学过程,注意新课题的导入的新颖性、趣味性。比如:以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例入手,引入主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乐器演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无限暇想;用精心制作的课件中的优美画面来打动学生。特别是教师们通过研究教材,刻意挖掘出音乐作品中的与孝道、与奋斗、与成长、成才、成功有关的思想内涵,通过提问、讨论、讲解与引导,以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进而引起学生对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对传统美德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思考。比如:流行与东北的《摇篮曲》优美温馨,使演唱者感受到无私的母爱,亦可体念到母亲对襁褓中的新生的呵护和无限的怜爱。《东方小故事中》的主题曲欢乐、活泼,勾画出一幅充满童趣的儿童生活画面,在欢快的演唱和生动的情境表演中,学生似乎又回到儿童时代,快乐的情绪充溢心间,同时激发起对中华民族先贤们孝亲敬老、互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由衷的敬佩之情,从而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青春、美好生活。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故事的生动演绎,以及老师充满情感的讲解,进一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心灵得到又一次洗涤,思想得到升华(音乐胡新生老师曾经开设的以《一生一世学做人》的美育探究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一学年来,我校音乐老师结合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开设了多堂以艺术为载体的美育教学课。所选择的内容有:聂耳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交响乐《历史的画卷》,《可爱的家》,《民乐之韵》、《走近京剧》、《戏情曲韵》等。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聆听、观赏、讨论、演讲外,还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得到提高,大部份同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听后感,有些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谈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看法:比如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对老师的爱戴之情,谈了自己在学习上遭遇的及困难如何面对的心路历程。有的学生提到复旦大学生投毒、昆明车站事件、食品安全、雾霾现象、甚至还提及、黄页岛争端----- 这些国际、民生的大事也常挂在学生的嘴边,并时不时见诸于笔端。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观者无不为之感动。总之,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眼界变得更宽、思考得更多,对民族文化、对传统美德的含义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人类心存悲悯之心,对民族的发展有更美好的期许、更长远的展望。

二、在课外艺术活动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一学年来,我校成立了许多艺术团队,比如:校民乐、校合唱团、京剧锣鼓队、舞蹈队、京剧表演队等,在这些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艺术活动中,我们都注意到结合“中华传统美德”这一主题进行美誉渗透。

学生们通过艺术团队的训练和学习,其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艺术素养得到提高。在团队的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学会了忍让、学会了宽容,使自身的生命个体得以充实,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和生活品质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去年下旬,我校的京剧表演《梨花开》参加陀区学生艺术节比赛荣获二等奖,民乐队演奏的民乐合奏曲《大中国》也获得同一届艺术节器乐专场比赛的三等奖。令人感动的是,民乐队的队员在这次比赛过程中的出色表现(由于赴参赛途中因遇长时间堵车,队员们都毫无怨言,安静等待,至上场比赛前,队员们互相帮助、积极主动地帮老师调音、整谱架,搬乐器、摆椅子,做到临场安静,高效、有序,使比赛得以准时进行);队员们的一举一动,给评委老师和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适时地体现了玉华中学学生的良好风貌。去年“六一”前夕,我校又成功举办了第九届美育节,学生表演的节目受到来宾和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预备年级的合唱《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到友谊的珍贵;民乐队的演奏体现了队员们的良好的艺术修养,也让观众感受到音乐的和谐的美感,有学生自主创作的反映家庭伦理、亲情友情的相声节目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动人的魅力。 优美而又极具动感的拉丁舞,充分展现了秒令少年的青春活力,无不让观众体悟到生命的勃勃活力和生命个体的无限创造力,无不让观众对“人”这一生命奇迹发出深深的感叹――不能不说,美育节的举办对于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起到了其它学科所起不到的巨大作用。

三、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运用艺术形式渗透美德教育

我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多种形式,不论是全校性的主题活动,还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班会,我们都经常以歌唱、表演的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种生动活泼的非说教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比如:十四岁生日共庆仪式,以演唱生日歌、《我的童年》、《我与我的母亲》的演讲等,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学期,预备年级在政教主任张老师的倡导和组织下,举办了学生创班歌、唱班歌的竞赛活动。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纷纷投入到创作和排练中去。由学生自己创作的班歌学生自己演唱、自己评分。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班歌的演唱比赛,班集体的凝集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班集体的主体精神得以彰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培养。(预备三班创作、表演的《可爱的小蚂蚁》获这次的班歌比赛一等奖。)

四、校本课程相结合,自主践行传统美德

我们还将传统美德教育与校本德育相结合,一方面避免“两张皮”的重复操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传统美德教育寻找一个自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弘扬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诸如“孝敬教育”等传统美德教育与艺术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遵循从实践至理念,再由理念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以情感激发、以学生为中心,以艺术为载体,努力实践“以美辅德、籍艺促教”的教育理念,让同学们在艺术熏陶中净化心灵,在艺术表演中展现自我,在德育实践中完成自我教育,从而逐步形成良好习惯和品德。 例――(见图表)

主题月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班主任为指导,由政教主任和年级组长安排具体时间,按确定的主题有计划地进行活动,活动有内容,有反馈,有检查,有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等),活动成绩记录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中。

总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施“以美辅德”教育为学校提供了更具体、生动、形象的德育内容,推动了学校德育内容艺术化、特色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建设,使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一年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感觉到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有了一定的提高,促进了校风建设。通过孝亲敬老等以美辅德、籍艺促教的特色教育活动,师生关系更和谐了,家校关系更融洽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学风正了,校风正了,学生家长的满意程度也更高了。

弘扬中华美德篇2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一个具有高尚的精神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情动辞发,言为心声。先贤往圣的经史典籍,旷世巨著,诗词歌赋,无不恢宏志士之气,表露赤子之心,激荡爱国之情!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

2.现代社会的突飞猛进需要经典文化的推动

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近三十年来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都是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继承演变发展起来的,截然割断历史的现代化是不存在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晶,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也必然渗透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犹如人体中的血液和水分,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赋予传统文化以积极的时代内涵。

3.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这些现象,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都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4.治国兴邦的历史重任需要传统文化的导引

儒学可以给中国人提供适合自身思维特点及国情的认识武器和治国理念。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强调“忠恕”之道,“仁、礼”之道,“和为贵 ”之道,主张“仁政”、“民为 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治国理念,虽是古老的,但却是经典的。它所表述的“道”甚至是永恒的。传承经典文化有利于建立更加和平稳定有序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

5.中国特色的建构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弘扬

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不可能照搬美国和欧洲的现代化模式和办法。中国特色不在于科技和经济、物质生活的水平,而在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的哲学。抛弃传统文化就等于抛弃了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抛弃了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6.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比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容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时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的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等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全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

弘扬中华美德篇3

“三创”精神蕴含精神动员和工作务实的要求,大力弘扬了以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为主要内涵的创业精神,以思想解放、敢冒风险、与时俱进为主要内涵的创新精神,以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为主要内涵的创优精神。。

“争先”体现为一种主观主动的积极进取意识,是主动进取、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和追求。“领先”作为引领学习、领风气之先,“率先”激励学生、人民要做领头鸟率领大家学习更进一步、生活更进一步。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重视美德,热爱美德”。的确,中华人民能屹立几千年不倒,是因为我们对品德的监守。

谦让有礼、互相帮助等都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足以证明。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经常会有人让座;在校园里,有的同学遇到困难,很多好心的同学回来帮助他等。

我记得有一次,我捡到了5元钱,我想丢钱的人肯定会很着急,因为我也经常丢三落四,于是我找到老师,告诉他我捡到5元钱,想要还给失主,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到了他,他很感谢我,而我也很快乐。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做好事。过了几天后,我的铅笔丢了,我很着急,马上要考试了,可我又没有铅笔,这时我的同桌很好心的借了我一支铅笔,我很感谢他,考完试后,我在书包下面找到了他,我想我一定要改正丢三落四的坏毛病,这一次是我的同桌帮助了我,那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不可能总是帮助我,我要改正这个缺点!

美德伴我们成长,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在弱小面前施以援手。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弘扬中华美德篇4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口号?打个比方,如果美德是血液,校园就是血管,我们自己就是人的身体。血管要把民族的血液输入身体,输入心脏,为人提供养料。21世纪是后生的时代,我们所担负的不仅是国家的发展,还要将民族文化承传下来,弘扬美德便是目标,而这种目标是以建设和谐校园,从自己做起为前提的。

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是用口说出来的,它藏匿起来的神秘宝藏,却又十分容易发掘,来得也很广泛。可以存在于寥寥几字的成语,也可以镶嵌于经典古文之中,一言以蔽之,美德在于国学。我们要弘扬中华的美德,就要继承中国的国学。中国人的骨子里是优秀的,差别只不过在后天的塑造。魏征曾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国学,便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副双面镜,旧事或旧人便是我们最好的参考资料,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正道,什么邪途。如果我们是船,国学就是帆,只有扬帆出海的船才能远航。

如果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那么校园便是灵魂的运载体,它承载着将灵魂导入虚空身体的任务。中华的美德是扎根在文化土壤上的丰厚的精神粮食,国学的文化深度决定着美德的涵养,就像政治学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没有校园为我们打地基,就不会有精神上的楼阁,所以我想,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理想化,空泛化的学术道德,而是营造正统的国学文化氛围(就像台湾的国学教育一样)。

我们明白了弘扬美德,便要弘扬国学(注意是便要而不是便是),国学的文化深度(不是程度)决定美德的涵养。为什么雕塑家对细节的处理都要花上好几个月?因为多一刀或少一刀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古人云:一棋错而满盘输!雕塑的成败,正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如果说国学给人的品德带来了整体美,那么细节便是对这种美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假定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你口里说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自己的屁股却粘在了座椅上,这不是笑话么?这种做法只会让人觉得你更加低劣。看起来好像微不足道的东西,却在行为的取舍之间,带来了升华和深陷两种精神境界。

弘扬美德是在展现国学之美这种美却不是在书的表层可以体会得到的。在校园之中,早恋问题屡禁不止,也成了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园的对立,就像王立宏歌中所唱,“爱是什么什么是爱,见面以后就电,接近以后就追,腻了以后就飞,”这便是当代校园爱情观的最好概括,但歌中也告诉我们,“爱人要爱得很深很远很古典,”一下子就飘回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为我们诠释爱情的真谛,什么样的爱,在什么时候,我们应该追求。国学之美令人感动,它是针剂,治疗悸动的心,这样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所谓的不和谐,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我们又多了一种美德追求,“愿做比翼,白发浴红衣”。

德来源于生活,我们提出了目标,便是自我的追求,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做些什么?从那里做起?在这里我总结出七个字:“尊师重道孝悌勤”。尊师重道,就不能“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不用“位卑足羞,官盛近谀”的世俗之理来评判师道;孝悌,便要体会并实践《陈情表》中的那份孝心,只有自己时时尽孝悌之义,以后就不会有“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了;勤便是勤奋,我们要用理智与双手打拼自己的未来,而不是“抱薪(父母)救火”,那样只会是“不余且光”的结果。

弘扬中华美德篇5

[关键词] 传统美德教育 区域特色 发展奠基

我市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20年,经过试点探索、扩大实验、区域推广、深化研究四个阶段,逐步把这项部级重点科研课题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常抓不懈,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模式。

一、提炼出“三个纳入”的基本经验

20年来,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工作,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科研部门认真组织、实验学校密切配合,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发展、深化、提高,我们提炼了“三个纳入”的基本经验。

1.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教育局的重要工作。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国爱民、孝敬父母等优秀美德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继承、发扬、光大,必须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去教育、影响、带动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品德、修养与行为。因此,我市教育局把“传统美德教育”这项部级重点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纳入到了全局的工作中,摆上位置、纳入议程,对课题的推广给政策、当主帅,确保一路顺畅。要求科研、督导、教研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课题的研究、实施、检查工作。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对课题的实验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要求各学校订阅实验教材,把“传美”课纳入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写进课表、配备教师;要求教科所定期检查、定期指导;要求实验学校认真实施、抓出成效。

2.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纳入到教育科研部门的中心工作。20年来,三任教科所所长均把传统美德课题视为主打课题、生命课题、支柱课题,对课题实施给指导、当参谋,确保一路前行。我市教科所在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坚持长期深入到基层学校做了大量的督促、检查、评比、指导工作,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的科学运作,先后组织召开课题研讨会、现场会、交流会30余次,征集教师研讨课500余节、专题论文3000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

3.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纳入到各学校的常规工作中。20年来,我市各实验学校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当作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当作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专题实验研究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对课题的实验给场所、当先锋,确保一路推进。通过专题知识课、学科渗透课、班团队会、大型活动等多种途径,广泛地、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美德教育,并且做到使各项活动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实验的效果催人奋进

20年的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营造了家庭的和谐气氛。

1.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由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乃至社会的整体工程,所以参加实验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教育、熏陶、感染,心灵受到了启迪、行为得到了训练,所以凡是接受传统美德教育的学生,其道德素质普遍提高,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通过实验与训练,多数学生的品德与行为有了很大变化,在家里能孝敬父母,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帮助同学,在社会能遵纪守法。学生的进步使家长高兴、使教师欣慰。20年前参加过实验的学生如今已经长大成人,有许多学生能记起当年老师讲过的一些传统美德故事;有的学生由于当年学校开展了“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的活动,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也在许多年以后显现出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合格的现代中国人。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传统美德教育的组织者主要是教师,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改变了学生,而且也改变了自己。例如,通过参加理论培训,教师的视野开阔了,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工作的内涵与使命;通过传统美德课型的交流与研讨,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了,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在塑造学生品行的同时,也净化着自己的心灵了,能用良好的言行和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凡是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由于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培训机会、展示机会,他们不断总结、反思、发展,不仅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3.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进行理论研究,又要进行实践研究,更多的则是行动研究。这项研究既涉及到校长和教师,又涉及到学生和家长;既要融入到教育目标中,又要渗透到教育管理中,并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实施、立体化推进。可以说,课题研究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激活力因子、增加了科研含金量,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而且提升了学校的品牌。随着课题推进与深入,实验学校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办学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影响普遍良好。尤其是由于课题的介入和导入,使实验学校的德育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体现了“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理念,并着眼于德育工作的“近、小、实、亲”,有效克服了以往德育工作假、大、空、远的弊端,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4.营造了家庭的和谐气氛。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父母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也自然地影响到了家长、扩展到了家庭、辐射到了社会。传统美德教育的长期化、经常化,使孩子们的品德与行为逐渐改善,家长更加喜欢孩子、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家长的素质也在孩子的带动下逐步提高,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容易沟通了,出现了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一些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探索“传美”教育的有效方法。家庭与学校的配合,使“传美”教育产生了合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家庭的和睦必然促进了社区的安宁与社会的稳定,也就出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

弘扬中华美德篇6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它的主要内容是:要在家里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上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学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在公共场所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独处时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

看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一次,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们很快地坐上一辆公交车。开始,车上人少,我和妈妈一人一个座位。过了几站,一位大约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上了车,她一手拿着一个布袋,一手拄着拐杖,慢慢地上了车。在车上的她,摇摇晃晃的站着,妈妈毫不犹豫地站起来,给老奶奶让了座。又过了一会儿,一个抱着小孩的母亲上了车,我见了,连忙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她让座,妈妈问我:“你为什么要给着阿姨让座?”我回答说:“让座是为了给更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就应该从小做起,不仅是让座,我还有许多事可做呢。”旁边的人听了我的话,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好像在说:“这小姑娘真懂事呀!”

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事可以做:在家里,我们可以给长辈垂垂背,和长辈聊聊天,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我们要爱护小同学,课堂上互相帮助,不要闹矛盾;在社会上,我们要主动向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主动献爱心……

学校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组成的,社会是每一个人和每个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弘扬中华美德,那么,我们的社会、学校将会变的更和谐。

弘扬中华美德篇7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投射到社会扶贫领域的目标梦想,就是搭建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信息传递枢纽中心和交流服务平台,即努力建成一座可持续运转、广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文化美德的精神道德圣殿。让所有有意愿参与扶贫事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可以方便、真实、快捷地实现其帮扶意愿,让这一“精神道德圣殿”成为当代中国人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构建起互联网时代社会各界自由参与扶贫的和谐生态系统。

社会扶贫工作的机遇和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中办25号文件直接针对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和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开拓思路、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是我们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

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社会扶贫的政策取向日益鲜明,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对社会扶贫都有重要论述,通过大扶贫来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共识和主流价值取向。另一方面,30多年来改革发展带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财富积累,也为大力推进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将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的社会扶贫工作。

社会扶贫的潜力巨大,领域宽泛,项目繁多,形式多样,参与主体多元。总得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扶贫的工作组织模式一直呈现出政府主导的鲜明特点。社会扶贫的参与主体中,有机制、有组织、政府主导的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和部队参与扶贫开展得有声有色并逐步壮大,但对众多的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而言,参与扶贫的发动、组织、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组织机制,尚没有规范的制度安排。我国的社会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第一,社会扶贫缺乏顶层设计。目前社会扶贫概念还比较模糊,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虽然政府主导的社会扶贫资源已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实施基础,但其资源挖掘的空间已近极限,深度挖掘的潜力不大,更多的工作是着眼于扶贫措施的切实效果,提高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帮扶,不断完善帮扶工作的保障措施。尤其是在国家层面,尚没有针对社会扶贫全领域的战略布局、指导文件和工作规划,各地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指导和政策依据。政府在针对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扶贫志愿者及个人参与扶贫的工作上,没有制度和机制的抓手,也没有相应的工作资源予以支持和匹配。政府在社会扶贫领域的关注度低,投入甚微,没有针对发动社会扶贫力量的专项资金支持和试点示范机制,离大面积推广普及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的形成还有一个过程。

第二,目前社会上关心扶贫事业、关爱困难群众的人越来越多,但却没有好的机制和办法,缺少具有公信力的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存在想扶贫的扶不着,想捐赠的捐不上,为扶贫作出贡献的得不到名利的现象。同时,各类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志愿者自主开展扶贫爱心帮扶的事实大量存在,政府却不能全面跟踪把握和监督指导。

第三,社会扶贫缺乏统一且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交流平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需求与社会扶贫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扶贫的渠道还不顺畅。从扶贫对象的信息来源上看,缺少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没有做到保障帮扶双方沟通交流过程的真实透明和交互直通,已有的少量网络上公布的扶贫对象信息也存在不全面、不系统、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大量的爱心公益帮扶,没有实现对扶贫工作对象的精准帮助,政府缺乏有力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培训指导。对有关扶贫爱心帮扶网络平台及网络产品的分析评价、监督管理薄弱,实时跟踪评估信用体系缺失。

第四,政府缺少对爱心扶贫机构和人士的整体荣誉肯定机制,大量爱心人士得不到政府机构基本的精神鼓励和肯定认定,通过提供优质专业的爱心服务而获得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机构,则更是少之又少。

第五,支持社会扶贫工作的政策措施不多,现有的支持政策在地方层面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以企业扶贫捐赠税前列支政策为例,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规定,“对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只有捐赠给有资质的全国149家公募性基金会才可以享受税前扣除政策。此外,新十年扶贫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却没有后续的细化措施出台。

第六,许多社会组织面临登记门槛高,筹集资金困难,项目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等困难。以国务院扶贫办归口管理的4个社团(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为例,其开展业务活动的资金、场所、办公设备包括人员工资等,都靠自己解决。

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等公益活动都得到了良好的法律保障、政府的多种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根据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比较项目研究,在39个有可靠数据支持的国家中,非营利组织收入中政府资助(包括资金直接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等间接援助)是社会捐赠资金的2.4倍。其中,德国社会组织收入的64%来自政府。

第七,在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方面,虽然都已初步形成工作框架,但还没有全国层面的管理办法和考评办法,奖惩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了多项帮扶任务,存在多头管理、精力分散现象;许多定点扶贫单位的帮扶资金难以列入部门财政预算,帮扶资金来源困难;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的挂职蹲点干部,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评激励政策。

第八,政府在购买具有扶贫性质社会组织的专项服务方面,还只停留在想法上,具体到建立分类指导、项目领域齐全、产品分类明晰、购买服务标准以及后期监督评价等机制,还没有成型的工作方案。

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新阶段的社会扶贫工作

纵观我国的社会扶贫工作,虽然目前还没有成形的理论指导和系统全面的实践总结,存在着工作基础不深、工作体制机制缺失的问题,但其工作内涵极其丰富,意义极其深远。

笔者认为:社会扶贫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主义特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组织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和谐有序、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抓手。

社会扶贫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平等安定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重要工作开展平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力工作机制。

社会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思想建设的有效阵地,是激发社会正能量的创造源、培养源,是实现人的各得其所、各安其身,有尊严、有爱心的精神道德疏通器。

社会扶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全国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不是单向的“富帮穷”的简单输出行为,而是贫富人群之间道德文化互为融合、互为提升的双向文明和谐互动。社会扶贫工作也不是简单的给穷人捐点钱、出点力的行为,而是蕴涵着爱心互助的文化精神、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携手共享文明成果的精神交流。社会扶贫不拘泥于形式,由全体人民去创造,提倡百花齐放。社会扶贫的工作要求指标只有一个,即全社会有能力实施帮助的人都能用爱心、用真心去投入自己的感情,去支持贫困现状的改变。对于富裕群体,有钱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只有情感的真心付出,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社会扶贫工作实质上是有效链接贫富群体形成情感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从社会扶贫的主客体来看,贫富虽有差别,但通过贫富之间纵向的交流,就可以减缓贫与富的隔阂与偏见,只要遵循好市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规律,通过社会扶贫工作,就可以更大地解放生产力和释放社会的活力。虽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会对社会扶贫事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势必将形成两手共托、相辅相承的促进作用。而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毋庸置疑地激发所有社会经济要素竞相迸发,形成国家整体经济活力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反过来也会通过普遍的经济增长辐射效应,刺激和助推弱势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因此,我国新时期的社会扶贫事业,无论是在政策环境上还是在资源供给的动力上,都将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社会扶贫工作发动的好,可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形成共推支撑的大扶贫态势,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中,社会扶贫可发挥出卓越的影响效应。外交部在多年的定点扶贫工作中总结提炼出的“从外交扶贫到扶贫外交”的战略思想与实践经验就是很好的印证。广东省的“双到”模式,更是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实践的成功的社会扶贫工作案例。

弘扬中华美德篇8

>>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为“奥运”精神喝彩,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传承经典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经典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加强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实践的深度交融 弘扬中华美德,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探究 弘扬中华民族“尚武精神” 弘扬中华武德 孕育人和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必须与时俱进 努力建成一座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精神圣殿 让中华美学精神与评论同在 弘扬中华美德弘扬正能量 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正能量 多校区大学精神传承与弘扬的路径 如何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生命力 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

[3] 梁健,陈莉.情感教育思想的中国近现论溯源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6):38.

[4] 唐孝祥.中国近代美学的四大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

[5] 王云亮.当代中国画理论及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78.

[6] 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

[7] 林同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33.

[8] 王洪斌.全球史视野下的东方奢侈品消费与18世纪英国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7.

[9] 陈冠男.再思诗意图[C]//丁宁,李淞.2012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156.

上一篇:法制黑板报范文 下一篇:作文难忘的一件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