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01:04:54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梦” “精神力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举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理清思路,先理解后评述,再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挖掘其现实价值,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族群,不同的族群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我国各民族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历史,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族儿女相依相伴,休戚与共,共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共同创造底蕴深厚、包容性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的沉淀,是多民族大家庭共同的瑰宝,是历史的传承与社会的实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区域壁垒打破,世界性的交往交流交融空前密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疑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是一种观念意识,是一种全社会普遍心理构成,是社会群体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体现,它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正是在这种荣辱感的驱使下,出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竭诚尽智,探索真理,他们驰骋沙场、马革裹尸,为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华各族儿女拥有强大的民族荣辱感,“舍小家保大家”“轻个人利益重国家利益”“保家卫国”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世代传承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揭示: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高尚的品格,必须拥有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否则,绝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人民平等、友好、互助、和谐才会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政通人和的关键,因为只有人民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才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保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因为只有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反对民族分裂,才会有祖国的统一、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繁盛。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应对西方文化渗透的现实需要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问题、政策导向问题、民生问题等一样,是一个关乎于“生命线”的问题。

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3.6万亿元,占世界总量比重由9.2%上升至13.3%;GDP 增长上升至世界第一位,比重达到16.3%。到2014年底我国人均GDP达到46531元,从世界排位看,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排位到2014年进入前100位之内,居第96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西方的支持下,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不断加紧渗透,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项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求同存异的思想政策,尊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并通过不断交流,学习别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得不警惕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思想入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在经济上的发展优势,化作文化软实力的渗透,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运用到文化入侵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渠道推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把自由、民主、平等泛化,把西方的一人一票制宣传为绝对的民主化,用人权问题不断干涉他国内政,通过编纂历史,散布谣言,制造国际舆论破坏社会稳定,引发民族仇恨。他们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平台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文化入侵,以此达到弱化社会主义制度,干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新时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稳定人心、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害怕什么,恰恰说明什么才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他们害怕的正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的精粹和文化的积淀,是全体中国人民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传统文化大精深的深远底蕴以及中华儿女血脉相传的顽强生命力、强大爆发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树立强大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保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途径、广传播,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紧密联系。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扩展,增加活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拥有深邃影响、继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和积累,是贯穿中国人民价值观的血缘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归属,是中华儿女顽强生命力的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一再证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集中主要力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保障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稳步实施,才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分别为新疆农业大学讲师;新疆农业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①张小平:《当前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弘扬传统美德 政府政策 相关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也使中国公众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新形势表明,能否在我们建设与巩固物质基础和各项制度等硬件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文化和道德等“软件”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优秀美德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优秀道德思想宝藏,必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旋律。对我国而言,继承这一宝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我国取得丰硕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在道德方面暴漏了一些问题,这对与我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不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旧的道德观念被冲垮,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再加上法律、制度等层面的转型,造成道德选择过程中人们的盲目性,导致道德代价。许多学者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形成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利益导向性;计划经济时期对个人意识的压制,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叛逆;当前转型其中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却小人格主体性与安全感,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严重;片面的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唯有经济建设,忽略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

本文认为,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其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中根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区的响应为例进行说明。而弘扬传统美德的进展在未来又会对政府政策的决策产生影响。

二、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起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与政策决策力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行政部门自身作为上层建筑,是建设精神文明中尤为重要的力量。在文献[1]中,华中师范大学的贺东航认为,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行政作用与政策的执行对公共领域中各类事物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广播宣传、国土、环保等公共部门的政策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行政职能迅速扩张。这一切都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的自主意识和执政能力,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可以保障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相适应的,帮助树立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民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2013年1月17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的《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做出了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中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号召下,许多央企与政府部门的年会进行了“瘦身”甚至干脆取消。全国各个省市区召开会议,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制定切实措施,用来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各地顺利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与弘扬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政府进行政策的推进与改革

弘扬传统美德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出台与解决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政府决策人员的角度看,政府政策的出台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截断。从政府决策结果即政府出台的政策看,它虽然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基点或切入点,但其自始至终都聚焦在未来的某一时空中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社会现象与政策之问的关系概括为三维时空中动态链接关系。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政府决策者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出现的程度与范围的判断时,需要充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过去、现在、未来中这些问题发展的轨迹,对症下药。同时对传统美德的弘扬的效果,以及相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府政策对应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衍生出多套具有实时针对性的备选方案,对现有的政策进行继续的推进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改革。

例如,在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总金额达到了3700亿元,但是在2005年,全国公款吃喝金额迅速增长至3951亿元。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开展的情况,根据该政策在未来是否可以有效地遏制全国公款吃喝的情况,对该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策在全国展开的情况,以及该政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改革,说明了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晋波,胡凯丽,侯嘉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2.

[2]贺东航.文化传统与政府引导—晋江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其启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7,(1).

[3]焦开河.论弘扬传统美德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J].北京:理论前沿.2007,(79).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82-02

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无论第二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夺得金牌总数第一,还是全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既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的团结、勇敢、热情、不屈不挠和爱国情怀,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发展、腾飞与日新月异。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当前形势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英文为Ethos, 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通常是指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所体现的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整套信仰和思想。它的内涵,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通俗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诉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全球化背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向世界展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强、自立精神。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更是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一)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这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由于中国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巨大差距,使我们在发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这必然削弱民众对民族精神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冲击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物质享受以及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一定层面上削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为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回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民族精神新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注入适应其需求的新元素。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化、法制化开放经济,必然追求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利他精神、敬业精神等新精神。这些新精神的形成,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自我扬弃,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消弭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冲击。

(三)全球化浪潮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新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卷入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中国也不例外。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心理、认同、凝聚力、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包括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争夺青年,利用宗教挑起民族冲突,制造民族分裂,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四、新的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一)秉承开放,兼容并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秉承开放,兼容并蓄,丰富、发展、壮大、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6],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加以吸收,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注意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迎接新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以及航天精神等。面对未来,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弘扬和培育满足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

(三)以历史教育为载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互联网是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具有信息的高采伐性、共享性,传播的高集成性和实时性,使受教育者更容易和教育者沟通。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直播反映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利用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和“网上博客”等,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利用网络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强调“精神万能”,而是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既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也不是为了搞霸权,更不是以某些民族为敌,而是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与其他民族合作共进,以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复兴,并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42-43.

[2]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7.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4]钱翠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战略意义[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17-19.

[5]曾长秋.论素质教育思想的民族精神内涵[J].当代教育论坛,2004,(6).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5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这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实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涵育,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以发挥其对民族精神的熏陶感染作用。

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我们用更宽阔的眼界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开放心态和全球整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但经济全球化也给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民族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并将产生由经济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的开放性,也使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临着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化关系的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网络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处于被动的守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高等院校是他们渗透的重点,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国际化,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促进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更新,但也可能导致“教育帝国主义”,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被扭曲。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主渠道改进、实践提升、文化涵育和环境熏陶等改革措施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主渠道改进

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它不仅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优良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主意识的任务,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非自觉性使我们必须以学校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教育为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国内,而其中诸如“非意识形态论”、“趋同论”、“政治归结为经济论”、“民族国家消亡论”等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了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根据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从目标强化、内容优化以及方法手段改进等方面改革政治理论教育,发挥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渠道的作用。

首先,高校要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但在以往的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忽视或简单当作其中一部分的现象,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的影响,使得其主渠道的作用没得到很好发挥。因而,高校必须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围绕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政治理论教育。

其次,高校要努力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优化。在政治理论教育中,高校要充分发掘其中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资源,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比较注重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国家、集体观念淡薄,民族整体意识和民族价值观淡漠等现象,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国家利益观等教育,发挥道德观念的舆论规范作用,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结合近现代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以爱国、理想、成才、创业、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此外在《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教学中也应当突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再次,高校还应积极改进政治理论教育方法。高校要克服以往满堂灌的单向、封闭教育方式,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成就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增进民族认同;运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师生开展交流和探索,实现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对比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认同中华民族,在经济全球化复杂的背景下认清当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种种谬论,揭露其在民族问题上的反动性和欺骗性;此外,还可运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方法调动广大学生发奋学习的热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最后,高校还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政治理论教育也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提高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轰炸,高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的广泛覆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及教育情报检索和数据库的建立等措施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发挥它们在宣传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开展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伦理道德和法制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二、实践提升

民族精神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实践。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有利于避免以往教育过程的单一方法和抽象说教,也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具体生动的实物和事迹,使其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接触、了解社会与自然,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并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民族精神。

当前,高校在加强民族精神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在探索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但仍存在如思想上不够重视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甚至形式化以及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实践范围和内涵、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要提高对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也是升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同志在北大百年庆典的讲话中就强调青年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从组织领导、经费落实等方面予以强有力的保证。

其次,高校应不断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许多思想困惑,与他们的自我封闭、远离社会从而导致在全球化复杂环境中产生迷茫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窄范围,努力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如暑期“三下乡”、学生的课程实习、演讲比赛、开展专题系列活动、社会调查与考察、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等。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引导学生在调查情况、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投身建设、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壮阔场面、动人情景,使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将这种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再次,高校要精心组织实施,善于总结,注重实效。高校要根据需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大学生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弘扬、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如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品质,继承和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大学生运用知识、技能、体力等为社会提供帮助、解决困难,加深对民族精神中乐于助人、奉献精神的理解和发扬,在社会服务中提高本领和信心;在社会考察中,积极组织或引导大学生考察祖国瑰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文化艺术、革命先烈的艰辛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化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实践中深刻揭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所宣扬的种种谬论,激发他们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此外,还要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估标准,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三、文化涵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文化对民族精神培育有着深厚的涵养与培育作用。早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就指出,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是为“提高民族自尊心”服务的。同志也指出:“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相伴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我们的文艺,在保持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在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抵制殖民文化侵蚀方面,在以自己的优秀成果丰富人类文明方面,应当作出更大成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对于大学生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文化来涵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在国外,美国、英国、法国都力图从弘扬民族文化中培育民族精神,而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文化滋润。因此,高校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

第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高校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建设主阵地的作用,用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学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极力推行自己标榜的所谓全球性文化,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等产生困惑。因此,高校尤其要注重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学生,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抵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

第二,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部分大学生盲目热衷大众消费文化、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高校应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等课程,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人文讲座,开展系列经典研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璀璨的艺术和深邃的思想,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其中,尤其要重视中国历史的教育。邓小平说:“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一,“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要用生动感人的历史事实和民族英雄的榜样事例来感染大学生,增强他们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第三,要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多出精品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以优秀的作品来感染学生,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第四,要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我们只有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文明,才能真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西方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课程,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引导他们“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第五,要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高校要以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大型文艺晚会、演讲会、读书会、论坛、研讨会、讲座、竞赛、展览等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长知识才干,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六,要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不仅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自然科学中也蕴涵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人伦传统和浓厚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民族,但科学精神和理性传统却相对缺乏。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科学技术文化概论》、《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当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等课程,运用自然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自然科学中蕴涵的严谨、实事求是精神来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

四、环境熏陶

环境对人的发展和思想道德面貌有着重要影响,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改变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靠社会力量的教育引导,也要靠环境的熏陶感染。在美国,政府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和场所的建设,这些场所集中地体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往日宁静的象牙塔变得喧嚣热闹起来,教育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环境的变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遇到了挑战。因此,优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环境,发挥其熏陶感染作用,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媒体宣传战造成的学生思想困惑,高校要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最迅速、最广泛地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讴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其中,尤其要注意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经济全球化是在因特网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侵蚀,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针对网络思想教育薄弱的状况,建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相关网站、网页,以丰富的内容和引人人胜的形式使代表人类先进科技、文化和思想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占据主流地位;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和合理政策,对网络文化和网络信息加以调控、选择,抵制西方殖民文化的侵袭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此外,还要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加以引导,增强自身控制力,使其能正确运用网络工具,科学判断网络信息,识破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垃圾文化贩卖的险恶用心,防止走入他们设下的陷阱。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6

摘 要:从古至今,“孝”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促使家庭和谐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孝文化不仅规范了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标准,而且表现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有利于应对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有利于养老问题的解决和在整个社会形成尊老敬老风气。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从小做起,遵守孝道,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1]传统孝文化中父慈子孝、尊卑长幼、敬老爱老等思想对于巩固封建伦理等级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传承孝文化,不仅对当时甚至对现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孝文化进行改造和利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

一、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经数千年文明进化,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渗透至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写到:“中国文化自家族生活衍来,而非衍自集团。亲子关系为家族生活核心,一孝字正为其文化所尚之扼要点出。”[2]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被充实。

孝的最原始意义始于殷商、西周时期,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为祈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祭拜祖先的祭祀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大教育家孔子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的观点。他把协调亲子关系的孝作为爱人的根本。随后,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4]的观点,还进一步强调服侍、尊敬家族长辈事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即规范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标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家宣扬的家庭孝道有生养、死葬、时祭三层含义。《礼记・祭统》有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养)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者,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由此可见,儒家将祭祀作为祖先生命得以延续的象征,并强调养观其顺、丧观其哀、祭观其敬的孝道形态。孔子还认为对父母尽孝最难的就是始终做到和颜悦色,子女对父母一定要尽心奉养[5]。

第二,儒家孝道还强调子女对自身身体的爱护和尊重。《孝经・开宗明义》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6]而且,《论语・里仁》中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6]由此可见孝敬父母首先应做到自尊自爱,即使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也应告知父母自己身在何处,免除父母对儿女的担心。

第三,传统孝道还强调要“悌”兄,在家庭内部,孝要求弟弟对兄长要“悌”。所谓“悌”,就是要尊敬兄长。

传统孝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家庭宗亲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逐渐延伸到政治领域,被看作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孝道文化中对父母的孝敬推演为对君主忠诚。曾子曰;“孝子善事君”,即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善于侍奉君主。由此可见,曾子将“孝道”与“忠君”联系起来,给家庭孝道文化打上了浓厚的“忠君”烙印。

其次,孝成为进仕的一个考察标准。比如“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二、弘扬传统孝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上,传统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孝文化,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然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的合理成份,尤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点。

(一)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实现家庭和睦

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结底就是使每个家庭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家和万事兴”。国家、家国,家和国方和,方能以和谐促稳定,加速我国实现小康的步伐。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尊敬和孝敬自己的父母,团结和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就不会存在矛盾。而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不仅能使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调整,并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家庭成员可以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蓝本,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其他人,以此类推到整个社会,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二)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解决

孝亲尊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将“亲其亲”进一步提升,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养成养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进而使家庭尊老敬老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这也将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增强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

自古以来,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敬业报国。忠君爱国是孝文化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因此,孝意识能够起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7]可见,修身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文化能够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而才能实现家庭和谐,、国家稳定发展。

三、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的优良传统

传统的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其重要的现代价值,大力发掘和弘扬这一现代价值,便是我们目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弘扬传统孝文化,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弘扬孝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统的孝道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情合理的内容,也有愚昧过时的说教。我们必须要批判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反对,也要反对全盘西化思想。我们应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与时俱进,赋予具有时代性的新内容。

(二)弘扬传统孝文化,加强舆论宣传与法制建设,使遵守孝道、崇尚孝文化深入人心

良好的舆论宣传,是弘扬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手段。各种媒体理应及时对那些社会不良道的现象给予曝光,使之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与此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仅要通过无形的道德说教来弘扬孝道,还应该通过严厉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控制那些虐老不敬老的不良风气,同时还可以通过经济性的、荣誉性的奖励措施来引导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孝文化的实践中去。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必须应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

弘扬孝文化不仅要弄清道理,而且躬行实践。纸上谈兵不如亲自体验,道德的养成必须经过真诚的道德实践。

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成年人来说,难处不在于能否理解,而在于是否能身体力行。因此,弘扬孝道,应该大力提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要使子女懂得和践行孝道,应该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观念,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作为社会主要的教育单位,理应对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孝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孝文化教育,让我们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得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07.

[3] 杜占明主编.中国古训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99.

[4] 洪振涛主编.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2.

[5] 姚淦铭.孝经的智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95-199.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作用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01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2

[作者简介]陈婷婷(198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系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记者,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被首次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 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在我国已经颇具规模和影响力,并被称为“第四媒体”。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为4.2亿,域名总数为1341万个。“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互联网规模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互联网的规模大、影响广、发展迅速。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思想的过程中,不但不可绕过网络,而且必须更好地利用好网络传播媒介。

一、 互联网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作用

历经多年发展,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生活娱乐等的新型平台和推动力量。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互联网主要表现出以下积极作用:

(一)互联网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

以前,人们接收信息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介,经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接收信息的平台。只要人们拥有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或者是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真正做到了接收信息的即时性。互联网让人们不走出家门,就可以看到世界。

这种新兴的传播工具,也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以前,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文艺宣传队等形式,这些形式不仅时效性差、普及面窄、效率低,而且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如今,互联网上的红色网站、主流媒体的门户网站等,已经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用声音、图片、文字和音像等各种形式,集中在网络平台上,让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点击观看,随时接收信息。这就是互联网给人们打造的新的精神家园。

(二)互联网提供真实、及时的讯息,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互联网的传播具有迅速、快捷的特点。这一秒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下一秒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全世界知晓。正是这一特点,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十分注重网络媒体的发展,这对他们争取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抢占舆论宣传的主动权以及文化输出等都十分重要。同时,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对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三)互联网可抵制腐朽社会思潮,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

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本国的网络文化建设。他们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把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向其他国家进行输出,从而达到从思想认识和文化上“腐蚀”的作用。这已经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使我们不难看出,谷歌来中国的真正目的貌似并非“拓展商务”,而是充当了借助自由的互联网输出思想,进行文化扩张、价值观渗透的工具。近些年来,外国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社会思潮涌入我国,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影响较大,有些人的思想认识甚至出现了迷茫、彷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法抵制这些腐朽思潮的进入,但我们可以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身文化的魅力,加强国家网络安全,利用互联网抢占舆论宣传和思想引领的制高点。通过加大信息产品的制造和软件的开发,增强自我创新能力,积极掌握核心技术,打破西方对互联网的垄断。通过一批优秀的网站向公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好互联网这个强大的舆论工具,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

二、加强互联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的三点对策

由于互联网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这使得文化传播的控制权力不断分散,控制能力大为减弱。“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编辑和信息者。”〔3〕这就导致网络内容呈现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状态。其次,网络发展迅速,对于过去长期生活在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中国百姓来说,来不及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来应对和衔接网络文化时代。同时,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素养的人会在网络空间中选择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需求。这些需求已经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所有这些,都会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面对这些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不仅应当在现实的物理空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应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这既是巩固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需要, 也是保证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的需要。”〔4〕

(一)整合资源,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载体

当今社会,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在媒体资源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其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在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各类网络媒体资源,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传播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不但能够给受众以感官的刺激,而且能够对受众有所启示和引导,真正触及到受众的内心和灵魂。这才是互联网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贡献。

2008年,在《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传统媒体的相对封闭和局限,制约了新闻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网络媒体的自由式和开放式发展,恰恰能够抵消传统媒体的弱势,对受众需求进行合理挖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过程中,各类网络资源有效整合,既坚守信息传播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又充分发挥各大网站信息传播的特色优势和个性风格,将鲜活、多样、适合各类受众接受的传播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二)完善机制,树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风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限制,并以鲜明的互动性,打破了原有的言论模式和单向的灌输方式。网络媒体的亲民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其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使用,它已经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深刻地改变着公共社会生活。一方面,新兴媒体自由、开放、互动的传播特点改变着人们选择和接收信息的习惯。以前,《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可能是人们知晓国家大事最主要的途径。人们习惯了全盘接收这些主流媒体所发出的声音。如今,在互联网上,人们不但能够读到这些主流媒体的新闻,而且能够就同一新闻事件,搜索出国外、港澳等各家媒体对此的看法和观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对自身立场的定位。因此说,互联网络不但是改变了以前新闻单向性传播的方式,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立场观点乃至对世界的看法。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其弊端。网络具有开放性、无约束性和信息的隐蔽性等特点,网民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同时,利用网络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中,网络很可能会给普通大众带来信息选择的困惑,有可能造成一些人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甚至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恶意利用,造谣生事。这些不良影响,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甚至撼动人们的信仰,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传播模式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要善于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三)创新引导方式,塑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模式

原来获取新闻资讯,靠眼观、耳听,如今,在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中,新闻还可以嗅,还能够触碰。这就是互联网为人类打造的新型媒体模式。网络信息传播的多维性变革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向网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模式中,开发和利用网络传媒,开创崭新的教育引导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要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模式的思想引导体系、言行引导体系。以前,受众单方面的接收讯息和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对网络媒体传达的讯息加以选择和评论。评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筛选的过程。如果媒体仍然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以刻板、强硬的语气来向受众灌输信息的话,受众很可能会自主剔除这些讯息,甚至会在网络上发表反驳的言论。因此,网络媒体要主动创新自己的语言引导方式、形式引导方式和传播形式,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准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信息时代,网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过程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网络确实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我们应该坚定立场和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行政手段和法制手段有机结合,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媒体优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12-11-08.

〔2〕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R〕.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 元林,段海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的困境与破解研究〔J〕.学术论坛,2010,(10).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民族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81-02

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高等学校作为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其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高等学校无疑应该有力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

一、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又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格。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着这个民族文化的根脉,或者说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当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站在中华民族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的高度,高举民族精神的伟大旗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全民族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造就更广大的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国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作为整个文化建设基础的教育,在延续民族血脉、发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中有着重要地位。对高等学校而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国高校是传播、承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高校有数量众多的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有收藏丰富的文化典籍,有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担当重要角色。这不仅表现在对校内学生的直接灌输、教育和熏染上,还表现在对校外普罗大众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上。民族文化在校园内外的生发和传承,必然使民族精神得以彰扬和拓展。

其次,高校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思想、新精神的重要摇篮。高校历来精英荟萃,八方思想汇聚,有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有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孕育真理的思想熔炉、科技创新的发祥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社会潮流的助推器。作为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弘扬传统的优秀民族精神离不开高校,培育新的先进的民族精神即时代精神同样离不开高校。由于高校在中国社会的特殊位置,它较早认可了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竞争等现代文明观念。今后它依然会吸纳和融会西方乃至全人类民族精神的精华,来为中华民族精神增光添彩。高校还可发挥自身优势,对全社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及经验加以总结和研究,揭示其规律和特点,必然会有力推动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高校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力军。统计表明,2014年我国各类高校在校学生已达2 468万。当代大学生承载着祖国赋予的伟大使命,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不应当只具有能谋得饭碗、求得生存的一技之长,而应当头脑开放、视野宽广、胸襟博大、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人。关心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必备的重要素质。因此,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传统,培育升华民族精神,是各类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路径

在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要性的基础上,高校必须把大力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构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完整实施体系。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党和国家近年来相继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文件,各类高校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高校要发挥多年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和优势,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各校应从校内外实际出发,制定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章可依。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在其中增加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或以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或纳入“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课堂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各专业教学应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因材施教,把培育民族精神分解到各相关课程,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理工专业应积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程,文史专业则应尝试设置自然科学类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是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使大学生明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国家振兴富强的奋斗历程和伟大业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要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要进行国防、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

高校可因地制宜,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多种教育形式,突出爱国主义的核心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利用各类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建立和健全升降国旗、重要集会唱国歌等制度,组织学生参观瞻仰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总之,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个方面都要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力求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使大学生了解、熟悉并接受民族精神,强化国家意识,升华民族情怀,使其成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与工农群众相联系的有效途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熟悉民情,提升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生产劳动、科技服务、军事训练、勤工助学等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自我教育,身心得到锻炼,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民族精神得以孕育和传承。重大关头、非常时刻,民族精神会受到大考验、得到大激发。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其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己所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民族意识会得到特别的强化。就社会各界而言,现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就大学生个人而言,贵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各方面能力。通过实践,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会上升到内心情感、思想的认同,最终能够外化为自觉的爱国行为。通过实践活动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会培育出新的先进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是强化环境熏陶。环境有小环境和大环境之分。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好的校园小环境可以为社会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校园小环境。不同的高校一般都具有特定的校园文化精神,但以国家、民族的振兴和昌盛为己任是所有高校的共同宗旨。所以,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要大力加强校风建设,开展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活动。积极向上的校风会塑造出莘莘学子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校训、校徽、校歌的全面出台,适时开展热烈的校庆,都有利于学风、校风的弘扬和光大,有利于焕发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可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杰出人物、地方文化等不同系列规划文化景点,突出爱国主义主题,以此陶冶、升华学生的民族情感。要发挥校园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紧紧抓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并依托新媒体,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长期化、全方位、多样式的探索和创新,力图最终构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这为我们指明了当代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标准。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顺应时展的潮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需要。高校要在大学生中全面培育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自由精神、理性精神、法制精神、创新精神、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契约意识等,着重培育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和自强精神。要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包括民族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增添新的内容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Carrying forward and fostering national spirit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NG Xianjie

(Yunyang Teachers Training College, Shiyan 44201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carry forward and foster the national spirit 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guidance, attach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practice,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 and strive to build a compl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 system.

上一篇:安全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