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时间:2022-08-22 04:49:33

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所强调的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试就经济学专业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课堂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61-03

地方性高校与全国性重点院校相比,在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生源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地方性高校要使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必须避免所培养人才的“趋同化”现象,着力提高人才的差异化程度。这就要求地方性高校要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在细分的人才市场中找到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摘要)》中明确: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那么,地方性高校就更应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地方性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来实施,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透彻掌握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要了解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学会观察、判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因此,在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可分割,也是同一教学活动周期的两个环节,先后相继。所以,实践教学既包括课堂实践教学,也包括课外实践教学。

一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理论知识,但如果将课堂教学单纯看作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那么理论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为,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且,也难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让学生更容易、更深刻、更广泛地理解、验证、体验或运用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研讨辩论、自主合作学习、场景模拟以及计算机模拟实验等。

1.案例教学

案例分析是最常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在经济学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典型案例分析,能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经济学原理,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学习“需求弹性理论”时,结合“机票打折”、“OPEC限产”、“谷贱伤农”等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收入弹性等概念。学习完供求理论之后,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从供求两方面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农民“卖橘难”、“卖菜难”、“土豆丰收却给农民带来了灾难”等实际案例,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政策建议。这些案例的运用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具体化,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逐步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研讨辩论

根据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如针对某一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组织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中学习的IS-LM模型以及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对现行经济政策的调控作用及预期效果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辩论中理清思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启发他们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锻炼多元思考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难度不大的学习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课下自学,分组合作学习,各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如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的“金融机构体系”这一章就可采用这种方式,讲解时每一小组可以由一位同学完成讲解,也可以一个同学只讲一个问题,其他同学接力进行。学生讲完一个问题或一节的内容后,由教师进行补充、点评,既使学生学习了课程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归纳、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4.场景模拟体验

如在“博弈论”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玩“石头剪子布”游戏、模拟“囚徒困境”、“分蛋糕”、“警察与小偷”、“21支旗游戏”等场景,使学生掌握博弈论的概念、博弈的要素、博弈的策略选择等,让学生加深对“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以及“动态博弈”、“逆推归纳法”、“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等内容的理解。这种场景模拟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对所学的内容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5.计算机模拟实验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使经济学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经济学实验主要是通过设计或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在仿真的环境中训练学生熟悉业务处理流程、掌握专业软件操作技能以及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实战模拟等。如“会计学”课程通过一系列以模拟为主的实验,即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全过程实验,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再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操作,使学生能运用统计、计量软件,掌握统计、计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掌握运用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预测以及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证券投资学”等实务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模拟实验,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实战技巧。通过各种相关课程的模拟实验,使学生能模拟现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在将来工作中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外实践教学

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参观与现场教学、社会调查、暑期实践、合作办学、顶岗实习、科研实训、实习基地实习等。

1.参观与现场教学

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即使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会运用,那么,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如“货币银行学”课程中学习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等章节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类金融机构,使学生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构成以及各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业务范围。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可以将课堂搬到商业银行的营业大厅,请银行的管理人员讲解该行发展历程,请业务人员讲解具体的业务种类及金融产品,如各种个人金融业务产品、各类银行卡的功能及用途、现场演示电子银行的操作方法及功能、现场讲解自助银行的设备与操作、讲授并演示点钞方法及假币识别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现场动手操作。这种教学的效果比在课堂上单纯靠任课老师讲解要直观、生动得多。

2.社会调查

在学完一门课程或在学习某门课程之前,可以安排学生就某一课题或某一领域开展社会调查,并就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如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开课之前,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对于城乡居民金融需求及金融服务满足程度进行调查,并就调查的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求一个学生至少调查20户不同类型的居民家庭,并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调查结果就某一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同学之间合作就某一地区或某一方面的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城乡居民的金融需求及所使用的金融产品,并从中发现我国在城乡金融机构设置、居民信贷供给、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宣传以及金融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现实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学会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才与岗位不相匹配,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高校不掌握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等问题,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毕业进入市场之前也不了解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这样就造成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与其在大学生进入市场之后发现培养的人才“有瑕疵”,不如让用人单位提前介入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在专业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高校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请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参与讨论,共同研究培养方案,增设一些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实用性课程或训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或业务管理人员承担具体课程或实训的教学任务,保证培养的人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4.顶岗实习

目前,我国一些师范类院校探索出的扶贫支教顶岗实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顶岗实习中,使大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中“人才荒”的难题,实现了多赢的社会效益。对于经济学专业,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到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乡镇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同时,也可使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利用进入社会之前的在校时间进行自我完善,为今后就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科研实训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也包括研究创新能力,这一点对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能撰写出一份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这种能力也是学生胜任综合性工作岗位、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所必需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第一,要使学生掌握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种技能的培养一方面是开设应用文写作方面的选修课,另一方面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要加强训练,安排学生完成课程论文、专题论文、调研报告等小论文的撰写,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收集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并根据自己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调查以及实验数据,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自己独特的视觉去探索、研究、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三,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提高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等各类创新竞赛活动,形成校内外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竞争环境,对于学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或科研成果要在综合测评或学分方面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研究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四年不间断的科研训练,到了四年级,学生写出一篇比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就并非难事了。

6.实习基地实习

目前,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个主要的制约条件是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经费紧缺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为前提的,虽然倡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但企业也没有义务为学校的教学提供无偿服务,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寻找校企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实现校企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所的同时,高校也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如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银行是学生实习的一个主要去向,那么,学校的师生就可以使用该银行的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扩大该行的产品市场,学生在使用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主动地去了解所使用的金融产品以及相关产品的功能,学习投资、结算、个人理财等专业知识,同时,在银行的一些新产品推介、银企座谈会等大型业务宣传营销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对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通过为银行开展员工培训、在银行举办金融理论知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讲座等活动,为银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促进银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从中学习到了金融方面的知识,也获得了实习实践的机会,教师的科研活动更加贴近实际,银行也从中受益,只有这种校企双赢的合作才能持续。

参考文献

[1]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摘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曹凤月.课堂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高校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

[4]闫昕、杨冬民.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上一篇:水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的坝体过流技... 下一篇:抓住资源 催化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