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执行力 用心去做事

时间:2022-08-22 02:56:26

所谓执行力,通俗地来讲,就是指执行决策、完成任务的能力,是企业贯彻落实决策,达成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没有执行力,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对《执行力与领导艺术》三个维度理解

对执行力的认识,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任何观念性的东西只有付诸实践、见于行动,才能发挥作用,得到检验;再好的决策如果不去执行,也没有意义。二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只有主体即人才有执行力,而客体即被执行的对象没有执行力。三是从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看,要执行的是党和国家的实践方针政策以及省局的工作部署,而不是个人想法。

对领导艺术的认识,主要是三点:一是领导者要认清“领”与“导”的含义,“领”的实质是先干、先做;“导”是“领”的后续和深化。因此,要清醒认识干部职工的群体意识,引导干部职工按照客观规律,以自身的愿望和内驱力,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二是领导者须把握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时机。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的发展进程恰到好处地加以引导,使干部职工自觉的积极性变为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所引导的工作中去。三是领导者要掌握领导的艺术性。要因势而宜,善于把握导向的有利时机,使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要因人而宜,针对不同对象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使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执行力,科学决策是前提。只有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才能谈提升执行力的问题。对于一项正确的决策来说,执行力越强效果越好,能够更加有力地促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不切合实际甚至错误的决策,则会“南辕北辙”,执行力越强负面效应越大,给行业带来的损害也就越严重。提升企业执行力,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经过全面慎重的考虑和认真仔细的调研,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坚决杜绝“闭门造车”,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

二、对执行力在具体工作中部分现象剖析

执行力的强弱,表面反映的是工作效果,深层折射的是工作作风,根本影响的是发展基础。

被动执行。在处理复杂问题和解决疑难矛盾上,工作思维老办法不多,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时时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矛盾拖成复杂矛盾,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形式执行。工作上部署多,落实与检查少,时时以文件代为落实,或各取所需、曲解变通、走样变形。

机械执行。拘泥于条条框框,对上情没能吃透,对下情不了解,时时形成思维定势,工作路径依赖于老经验、老办法,在推动工作上思路窄、办法少。

选择执行。站不高,没有大局观念,存在本位主义,敷衍塞责,行动消极,办法不多,缺乏应有的工作效率。

如果执行力不强,只有发展规划没有行动,只有布置没有落实,再科学的决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再美好的愿景也会变成“空中楼阁”。

提升执行力,提高执行者对决策的认知程度是关键。既然决策的执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那么,要确保决策的深入贯彻,就不能搞“单边主义”,仅靠管理者“一头热”。只有管理者和执行者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执行才会有力度。

三、对提高执行力的认识

执行能力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实现行业公司的工作目标,惟有提高执行力,用心去做事,才能实现全行业认识一致、行动一致。

增强责任心是前提。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意味责任,用心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

完善制度是保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反映在执行力上,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或完善以及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同时,强化工作过程控制和考核。

健全机制是关键。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须健全执行机制,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检查出执行力,只有不走过场的检查,才能使任务落到实处,措施得以贯彻,执行力得到增强。同时,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纠正错误,从而使思维和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队伍建设是根本。执行力作为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一是抓好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全面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二是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监督强化执行是保证。监督是约束,也是促进,实施有效的指导监督,对于提高企业执行力来说同样有效。一项决策出台后,管理者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倾向,严肃处理顶风而上、执行不力的人员,促进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盐业公司)

上一篇:浅析科研单位的物资管理 下一篇:关于供电公司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