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医学生英语听说分阶段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2 01:43:05

涉外医学生英语听说分阶段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涉外医学生英语听说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和临床英语水平。文章介绍广西中医药大学涉外医学专业英语听说分阶段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面临问题和对策等方面的内容,对涉外医学生英语听说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涉外医学; 英语听说; 分阶段

一、 实施背景

英语听说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提高,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用外语进行有效沟通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涉外医学生是培养以医学知识为“主”,外语知识为“辅”的高素质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也是社会急需的涉外人才。

广西中医药大学2001年设立中医学(对外方向,六年制)专业,以培养掌握中医知识为主,英语技能为辅的国际型临床中医学人才为目标;2005年起招收护理学(英语方向,五年制)学生,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对外交流的高级专业人才。中医学(对外方向)和护理学(英语方向)专业(以下简称“涉外医学”专业)是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强调“专业+英语”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加大英语课程,尤其是英语听说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重,结合实际,全面贯彻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以听说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目标[1],培养高素质涉外医学专门人才。

二、分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相对全国来说,广西属于教育欠发达地区,二本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少数民族区域,新生入学成绩相对偏低,听说能力较为薄弱。一项对2010级中医学(对外方向、骨伤科学方向)、护理(英语方向)、药学、中药学等专业共24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20.8%的人认为自己的听说能力“一般”,55.4%选择“非常差”,而选择“还可以”的仅占8.8%;中学时只有14.2%“系统参加过”听说训练,“有一定训练”和“很少训练”的分别占50.4%和31.3%[2]。因此,听说教学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将涉外医学专业的听说教学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优化阶段。

1. 基础阶段。基础阶段指大学学习的第一年,此阶段的听说专门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语音、基础听力和英语口语等,保证每周有2-3次听说课程。另外,像精读课、泛读课、欧美文化课等其它的英语课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师授课和学生的presentation结合起来,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语音面貌和听说基本技能。同时,将课堂训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等听说活动创造良好的听说氛围,培养学生兴趣和参与听说活动的热情。

2. 提高阶段。提高阶段是在校学习的第二、三年。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从刚开始的“不敢说”到现在的“敢说”和“会说”,重点强调听说表达的技巧性和有效性。这个阶段开设的听说专门课程有:高级听力(新闻英语听力)、英语演讲等。高级听力课以VOA,BBC电台的英语新闻为主,因为新闻注重时效性,讲述国内外大事,学生比较感兴趣。而英语演讲课强调沟通的技巧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利用每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中泰传统医药学术研讨会、亚洲护理大会等国际性医药会议,与组委会密切合作,输送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筹备和各项服务中,达到了锻炼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效果。

3. 优化阶段。优化阶段指高年级阶段。此阶段主要学习医学相关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因此,听说课程设置的重点是将专业知识和英语听说结合起来,设置国际学术会议演讲(专业英语演讲)、医学英语听说及其它专业双语课程。专业英语演讲是从08年开设的特色课程,以模拟举办一次中医学(护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内容,从会议筹备、发言、问答等流程都全部由学生完成,突出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这些课程授课教师通常是具备医学和外语双重知识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能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此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外国留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与他们一同实习或给临床主讲教师担任翻译,拓宽途径提高学生的临床医学听说水平。

三、问题和对策

1.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

人才培养首先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因素[3]。涉外医学专业开设时间不长,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摸索。国内其它许多医学院校还开设了英语(医学方向)和英语(国际护理方向)等类型的涉外专业,和广西中医药大学涉外医学专业培养医学高级专门涉外人才的目标不同,这些专业是以培养以英语专业为“主”,医学知识为“辅”,在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手段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无论是培养哪种类型的涉外人才,都应注重设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涉外医学专业尤其要以提高涉外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外语沟通能力,培养能够有效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国际型临床涉外医学高级人才。

2.课程设置的问题。

课程设置的优劣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影响,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基础,同时还要兼顾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中至少应该包括几大模块:医学基础课程模块、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医学专业课程模块、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模块和涉外医学实践模块。在课程设置上碰到的主要问题是:涉外医学相关的课程,尤其是双语课程数量较少的问题及课堂教学和临床研究、临床实践脱节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两个解决办法可供参考:第一,增加涉外医学专门双语课程,双语课程教学是培养外向型专业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4],双语课程的设置使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紧密结合,达到“学中用”和“用中学”的良好效果。第二,设置临床专门实践课,将外语学习的课堂延伸到临床中,在实践中检验听说能力并反馈到课堂学习中。第三,各模块课程可根据本专业方向和特色来设定。中医类高等院校可以设置中医英语类,护理英语类听说课程,如中医英语口语课,临床护理英语听说课、国际会议演讲课等,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3.提高教师全面素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人才优化、培养和引进,医学院校外语教师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学历、职称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医学院校英语相关课程教师都是英语相关专业毕业的,大部分教师没有学习过医学有关的课程,更谈不上医学系统知识的培训。由于工作需要,他们当中的部分教师投入到医学相关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会对有些知识难以理解得透彻,造成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过程中通常会感觉到“吃不饱”,也“吃不好”。针对这一状况,应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尽可能安排有英语和医学知识双重知识背景的教师授课,特别是各医学高等院校一般都有附属医学,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附属医院中从海外毕业的医生担任主讲教师。第二,制定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积极鼓励英语教师学习医学专门知识并取得学位,同时也鼓励医学(药学)等专业教师学习英语,特别是英语听说,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第三,积极引进相关的人才,不断将新鲜血液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广西中医药大学外语部在学校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攻读医学学位,将在岗教师中具有英语和医学双学位(专业)的教师比例提高到20%,为提高涉外医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四、结语

涉外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吸收和融合中西医学知识,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服务的重要任务。涉外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探索和实践需要完善和提高。涉外医学生英语能力培养要紧紧抓住以听说能力提高为突破口,分阶段、有目标的逐步实施,不断探索和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发言摘要[J].中国大学教育,2009(9):79-84.

[2] 周锋.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西部,2011(12):206.

[3] 严辰松.与时俱进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J].中国外语,2004(1):67.

[4] 沈勤,孙秋华,李玲.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5,24(4):71-73

作者简介:周锋,男,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外语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听说教学,医学英语翻译。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B158)

上一篇:对开展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高职校英语十分钟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