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诗歌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8-22 01:19:11

小学语文中诗歌教学的策略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文化需要学生学习和流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选取的诗歌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验证的,那些各个不同时代的诗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经典作品。小学生通过学习和朗诵这些诗歌,能够充分提高他们对于语言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陶冶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的教育要指导学生诵读一定篇目的诗歌,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品读鉴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古诗歌的鉴赏能力。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呢?

一、在指导朗诵中不断与读者心灵相通

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感情内涵,单单从形式上看来,古典诗歌还有着韵律美,即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唇齿生香。这是由于古诗歌的押韵要求。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不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一)初读,把握情感基调

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学习生字词,带学生写一写、读一读,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诗歌,通过初步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进行朗读。比如,伤古怀今型的诗歌,学生要读出沉郁、苍凉的味道;而豪放派的诗词,就需要朗读的声音比较高昂,读出豪迈的味道;而婉约派的诗词,则需要用低缓的语气,语速也要求慢一些,独处婉约清新的味道。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等。

(二)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为学生提供正确示范

学生的朗读技巧需要提高,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通过在不断地朗读技巧调整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更加标准。诗歌感情的把握,就是通过学生对于字的重音调整以及学生语速的把握,通过声音的调整能够影响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感受。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初步朗读,把握到诗歌的诗眼是悲字。那么在朗读时,首先要做到声音低沉,语速要缓一些。在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赏析该句的意象,通过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了解该句诗歌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由于第一句的诗歌意境比较阔大,学生的声音低沉,但不应消沉,而应读出一种苍凉又磅礴的味道;而在读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由于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该句诗具体好在哪里。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意象,然后截取出意象前的修饰词,通过这两个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内涵。比如,第二句主要有落木、长江两个意象,落木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而长江则一般用来比喻为历史、时间等,落木的修饰词是无边、萧萧,这就更加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悲凉之感;长江的修饰词是不尽、滚滚,使长江的境界瞬间阔大起来,既有愁绪无边无尽之感,又从时间的角度赋予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历史的沉重感。

(三)介绍作者、背景及题材,深入理解诗歌

所谓知人论世,要想解读作品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或者正确理解和朗读诗歌,都需要对于诗歌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信息是读者了解作品的台阶,没有这一台阶,会使读者在朗读诗歌时增加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诗歌采取情景交融或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任何景都是人物心情的反映,没有脱离人的情而完全是纯粹的景和物。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情更加了解,就要适当地切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甚至还可以介绍作者在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作为对比,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比如,在学习《登高》这首诗时,杜甫的生活朝代、一生经历以及当时作这首诗的情况,都对解读诗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杜甫出生于唐朝中后期,这首诗又作于安史之乱4年之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杜甫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者,深为百姓的不幸而忧虑,为国家的存亡而忧虑,加之杜甫当时又年老多病,多年的羁旅之苦使他在重阳节登高望远之时,思想之情更加浓厚,因此,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登高》。

二、让诗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和精华的成分,通过古诗词的诵读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感受能力,并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在于古诗词学习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入选比例大大增多,这是由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因为关于古诗词的教学研究也越来越生机勃发,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新面貌。学生不仅要朗诵诗歌,还可以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作文练笔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歌,品味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用诗意化的语言,扩展诗歌。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得以锻炼和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与诗歌有关的影视资料,或者带学生进行校园外的活动,通过春游等,让学生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通过回忆所学的诗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已经和情感。比如,在遇到下雨的天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的与雨有关的诗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通过诗句的回忆和诵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特性。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能力,通过古诗歌的教学,帮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做新世纪有文化素养的优秀小学生。

上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 下一篇:不征税收入的规定及税务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