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时间:2022-08-22 01:14:33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为了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实行双向选择、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但受传统就业教育的影响,学校始终没有形成敢于挑战风险、勇于创新、鼓励失败的创业氛围。过于保守的稳妥就业,致使许多优秀学生与创业机会擦肩而过。在发展受资源、生态、人口等多重因素制约的中国,唯有走“自主创新,鼓励创业”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由“躯干型国家”向“头脑型国家”的转变。高等职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开展创业教育并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先天条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占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困难,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教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当前形势,提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的途径:创业教育应有系统理论体系、创业教育应注重实战经验培养、创业教育应设立评估、监督体系。

一、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高职创业教育是高校扩招继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高校扩招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就业冲击,高职班随着扩招在校生迅猛增多,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已有1200余所学校。就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来说,受到巨大的初级劳动力就业需求与高校扩收后的大量高层次、高学历劳动力就业的挤压。如果扩招后培养出来的大量高职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就业,将反过来制约扩招的发展,从而阻碍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的步伐,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果高职学校再按照过去的思路培养人才,以所谓的“适应性”来抢占现成的就业岗位,路就会越走越窄;若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使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人事等有关部门必须要全力以赴,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关于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近几年倍受关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前的宏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何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一个颇具紧迫性和时代感的命题。

另外,中国也急需能将各种专利、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创业者,急需善于发现市场机会、善于整合国内外资源、具有创新头脑的创业家、企业家。能否推进创业,关乎中国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

二、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创业教育应有系统理论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管理者视创业教育为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是就业的补充策略,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尚未纳入学科专业教学体系,缺乏保障机制。一些学校以“创业大赛”等活动代替系统的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机联系,且形式单一,尚未形成相应的课程、教材和评估体系,教学计划和时间缺乏保障机制。

所以应统筹安排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规范创业课程和教学要求。建议教育部设立“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联系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界人士和高校的基础上,承担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师资培训和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学校也要把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建议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公共类必修课或选修课并保证教学时间,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从而减少创业的盲目性,促进科学创业。建议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出台《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创业学生教学管理办法》等制度,创业学生可通过网上交作业,个别辅导、单独考试等形式修完课程,创业实践可抵相关课程的学分。将创业奖作为在校学生的最高奖励,将学生的打工率和创业率作为评价优秀班级的重要指标等。为了高职院校更好的推行创业教育,可制定一系列有利政策。

(二)创业教育应注重实战经验培养

创业教育需要理论支持,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实战经验作为支持。例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地处全球闻名的小商品集散地的天然区域优势,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出一条“批量生产”创业人才的成功之路。该学院现有88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自主创业,其中电子商务创业的超2000人,学生开的网店信誉等级达到钻石级别的有500余人,达到皇冠级别的有8人。60%的学生能生活费自理,20%的学生能自己交学费,全院学生一年兼职创业所得超过2500万元。2002年首届毕业生目前已过半拥有自己的公司或企业。2009年毕业生中有15%以“小老板”的身份走出校门。

为了使学生们的创业能获得成功,学校可每年提供一定金额建立创业基金,鼓励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将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实现培训和创业的无缝对接。创业基金原则上扶持优秀创业项目,每个项目提供创业基金不超过10万元。使用基金的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应在规定年限内归还本基金,以利于下届应届毕业生周转使用,基金不计利息。实战加理论的创业教育为高职学生创业成功加了双保险。

(三)创业教育应设立评估、监督体系

针对院校创业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质量问题,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方案和监测平台,定期监测结果,有利于督促学校更好的执行创业教育。

要对创业教育每堂课的质量进行监督。例如,每讲课程结束后,可要求学生填写当日课程的课后意见反馈表。课后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调整反馈;建立学校教学评估办公室,作为学校的常设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评估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建立一支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稳定的、专业化的评估专家队伍,定期开展自评工作,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创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创业教育水平评估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基本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董博,1980年生,山东聊城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动漫设计)

上一篇:加强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 下一篇:动画人才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