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法参与式教学设计基本特点

时间:2022-08-21 11:23:41

高职院校经济法参与式教学设计基本特点

[提要]经济法课程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本文从经济法课程教学特征入手,分析该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经济法;参与式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项目:此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指导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201145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3日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达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有针对性的、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

一、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强调法律知识与职业能力的联系,注重法律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际应用性。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学生的职业能力挂钩。经济法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更新性。经济法与其他法律比较,其修订、更新的频率更高,它受到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政策形势变化等影响更大。经济法律的快速更新,就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有用的和最有价值的东西。

(三)广度大于深度性。经管类专业就决定了该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要求是完全不同于法律专业的,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强调的是广度,并且针对具体的专业方向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对营销类专业应以《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为重点内容;对于金融、财会类专业应以《证券法》、《会计法》和《票据法》为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安排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分析

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参与式方法的要求和途径,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接受者、互动的推动者,乃至指导者。如此,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经济法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基本特点分析

(一)开放性。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是指经济法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过程等均是开放的。首先,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开放性。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开放的。其次,体现在参与内容的开放性。参与式教学设计对其内容并没有规定与限定,只要是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均可成为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内容。最后,参与过程的开放性。参与式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现实情景、根据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情况等灵活地开展下去,即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过程是随现实情景、现实需要等而动态变化的。

(二)多元性。经济法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多元性,是指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设计主体是多元的。传统教学设计中只有教师这一个设计主体,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环节统统由教师包揽,容易导致设计的片面、偏激、武断,容易脱离实际。在参与式教学设计中,教学所服务的所有学生均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大大丰富了教学设计的主体。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了解各方的情况,吸纳多方的观点,进而全面综合地看待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第二,有利于主体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激发思维的火花,促发创造性的灵感,推动教学设计优质高效地开展;第三,有利于第二章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特征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各方成为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设计共同体,有助于促进各方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三)协作性。传统经济法教学设计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学设计,设计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合作与协作,或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而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在参与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首先,协作体现在教学方案形成过程中。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境分析,学生分析以及教学条件的创设等均需要师生共同做出努力,也均体现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协作。其次,协作体现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案是师生共同设计的,师生对教学的成败都负有责任,师生均需为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最后,协作还体现在评价反馈阶段。学生自身最了解自己的收获,最了解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师生之间协作有利于更好地明确教学方案对各个学生所形成的结果,而且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这有助于推动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协作,认真总结本次教学设计的经验与教训,共同为下一次教学设计的改进与优化出谋划策。

四、结语

经济法参与式教学设计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一种创新,它蕴涵了从目标导向到过程导向、从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从“为学生”设计到“由学生”设计、师生关系从主客体关系走向平等的关系等理念,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协作性等特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教学设计做出贡献,以设计出更切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缪彦珍.高职《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2.

[2]桂步祥.基于工作过程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上一篇:报关员职业定位与教育创新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改革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