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背景及意义

时间:2022-08-21 06:58:06

浅谈中职数学课堂设置疑问的背景及意义

摘 要:在非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中职数学课堂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同学们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情合理的疑问。从而顺利实现教授目的,维系师生思想同步,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数学素养的金钥匙。

关键词:中职 数学 课堂设疑 背景 意义

一、中职课堂设疑――课题提出的背景

问题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成长。因为克服了一个问题,也就积累了一个经验,以后再遭遇相同情况时的重复也只会是帮我们“熟能生巧”而已。然而,只有那些我们还不会处理的问题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就如同迈不过去的门槛。对未来坚定的人,会把问题当作前进的阶梯,而飘忽之人只会在问题之墙面前驻足,唉声叹气于命运的坎坷。每一个问题,都裹着挑战的外衣,而其中必是机遇的惊喜。当机遇赐予我们最意外的惊喜时,一向都会以最独特的方式呈现。

经验告诉我们,困扰着我们的数学问题,才是人类文明以及数学发展前进的动力。在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初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有助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就像魏尔斯特拉斯找到了像“雅可比逆”问题这样一个重要的可供研究的问题,从而使他慢慢变坚强一样。人们的每项工作都追求着明确的目地的,数学学习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我们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同学们的意志才能得到锻炼,从而促使同学们找到新观点和新想法,达到更加从容及理想的学习层次。总之,数学发源于对问题的思考。

数学研究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数学家们不断地试图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活动。从数学的历史来看,每一个时代的数学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其中有的是前辈留给他们的,有的则是同时代人提出的。历史上的数学家们,都是站在一定数学理论的知识背景下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拓宽旧理论,或提出新理论。从每一个数学家的工作来看,他的工作也总是与解决某些数学问题关联在一起的,他总是为这些数学问题所吸引,并孜孜不倦地为之苦苦思索。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从他们自身的工作经历中清晰地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非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中职数学教授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同学们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堂上的设置疑问是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点的一个步骤。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每节课程中重点与难点的着重讲解,从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向同学们发出疑问,达到维系师生思想发生共同点的目的,更是帮助同学提高自身素质的法宝。所以,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出适当的问题是一门值得探索的事情。

二、中职数学课堂设疑存在问题的简要概括

我们的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授课经常出现以下五个主要问题:

1.老师问题使用不灵活,课堂气氛调动不恰当;

2.教师提出的问题层次设置太高,脱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

3.教师提出问题太随意,缺乏相应严谨性和相关评价;

4.教师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轻视同学们分析综合问题的过程,只看重结果;

5.教师对问题教学的重、难点认识不足,问题偏离教学主题。

三、课堂设置疑问的意义

教授学习的课堂设置疑问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门学问。讲授课程时不在于给同学们多设置疑问,而在于提问的巧妙性和技巧性,教师在教授学习中应该了解同学们实际情况,深入准备教材资料,牢牢把握住同学们求知的心理,精心地设计设置疑问方式方法,开启疑问,才能提高课堂教授学习质量和效率。

课堂设置疑问是课堂教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教授学习中,通过设置疑问可以引着同学们更好地参与课堂教授学习中。尽快投入到老师的课堂组织过程中,为高效地利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授学习时间作辅助。这也是高级中学阶段同学们身心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老师通过设置疑问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教授学习计划目的,做到反馈及时,也是注重课堂教授学习的一种路径。这同时也有助于让同学们及时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更有利于培育同学们的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我们通过设置疑问还能够起到了培育同学们优良的品质意志,培育自由、民主的风气,培育同学们加强协作能力。这样更可以培养同学们积极参与竞争,提高我们团队意识,坚韧地克服困难,也是实施其他教授学习手段中的重要方法。如果我们的中职数学课堂上没有了及时的、合理的课堂提问,那么整节课的教学气氛会非常沉闷,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会非常艰难。应该知道,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利用设置疑问达到组织教授学习,巩固已学知识,检测回顾旧内容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勇 职校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第7期。

[2]陈琴 等 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1。

[3]陈柏良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究潜能[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4]江丕权 关于教与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

上一篇:基于Modicon M340系列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园林地被植物在千岛湖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