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的反叛

时间:2022-08-21 03:18:56

对传统的反叛

摘 要: 品特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确立了自己在英国剧坛上的地位,开创了“威胁喜剧”的形式,被认为是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家。品特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其荒诞的情节,支离破碎的语言和模糊的人物性格都彰显了“品特风格”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品特戏剧 “品特风格” 情节 语言 人物

1.引言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品特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五十余部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剧和电影角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房间》、《送菜升降机》、《生日晚会》、《看房人》、《回家探亲》、《过去的时光》、《乌有乡》、《背叛》、《大山的语言》、《晚会时光》等。

品特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确立了自己在英国剧坛上的地位,开创了“威胁喜剧”的形式,形成了“品特风格”,他和法国的尤奈斯库、爱尔兰的贝克特、美国的阿尔比一起被称为“荒诞派”戏剧大家,被认为是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家。

2005年,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哈罗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闲谈中掩盖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封闭的房间”。

2.创作背景

品特的青少年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度过,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西方世界弥漫在幻灭与绝望中,人们以前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开始分崩离析,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隔离和异化,人们难以沟通交流。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社会里,人们受尽了精神折磨,世界变得混乱无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品特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

3.特点概述

品特拒绝像现实主义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品特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传统戏剧的情节设置合乎情理,品特戏剧则恰恰相反,情节大多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如果说传统戏剧的结构是一种有序的戏剧结构,那么,品特戏剧的结构是一种无序的结构。同时,品特戏剧往往追求“形式即内容”的直喻效果,在表现人类处境的荒诞时,常常利用形式的荒诞来“直喻”内容的荒诞。

此外,品特戏剧还对语言进行实验,语言丢失了其表达人物思想,塑造人物性格,发展戏剧冲突的功能作用,品特通过创造一种不合乎常理的语言,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揭示人类荒诞处境。

4.荒诞的情节

品特戏剧毫无传统戏剧上完整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以片段式和荒诞的舞台艺术形象代替传统上贯用的“矛盾―冲突―解决”的公式。《送菜升降机》的剧情极简单,由两个职业杀手的闲谈构成。他们在一间封闭的地下室等候暗杀指令,东拉西扯,都在说一些无聊的废话,突然,一架送菜升降机开动起来,一张菜单被送了下来。为掩饰内心的紧张,两人把能找到的东西都让升降机送了上去。但升降机不断地下来,要求更多的东西,更复杂的食品。后来,他们发现升降机是与上面的权力者建立某种联系的工具,通过它,其中一人接到命令要杀另一人。

剧中设计了诸多神秘事件,使得本剧在两个杀手的对话之外更显离奇。两个自由人被迫在一个封闭空间内无期限的等待。是谁在控制升降机?十二根火柴代表什么?谁送来的?为什么格斯的衣服被扒光了,难道是解除了他的武装?为什么格斯是从左边门进去的,却从右边门出来了?水箱为什么突然抽水?这一切的反常都无法被理解。这种不合情理的荒诞情节正是品特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特色。

5.语言功能缺失

语言是品特戏剧最关注的要素,他的部分作品就以语言命名,如《沉默》、《独语》。这些剧中语言时而吞吞吐吐,陷入沉默或停顿;时而又喋喋不休,但词不达意,只是无意义的重复;对话者看似在交谈,确都在答非所问。品特戏剧语言中充满了混乱和不连贯因素,这与传统戏剧中的语言大相径庭。在传统戏剧语言中,对话语言完整而合乎语法,合乎逻辑,句子表意清晰。而在品特戏剧中,说话者常常话题变化过快,表达错乱,语法错误满篇;句子不完整、连贯。有时剧中人物为了回避与别人的交流而不愿意直接回答别人,如在《看房人》中,戴维斯在回答阿斯顿对自己身份的询问时,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故意回避对方的问题。

戏剧中人物的语言交流是晦涩和充满语病的。期间,停顿、重复、错位、支离破碎、前后矛盾等等缺少逻辑关联的言语交流互相交错、缠杂在一起,构成了异常混乱的语言修辞。正是这种品特式语言客观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在破碎的语言修辞所反映出的既非理性又充满强权的图景中,读者体会到了“品特风格”的魅力。

6.畸零落魄的人物

品特戏剧人物在戏剧的开始和现实主义戏剧相似,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就有一连串的谜展现在我们面前:剧中人物名字变幻莫测,人物真实身份的模糊性,人物背景的不确定性,人物性格的多变性,人物行为动机的神秘性。他们在剧中只是部分地存在,因此对读者来说,剧中人物是不确定、不完整的。这就形成了个性模糊、行为荒诞的人物形象。品特剧中人名也成为他的艺术特色的一部分,他的作品人物或者无名,或者名字太多。如《生日晚会》中的“戈尔德伯格”这个人物,其名字到底是什么,让读者摸不到头脑。当他与鲁鲁聊天时,他让对方叫他“纳特”,一会儿,他又说他妻子称呼他“塞米”;而当麦克凯恩喊他“塞米”时,他却怒气冲天,这时麦克凯恩改叫他“纳特”,他的怒气立刻得以平息,不久他又说他父亲叫他“本尼”。读者不明白为什么不同的名字会触动他的情绪,也不明白到底哪个才是他的真名字。剧中人物身份模糊不清,他们只是现在的一种表象,他们的过去也不为读者所知,甚至成为一种威胁的力量,如《看房人》中的流浪汉戴维斯。总之,在品特的剧作中,我们找不到读者所熟悉的传统人物形象,人物没有清晰的轮廓,永远处在变化中,人物成为孤零零的、散裂的碎片。

7.结语

总之,品特戏剧独一无二的“品特风格” 是彰显其戏剧魅力的独特风格,现在已为大多读者所认可。品特戏剧表面看起来没有反映生活,没有像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那样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毕竟脱离不开现实生活材料。品特戏剧中的人物痛苦的生存条件,还是离不开当达的西方社会。尽管其表现形式离奇古怪,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不过剧作家想通过反传统的形式,以及其夸大的形象,把西方社会中尖锐的矛盾表现出来。品特戏剧给现代西方人敲响警钟,以期望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进行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Burkman,Katherine H.The Dramatic World of Harold Pinter:Its Basis in Ritual.Columbus,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1.

[2]Christopher Innes.Modern British Drama 1890-199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Derbyshire,Harry.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rold Pinter.edit.By Peter Rab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Fletcher,John.“Pinter and Pinteresque”,British and Irish Drama Since 1960,ed.Acheson,James.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5]“Pinter’s Interview”in Pinter――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d.,Ganz,Arthur,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72.

[6]邓中良.品品特.重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7]胡全生,林玉珍等编著.20世纪英美文学选读――后现代主义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下一篇:怀乡诗常见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