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怎么了

时间:2022-08-21 09:40:33

美国银行怎么了

《大西洋月刊》2月22日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四年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却降到了谷底,大投资者也视银行为“黑匣子”对其避之唯恐不及,长此以往必将拖累整个经济。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有很多:过度借贷、错误的投资以及不当的监管,但最核心的问题却是缺乏透明性。银行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无法真正了解其真实情况。当雷曼兄弟在2008年秋天破产后,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借钱给银行就是因为无法评估银行的风险,仅从披露的信息看不能判断银行是否会赢利。

为此,银行业必须进行改革。为了恢复美国金融体系的信用和信心,过去四年美国政治家和银行家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整顿银行,改革监管制度,然而却收效甚微。今天美国银行比以往更大更不透明,它们就像危机爆发前一样运转着。如果不改变,我们都将停留在黑暗中,即不理解也不能相信银行,最终会一发不可收拾。

改革税收体系

《经济学人》2月20日

各国一直都努力打击公司和个人的逃税行为,尤其在如今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财政吃紧的时候。在欧洲,人们把愤怒的焦点投向大公司。亚马逊和星巴克正面临消费者的抵制,因为它们通过做假账虚增在避税天堂的利润而减少其业务所在国的收益。英国首相卡梅伦已把如何应对企业避税作为G8峰会的主要议题。在美国,国会通过的《外国账户税收遵从法》要求外国金融机构公开其美国客户的信息。

然而,只打击是不够的,各国还应改革税收体系,降低企业所得税率。政府应该让企业利用内部价格(转移资金)的方式避税变得更加困难,企业应该在其经营所在地纳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联邦经济体已经开始阻止企业利用各州制度之间的差异进行避税,国际上也需要一个类似的协议。

如何选股

《巴伦周刊》1月20日

虽然标准普尔500指数全年上涨了12%,但各种不确定因素却一直困扰着投资者,比如财政悬崖、增加税收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如果这些经济不确定因素无法消除,2013年的股市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将不是2013年大盘的走势而是哪支股票能够上涨。

《巴伦周刊》每年都会给投资者推荐十支股票。2012年推荐的10支股票领跑大盘4个百分点,平均上涨了17%。2013年《巴伦周刊》选择的有蓝筹股也有小一些公司的股票,蓝筹股包括:苹果、JP摩根、壳牌石油以及诺华公司,而小一些的公司包括巴诺书店和硬盘制造商西部数据公司。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下,质量好的公司总能带来更高的回报和收益。《巴伦周刊》预计推荐的股票2013年的总收益率(包括股利)可达15%~20%。

甜蜜的玛氏公司

《财富》1月30日

已有102年历史的玛氏公司是美国第三大私营公司,德芙、士力架、M&M's以及绿箭等都是它生产的产品。对员工而言玛氏是一家非常“甜蜜”的公司。2013年玛氏公司第一次成为《财富》评出的全美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排名第95。玛氏公司的五项原则是:品质、责任、互利、效率和自由,这些原则让玛氏公司与众不同,并使得公司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这五项原则嵌在其所有的400间办公室以及分散在全球73个国家的制造基地的墙上,它们把玛氏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员工团结在一起。

这家公司不必考虑公开市场的反应、无需屈服于股东的突发奇想,他们也不必关心财务报告是否好看,玛氏公司的员工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自由发挥,他们也有耐心培训员工的管理能力。

上一篇:从性别年龄说情感营销 下一篇:纯天然玉米晶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