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 打造生本课堂

时间:2022-08-21 07:21:09

【前言】优化问题设计 打造生本课堂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教师梳理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由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成为学习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新变化”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难点是如何抓...

优化问题设计 打造生本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难点问题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的质量往往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实例出发,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以优化问题设计为导向来阐述“问题连续体”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问题连续体”模式来源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梅克教授的“问题连续体”理论,其基本内涵是倡导在“问题导学法”的指导下“系列的、连续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封闭到开放、由一元到多元地把问题分为五个层次,即单一性、再现性、引导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种“系列的、连续的”问题设计改“教授”为“导学”,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依托,主张用序列化、整体化的问题启发学生把碎片化的知识或支离性的问题学习转变为对整体历史知识的感知、自学、钻研和建构,旨在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优化教学效果,从而达到知、情、意并重的教育目的,体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润泽生命的学科价值。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Ⅱ“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下简称“新变化”)一课为例,运用“问题连续体”模式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把“内容本位”教学转化为“学生本位”教学,以期为有特色的“问题解决”教学提供较好的思路,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打造高效生本课堂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引导学生质疑,精心梳理问题

“问题导学法”认为问题是课堂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运用“问题连续体”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收集问题包括两个途径,主要来源于历史课堂的两大主体:一是学生提出问题,二是教师梳理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疑”。因此,笔者把质疑作为预习环节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自学教材,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个人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收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教师”的模式完成课前问题的收集。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战后是指“二战”吗?“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具体有哪些?“新变化”的“新”体现在哪里?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零散,却能真实反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并真实体现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认知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备课提供依据。

2.教师梳理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由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成为学习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新变化”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难点是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梳理出的问题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是什么?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影响是什么?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等。接下来,教师在收集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将梳理出的问题按照“问题连续体”的模式潜心设计、完善问题,为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开发思维提供帮助。

二、依托学生实情,潜心设计问题

在“新变化”一课中,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问题了解到他们的预习情况和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适当增加或修改问题,按照“问题连续体”模式系统而整体地设计问题。当然,“问题连续体”中不同类型问题的设置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应由浅入深、由封闭到开放、由一元到多元地把问题分为五个层次,即单一性、再现性、引导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问题连续体”的分层原则下,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课堂问题链,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再到“总结提问”,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1.单一性问题

单一性问题属于事实水平类问题,是学生通过感知、识记、复习即可掌握的。根据“问题连续体”的理论,本类问题的结构、方法和结论都比较单一且具体,多涉及数据和事实,也就是“能够被我们感官所验证的具体的特殊的信息”,在教学内容上一般指最低水平的知识信息。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教师把学生提出的诸如“战后是指二战吗?”“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等问题都归于此类问题,学生一般能从教材中直接获得答案。创设本类问题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事实,并在感知事实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2.再现性问题

再现性问题属于概念水平类问题,是对事物进行归类而达到的水平。与第一类问题不同,它在基本事实水平的基础上进入了概念的层面,要求学生既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又要理解概念的外延。本类问题的创设需要“类”或“群”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类”或“群”的共同特征,从而真正理解概念、运用概念,掌握此类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如在“新变化”一课中,教师提出了如下历史概念:“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滞胀”现象和“混合经济”,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或教师补充的“课外拓展”部分找出有关概念的解析,同时通过对应的练习题加以理解和运用。

3.引导性问题

引导性问题属于概括化水平类问题,是将概念与概念建立联系,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原理和规律的水平。本类问题的创设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掌握规律和原理,是“关于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它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所要求,学生必须由理解概念发展为理解原理和规律,要求学生具备较为综合的能力。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教师设计的诸如“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等问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

4.参与性问题

参与性问题属于理论水平类问题,是各种关系的系统陈述,是概念或原理背后的“主题”或“理论”,要求学生达到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水平。本类问题的创设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概念、规律或原理解决主题范围内的定向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解决问题。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请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关系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该问题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5.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属于自主探究及创造水平类问题,是学生围绕“主题”或运用“理论”,自行提出贴近生活和实际的问题,通过探究性学习解决问题。本类问题的创设要求学生在主题范围内发现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自行提出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教师提出如“以苏联、美国、中国为例,概述二战以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的问题,此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不同结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此类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开发学生思维和优化教学效果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设置问题情境,匠心善待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宗旨,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设计的五类历史问题链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并融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

1.知识问答,解决事实水平类问题

对于事实水平类的问题,学生可直接从阅读教材中找到答案,教师可设置如小组知识竞赛、师生问答等活动解决本类问题。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笔者组织了由小组自主命题的“知识竞赛”,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命题,题目大多是单一性问题,有固定答案,由出题小组组织竞赛。实践证明,本环节通过竞赛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课堂气氛活跃,不仅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问题、生成资源,以便抓住讲授的侧重点。

2.推理联系,解决概念水平类问题

概念水平类问题主要解决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专业名词,学生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联系才能得出结论。在本课中,笔者设置了“G4出动”环节,意为“Grope 4出动”,即将学生以四人为一组组成四人小组智囊团,每小组轮流负责讲解有关本课的重要历史概念或专业名词。如本课涉及的“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滞胀现象”“混合经济”等概念,根据学案要求,学生须在预习时找出有关概念的解析并加以理解,同时完成对应的练习题。上课时由四人小组智囊团用关键词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相关的重要历史概念,并通过“趁热打铁”环节设置相关练习题,及时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通过本环节的实践,一方面,学生互相质疑,在提高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观察者,可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补充讲解、释疑解惑,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本课的知识点。

3.合作探究,解决概括化水平类问题

本类问题的难度较前两类明显提高,教师可通过一定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学生往往可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在探究、讨论后得出结论。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上述材料中①②③④⑤处分别对应的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学法指导:提示①:原因主要从惨痛教训、成功案例、现实需求、外部冲击四方面思考;提示②:内容主要从经济政策、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和增长模式四方面思考;提示③: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思考。】

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完善解题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展示答案,教师进行点拨、讲解。本环节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4.哲学思辨,解决理论水平类问题

理论水平性问题大多理论性较强,涉及现象与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性问题,教师须引导学生理顺关系,将表层知识上升至理论层面并能举一反三。为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辨,解决理论水平类问题,笔者设计的题目如下:

合作探究二:完成下列表格,并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教师通过课前的学案检查,找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示做题的关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善解题答案,之后再由每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答案,教师进行点拨、讲解。事实表明,本环节通过设置合作探究,将理论性的问题有效分解成与问题相关的具体要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理解这种调整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快发展,从而突破了难点。

5.发现问题,解决自主探究及创造水平类问题

自主探究及创造水平类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答问题,此类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答案是多样的。例如,笔者在本课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以苏联、美国、中国为例,概述二战以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和“结合苏联经验,谈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启示”,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对题目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变式题的能力,强化解题技巧,并通过苏联、美国、中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苏联改革失败的经验认识到各国改革的艰难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适时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从题目内容的角度看,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在课后可以无限延伸,当然,本题也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本内容后,通过反思先前做过的题目发现自己在解题方面的不足。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都可能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予以指导,这是从学法指导角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运用“问题连续体”模式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不失为一种良策,它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运用此模式实施教学是“问题导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应用。这种以问题为驱动优化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个性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如此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其接受能力和发展需要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上一篇:一道密封条让你知道什么叫细节 下一篇: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