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剧场的观众厅设计浅析

时间:2022-08-21 04:42:07

京剧剧场的观众厅设计浅析

摘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而京剧剧场是京剧文化的载体,观众厅又是整个剧场的重中之重,因此分析研究京剧剧场观众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首先阐述了京剧剧场观众厅设计的一般原则,然后从京剧剧场观众厅规模容量、形式及视线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的设计建设好京剧剧场。

关键词:京剧剧场;观众厅;设计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然而京剧剧场作为京剧文化的载体,目前国内已建成的京剧剧场建筑在选址、观众厅、舞台、音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剧场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传承京剧文化,建设好京剧剧场是当务之急。京剧剧场作为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文化娱乐建筑,对专业性的技术要求很高,而观众厅作为整个剧场的重中之重,如何使其更适合京剧演出,一直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京剧剧场观众厅设计的一般原则

为确保京剧艺术完美、不失真的表达,作为传播京剧文化的载体――京剧剧场应满足京剧表演的使用要求,并应考虑发展情况,同时也要满足观众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观众厅设计时需遵循“听好、看好、坐好”的原则。

(1)听好

听好不仅是指听得清,还要保证让演员发出的原声传到每个观众耳朵时够真、够响,我国的京剧艺术历来是以自然声演出的,这就必然要求京剧剧场的观众厅具备很高的建声指标,因此,当代京剧剧场观众厅设计应把建声设计放在首位。

(2)看好

京剧表演是一种近距离观赏艺术,要保证观众观赏到华丽的戏服、丰富的表演以及细腻的面部表情以致眼神等,这就要求京剧剧场观众厅能够提供优良的视觉环境,保证每位观众看得清楚。

(3)坐好

坐好很容易理解,采用符合人体学的座椅高度、合适的排距、足够的宽度以及舒适程度较高的座椅便可。

2京剧剧场观众厅规模容量的探讨

(1)规模容量

恰当的规模容量是观众厅设计的首要决定因素,对观众厅的体型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前文提到的现存部分京剧剧场观众厅规模过大的问题,笔者接下来将对此展开“量”的讨论。

虽然观众对传统京剧剧场的演出效果普遍表示满意,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如果再建造如此小规模的剧场,不但满足不了需求量,反过来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毕竟建造剧场是一场耗资巨大的工程。

根据表1的数据统计,建国初期京剧剧场观众厅的容积范围基本在6000m3以上,每座容积在4.5-5.2 m3/座之间,可容纳观众人数均在1500左右。观众对其视听效果和舒适度普遍表示不满,由此可见,其容积过大,每座容积值偏小。

表1建国初期若干京剧剧场观众厅概况统计表

剧场名称建造 平面层 剖面形 容量/ 容积 每座容积 最大俯最远视距

年代 形式数式 座 / m3 / m3/座角/度 距/m

广和剧场 1954矩形 2一层挑1432 6490 4.51631

台式

人民剧场1955 矩形2 一层挑 147068014.6 17 28.7

台式

北京工人 1955 钟形 2一层挑 144710600 7.3 1734

台式

军委后勤 1954 钟形 2一层挑201610500 5.2 15 36.5

部礼堂 台式

五道口工1959钟形 2一层挑1403 7167 5.1 18 32.7

人俱乐部 台式

根据表2的数据统计,现代已建成的京剧剧场容积范围基本在4000-6000 m3之间,每座容积在5.3-5.8 m3/座,可容纳观众人数在800-1000人之间。根据笔者对观众的访问情况得知,观众对于长安大戏院的视听效果要比梅兰芳大剧院的满意度高,可见长安大戏院的容积数值相对较为合理,而梅兰芳大剧院的容积数值有些偏大,建议今后的京剧剧场观众厅容积控制在4000-5000 m3之间。

表2当代京剧剧场观众厅概况统计表

剧场名称建造 平面层 剖面形 容量/ 容积 每座容积 最大俯最远视距

年代 形式数式 座 / m3 / m3/座角/度 距/m

长安大1996 矩形2一层挑 79144005.6 1724.6

戏院 台式

梅兰芳2007 钟形4多层挑 1008 5813 5.8 21 29.2

大剧院 台式

国家大剧2006 马蹄形3多层挑 953 5050 5.3 1824.3

院戏剧场 台式

(2)每座容积

当容积数值一定时,影响每座容积的主要因素有:座席的类型、排列方式、排距、走道面积、空间的适当比例等。通过笔者对观众的访问及自己的亲身感受得知,在舒适度方面,梅兰芳大剧院略胜一筹,观众在情感上更趋向于舒适程度好的剧场。

因此笔者建议今后新建京剧剧场的每座容积数值应该稍微提高一些,不应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了观众身心上的舒适度。经专家多次讨论,我国戏曲、话剧剧场的每座容积是3.5-5.5 m3/座,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针对这一区间值,笔者建议应略微提高,在5.5-6 m3/座为宜。

3京剧剧场观众厅的形式研究

观众厅的体型设计是观众厅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恰当的体型对京剧剧场的视听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体型设计分为两个方面:平面形式和剖面形式。

(1)京剧剧场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剧场设计的平面形式主要有五种:矩形、半圆形、马蹄形、扇形、钟形,且每种平面形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由于京剧剧场的观众容量并不大,因此,与其相适应的平面形式有以下三种:

1)矩形平面(图1):在剧场造型和结构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满足声学上的各种需求,但在容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矩形面积过大,便会引起视线和声音上的缺陷,而且前部两侧的偏座较多,跨度一般限于30m以内。该平面一般适用于1000座以内的中小型剧场,恰好符合小容量要求的京剧剧场。通过调研发现,不论传统戏楼还是当代京剧剧场大多选用此种平面,例如长安大戏院平面。

图1矩形平面

2)马蹄形平面(图2):是矩形平面的发展形式,不但能够在视线上满足要求,同时还解决了矩形平面所不好解决的音质问题,适用于当代京剧剧场观众厅设计,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采用的便是此种平面形式。

图2马蹄形平面

3)钟形平面(图3):是将矩形平面前部两侧的偏座位置切除,设计较简便,该平面巧妙地利用墙面角度,加强了前排中区观众席的一次反射声,因此音质效果比较理想,但容量不宜太大,同样适用于当代京剧剧场观众厅设计,例如:梅兰芳大剧院。

图3钟形平面

(2)京剧剧场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京剧剧场为了扩大容积,但又不增加视距,普遍采用楼座式。根据表2统计发现,现代京剧剧场的剖面形式多为一层挑台式和多层挑台式,还有部分剧场带有跌落式包厢。

1)一层挑台式

此种形式容量多、视线好,又可分为楼座全部挑出和部分挑出两种形式,并各有其优缺点:

a.一层楼座全部挑出式(图4)楼座的后墙和池座的后墙处于同一垂直面上,由于结构的限制,一般出挑不大,容量增加有限,但距离舞台近,因此比较适合容量小、跨度不大的剧场,例如长安大戏院便采用此种剖面形式(图5.8)。

图4一层楼座全部挑出式

b.一层楼座部分出挑式(图5)

楼座的后墙退到池座后墙的后面,此种形式结构受力合理,出挑少而容量大,池座后部的观众受挑台的影响较小,但距离舞台远,因此此种形式也较多的被采用,例如北京工人俱乐部。

图5一层楼座部分出挑式

2)多层挑台式(图6)

这种形式是由一层挑台式发展而来的,为避免视线遮挡,两侧挑台地面做起坡处理,结构复杂,多用于马蹄形观众厅,例如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图6多层挑台式

3)带有跌落式包厢(图7)

把楼座处理成层层下落的挑台,这种处理对容量影响不大,但丰富了观众厅的内部空间,对声的反射和扩散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梅兰芳大剧院。

图7跌落式包厢

4京剧剧场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浅析

剧场设计中“看好”取决于视线处理,如果视线处理失败,便等于失掉了剧场设计的作用。关于视线的处理,主要可从三方面进行设计:视线距离、视线角度、升起坡度。

(1)视线距离

观众离舞台的距离,这个距离的要求,便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演员的面孔和动作。

最远视距是指最后一排座席到视点的直线距离。根据视觉的分辨力特点,一般在25 m以内能够真切地看清楚演员的表情,在29-30 m处只能看见演员的动作,看不清面部表情。戏曲需要看演员的面部表情,因此座席离舞台不能太远,为此《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最远视距为:戏曲剧场不宜超过28m。

(2)视线角度

1)水平控制角:为了使前排两侧偏座的观众尽可能看到更多的表演区,因此在进行观众厅设计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偏座的数量,一般采用水平控制角的办法加以控制。

经专家认可,当建造标准较高的京剧剧场时,水平控制角应当选用28度,一般多功能剧场或一般规模的京剧剧场,水平控制角不宜超过45度。

2)水平视角:从台口边沿引两条放射线到观众的眼睛,所形成的水平夹角为水平视角。由于人体生理条件所限,人眼的水平视野范围大约在30-60度之间,因此凡水平视角在30-60度之间的座席为最佳,且前排观众席不宜靠舞台太近,后排观众席不宜离舞台太远,其水平视角也应控制在30-60度之间。

3)俯角:观众的眼睛到视点的连线与舞台面的夹角称为俯角。人眼的正常俯角大约在15度左右,上下转动眼珠也不过30度,因此正面楼座后排观众席的俯角不宜大于20度,靠近舞台的边楼座或边包厢座也不宜大于35度。

(3)升起坡度

1)池座地面:为了使观众席所有观众观看舞台表演时,视线不受前排观众的遮挡,地面一般设起坡,采用无障碍视线设计,通过逐排提高地面高度的方法来实现。在一般情况下把位于大幕线中点的舞台面处或高出舞台面300-500 mm处定为视点,每排人眼距地面的高度,按我国人体平均高度取值约为1.1m,视线升高常数即人眼与头顶之间的距离按12 cm,计算地面升起坡度。

2)楼座地面:在进行楼座地面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池座最后一排观众的视线能看到台口上沿,而不被楼座前沿下皮所遮挡。其次要保证楼座前沿下皮离池座地面的垂直高度,不得小于池座后墙到楼座前沿进深距离的一半,否则在楼座下面的这部分观众,将得不到好的视听效果。

在满足以上两个先决条件后,才能确定楼座第一排地面的标高和距视点的距离,然后按照池座地面升起相同的方法,逐排求得楼座各排地面的标高,由于楼座第一排观众地面距视点较远,高出视点较高,因此楼座地面太陡,只能做成阶梯形。

参考文献:

[1]刘振亚.现代剧场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项端祈.传统与现代――歌剧院建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薛林平.北京清代会馆戏场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9,(07)

上一篇:红梁子隧道溶洞处理工程实例分析 下一篇:工程造价存在的弊端和改革措施探讨